美金融危機對外向型企業影響

時間:2022-08-09 11:58:00

導語:美金融危機對外向型企業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美金融危機對外向型企業影響

[摘要]隨著近些年來的金融創新浪潮,美國的金融衍生產品市場發展迅猛,其真實價值和風險等方面信息的透明度也隨之下降。應對美國金融危機,必須采取加大投資力度,提高金融支持、優化企業結構、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加強核心競爭能力等措施。

[關鍵詞]外向型經濟;金融危機;引進來、走出去;科學發展觀

21世紀初,金融危機愈演愈烈,瞬間蔓延全球,并已向實體經濟延伸,美國、歐洲、日本都受到不等程度的影響,國內市場十分的不景氣,對外需求嚴重下降,國際市場委靡不振,中國經濟受到了嚴重影響和沖擊。近幾年,山東省外向型企業就被大量貿易壁壘所圍困,貿易摩擦加劇,并且還將受到生產成本升高、出口企業融資困難與融資成本上升、出口政策調整不確定性、人民幣升值壓力的影響,使外向型企業銷售困難,贏利水平降低,甚至虧損,開工率下降,停產或倒閉,工人失業。同時,外向型企業也面臨著貨款回收風險。由于進口國經濟衰退,企業和個人支付能力下降,信用降低,出現支付困難,產品出口到貨后不能及時收回貨款,或根本無法收回貨款,從而造成一些外向型企業生存困難。

當美國金融危機在向我國經濟體制敲響警鐘的同時,我國的外向型經濟又該如何決策,如何去冷靜分析形勢,正確評估金融危機帶來的挑戰和影響,如何應對才能保持經濟穩步健康持續發展呢?山東省外向型企業在其中又如何順應世界和時展的大流,制定合理、操作性強的策略來應對時刻會發生的金融危機呢?筆者認為采取相應的以下對策:

(1)加大外向型企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基礎設施是經濟發展的支架,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不僅能帶動建材、機械、鋼鐵、電子等一大批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內需、擴大內需,將內需和外需有機結合起來。當前我國對外貿易持續順差,其深層次問題就在于內需不足,不得不依賴于外部需求,導致了我國較大的外貿依存度,同時也使得我國涉外經濟與內部經濟發展相互脫節。要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立足擴大國內需求,將內需與外需有機結合起來。

(2)打造外向型企業出口產品的核心國際競爭力。鼓勵企業提高自身的生產能力和營銷能力,鼓勵企業通過技術創新或者是差異產品來贏取國際市場。其中的重點在于對我國新興的薄弱企業的扶持與引導。通過調整不同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和進口關稅率來實現這一目的。

(3)推進先進的生產力。推進產業升級和建立現代產業體系,提高企業整體抗御風險能力。金融危機發生的過程,也是企業加快重鑄,產業優化重組的過程,更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難得機遇。山東省要做好長期應對金融危機的準備,企業則要堅定信心,在外部環境不理想的情況下,抓緊促使企業煥然一新的最佳時機。當前的困難只是暫時性的,所以企業要堅定轉型的決心,各級政府部門也要積極作為,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金融危機的影響。

第一,推進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以裝備業、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領域為重點,組織實施自主創新和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項目。突出抓好發展基礎好、產業鏈條長、技術水平高的制造業項目。

第二,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力度,加強重點技改項目調度,對多個在建技改項目實行旬調度,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實施中的問題。加大結構調整專項資金投入,支持一批現代產業體系項目建設。

第三,支持企業大力開拓國內外市場,加強對大企業生產銷售情況的監測,引導企業把握市場動態,生產適銷對路產品,努力保持和擴大市場份額。

第四,繁榮發展現代服務業,轉變經濟增長模式,促進結構升級,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注重開發高技術、環保產品,推動自主品牌產品以及優勢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調整產品結構,加大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和參與國際競爭的扶持力度。

第五,優化企業內部結構,提高資源優化配置能力。由于世界性通貨膨脹,各種物資價格大幅度上漲,企業生產成本進而上升。因此要建立集約型出口增長方式,必須提升企業內部的資源配置效率和規模效益,提高內資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技術效率水平。更好地利用國際和國內外各種資源,合理購進和使用最佳的資源數量,提升生產要素使用效率,減少對企業在要素使用上的過度浪費,進一步提升生產的技術效率,強化企業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第六,提高生產集中度,構造產業集群,增強抗風險能力。通過積極開拓國際市場,使規模經濟好的企業在專業化分工中處于有利位置。另外,還可以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技術的產業。東部及沿海地區的外向型企業還可以利用當地的雄厚的工業基礎、人力資本、技術優勢,有意識地提高生產集中度,建立起一些大的企業,進而增強出口的抗風險能力。

第七,為了降低和防范出口貨款回收風險,企業應該重視對進口商資信的采集和評估,重視出口信用保險,完善企業財務制度和風險控制制度。

第八,提高部分產品的出口退稅,增加財政的支持力度。對部分產品出口困難的企業,減少征收企業所得稅,對該產品增加出口退稅,從而減輕企業的生產、出口困難。并且加大對外向型企業的財政支持,投資新興產業,發展新科技。

第九,協調解決外貿運行中的風險問題,加大外貿摩擦應對力度,增強對各國的交流聯系,創造良好的國際貿易環境。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加深,貿易環境將更加嚴峻,貿易摩擦將更加頻繁,因此要加強各國之間的經濟交流,互惠互利,最終實現雙贏,并且合理運用WTO原則和國際法準則等法律法規,切實維護我國企業的切身利益。

第十,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加大銀行的信貸支持。要鼓勵和支持設立中小企業擔保機構,并且要建立擔保機構的資本補充機制,吸收社會資本進入,鼓勵大企業、大公司參股、壯大擔保公司實力,提高擔保公司支持中小企業的能力。要改進貸款授權授信制度,下放貸款權限,減少對外向型企業申請貸款的管理層次,對有市場、信譽好、效益高的外向型中小企業適當放寬貸款條件,擴大授權額度。要在落實信貸風險防范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信貸激勵機制。

總而言之,在當今世界經濟發展趨勢下,提高我國經濟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發展外向型經濟應該納入“雙向”軌道,充分利用國際廣闊的資源和市場。尤其是山東外向型經濟,要充分利用山東的地方特色,發揮其優勢產業,轉變觀念、克服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走向平穩健康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