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綠色GDP核算的困難及改革
時間:2022-04-02 03:12:00
導語:小議綠色GDP核算的困難及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內容摘要:本文以傳統GDP的局限性為基礎談起,進而引入綠色GDP的概念,介紹綠色GDP在我國及國外的核算方法,指出我國綠色GDP核算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及不足,為我國今后推廣綠色GDP的核算提供參考建議和措施。
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也正在不斷突破克服各種困難,積極推進綠色GDP核算體系。近些年來,高消耗、高排放的經濟發展模式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已凸顯,保護環境、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及核算綠色GDP已被愈來愈多的國家所接納。
GDP的局限性
GDP于1953年初步形成,目前已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經濟核算體系,它包含了所有國民經濟行業,并基于SNA核算體系的國際通用準則,因此,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宏觀經濟狀況的重要指標。雖然GDP在分析一個國家或地區宏觀經濟及政府制定經濟政策方面具有重大意義,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GDP中一些服務的價值沒有辦法計算,但是又不可缺少,如網絡制止犯罪,警察提供的服務;GDP無法反映產品的質量改進,例如,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其質量上升,而其價格卻在不斷下降。
基于GDP這樣的局限性,在國民經濟核算中會造成一些負面影響,包括以下幾個方面:GDP不衡量社會成本,也就是本來應該由企業承擔卻讓外部承擔的成本GDP的負面影響;GDP不衡量增長的方式和代價;GDP不衡量效益、效率、質量和實際國民財富;GDP不衡量資源配置的效率;GDP不衡量價值的判斷,例如社會公正,例如幸福。
綠色GDP的提出
傳統GDP的核算存在著上述許多局限,基于此,聯合國統計署在1989年了《綜合環境與經濟核算體系(SEEA)》,為日后世界各國統計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總量、自然資源賬戶和污染賬戶提供了雛形。SEEA頒布后,發達國家憑借尖端的科技水平與雄厚的經濟實力率先開始實行綠色GDP的核算。但在我國,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綠色GDP核算開始得較晚,在2002年修訂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首次在附表中增加了自然資源實物量核算表,雖然這些核算絕大部分僅限于實物量,并未涉及價值量,但這一舉措為我國日后進一步發展綠色核算奠定了基礎。到2004年,主席公開提出了綠色GDP之后,我國對綠色GDP核算辦法的建立才正式步如正軌。
綠色GDP核算的國內外比較
(一)國外的綠色GDP核算
SEEA頒布后,挪威率先在1978年開始了部分綠色GDP的核算,編制了自然資源核算賬戶,包括能源、礦產、森林、漁業和土地使用等。挪威自1997年開始執行的經濟和環境核算項目包括三大領域:一是將環境統計納入到經濟統計中;二是將已經包括在經濟統計中與環境相關的信息分離;三是對重要自然資源進行評估。迄今為止已完成部分項目。其他發達國家,如德國、美國也推行了綠色GDP的核算。
(二)國內的綠色GDP核算
2004年,原國家環保局和國家統計局聯合了一份經過環境污染調整的GDP核算報告,《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2004)》,確立了綠色國民經濟核算內容由三部分組成:環境實物量核算,運用實物單位建立不同層次的實物量賬戶,描述與經濟活動對應的各類污染物的產生量、去除量、排放量等,具體分為水污染、大氣污染和固體廢物實物量核算;環境價值量核算,在實物量核算的基礎上,運用兩種方法估算各種污染排放造成的環境退化價值;經環境污染調整的GDP核算。
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東西部發展水平差異較大,因此,綠色GDP核算應因地制宜,以便分析與治理。2005年初,原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遼寧省、浙江省、安徽省、廣東省、海南省、重慶市和四川省10個省市啟動了以環境核算和污染經濟損失調查為內容的綠色GDP試點工作,并于2006年9月了《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2004》,報告顯示,2004年全國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為5118億元,占當年GDP的3.05%,虛擬治理成本為2874億元,占當年GDP的1.80%,其中,東部、中部、西部地區情況差異較大,見圖1和圖2。
我國綠色GDP核算存在的困難
我國現行綠色GDP核算中包括的項目有:環境實物量核算、環境價值量核算、環境保護投入產出核算以及經環境調整的綠色GDP核算,由這四方面計算出的損失只是整個實際資源環境成本的一部分,并未得到一個完整的綠色GDP,其原因是在我國現行制度和國情下,由于部門局限和技術限制,綠色核算的實施過程會遇到許多不易解決的問題。首先,由于我國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忽視了經濟發展過程中對環境資源的破壞,而沒有建立起較全面完整的環境資源統計指標數據體系,如水資源統計,土地資源統計等。其次,資源難以定價,比如居民飲用了被污染的水資源造成疾病,看病付出的代價沒辦法估計,或者被污染的水造成土地被腐蝕等問題都是不容易估算其代價的。
綠色GDP核算的不足及改進
我國現在對綠色GDP核算的辦法,將自然資源環境因素充分考慮了進去,但卻缺乏對社會環境的考慮。筆者認為衡量綠色GDP應該考慮三個層次,分別是經濟發展的指標、自然資源環境的指標和社會環境的指標,也就是說,綠色GDP是在傳統GDP的基礎上,將自然因素與社會因素同時考慮的。顯然,GDP的作用已經不再局限于反映一國的經濟實力,而是綜合地反映出一國人民生活質量水平以及包括經濟實力與軟實力在內的一個國家的整體實力。
參考文獻:
1.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國家統計局.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2004
2.人民網.潘岳.談談綠色GDP./GB/8220/50110/3502786.html
3.周陽品,黃光慶.綠色GDP的發展及其在中國的實踐.環境科學導刊,2009,28(2)
- 上一篇:小議外資結構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
- 下一篇:小議知識產權及其民商法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