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定價對我國經濟的干擾
時間:2022-08-23 11:07:00
導語:轉移定價對我國經濟的干擾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改革開放以來,利用外資有效促進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
到2010年底,我國累計批準設立外商投資企業達到71萬家,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達到10511億美元。但我們也看到,在外商投資企業迅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矛盾問題,其中重要問題之一,就是跨國公司轉移定價問題。所謂轉移定價,就是跨國公司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與子公司之間進行內部交易時所使用的一種價格,也就是跨國公司內部交易之間的定價。目前,我國有半數以上的外商投資企業處于虧損狀態,而虧損的企業中又有半數以上屬于非正常的虧損,其主要原因就是這些企業用轉移定價的手法把利潤轉移到國外,使我國在經濟和稅收方面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一、跨國公司轉移定價的動機和方法
第一,跨國公司轉移定價的動機。這種價格不是按照市場供求關系變化和競爭原則確定的,而是跨國公司從自身的戰略目標和整體利益最大化的原則出發,由總公司上層決策者人為確定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轉移利潤,規避所得稅,即將利潤從高稅率國家或地區轉移到低稅率國家或地區,從而實現納稅最小化。
第二,跨國公司轉移定價的方法。一是商品轉移定價。主要是原材料由國外高價購進,又將生產成品低價銷往國外,使利潤大量地向境外轉移,造成我國境內外商企業賬面虧損或微利。二是勞務轉移定價。我國外資企業向境外關聯企業無償或低價提供勞務,同時境外關聯企業向我國外資企業提供勞務時提高勞務費,使外商投資企業以支付勞務費的形式向關聯企業轉移利潤。三是無形資產轉移定價。一般情況下無形資產為跨國公司專有資產,跨國公司往往用收取無形資產高額轉讓費用的辦法實現利潤轉移。
二、跨國公司轉移定價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第一,稅收流失。跨國公司利用轉移定價而轉移利潤至國外,大幅度減少其設在我國的外資企業的應稅所得,使我國稅收收入大量流失。據保守估計,每年這方面帶給我國的稅收損失不下于300億元。
第二,侵害中方利益。跨國公司使用轉移定價使在我國的合資、合作企業的利潤減少,中方的利潤也就隨之減少或虧損。由于利潤被轉移到境外,中方投資者不僅不能獲利,往往還要追加投資去彌補虧損。如果無力出錢彌補虧損,只能出讓股權,從而逐步喪失對公司的所有權。在一些合資企業中,外方就以這種方式侵吞中方股份。
第三,破壞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跨國公司利用轉移定價規避稅收,使其在我國的企業的實際稅負低于正常稅負水平,從而使我國其他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陷于劣境。還有一些跨國公司利用轉移定價策略,讓在我國的子公司從其國外生產基地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大量購進產品,在我國市場上進行傾銷,以達到擊倒中國企業的目的。
第四,擾亂經濟秩序。外商利用對企業的進口控制權,以轉移定價手法高價從國外關聯企業購入勞務和大量國內本可生產的原材料、半成品等,導致我國商品和服務貿易進口非正常增長,出口減少,擾亂經濟秩序,惡化我國國際收支。
三、應對跨國公司轉移定價的措施
第一,強化稅收監控。我國許多地方為了促使經濟快速發展,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資,對外企稅收征管也往往軟弱無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必須加強化收監控,包括完善稅法,加強稅收征管,提高涉外稅收人員的責任意識和業務素質等,從而提高對外企轉移定價的審查能力,建立完善對跨國公司轉移定價的防范措施。
第二,建立數據信息系統。有效預防控制跨國公司采取轉移定價手法的重要條件,就是我國政府部門要了解國際市場的產品價格實際情況,這就要建立能夠反映國際市場上商品價格的信息系統,這樣相關部門控制轉移定價的實際操作才能夠有據可依,簡捷高效,稅務部門也可順利按照“獨立競爭交易”原則,以國際“正常價格”補繳稅款。
第三,加強國際合作。組成跨國公司的各個實體位于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對跨國公司進行整體的規范,控制濫用內部轉移價格行為,需要與其他國家加強雙邊或多邊合作,共同進行調查、審計,相互準確、及時地交換相關信息資料,并積極爭取聯合行動。
第四,提高中方管理素質。許多合資企業中的中方經營管理者素質和能力偏低,不熟悉國際市場,在商品的進出口方面嚴重依賴外方,受外方控制,從而給外方順利進行轉移定價創造了打開了綠燈,創造了條件,使中方的利益受到嚴重侵害。因此,必須通過各種途徑和措施提高中方經營管理者的素質、能力和水平,強化中方在企業中的主動權和對企業核心部門的控制權,積極主動參與商品進出口的定價的全過程,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有效防范和避免外方轉移定價給中方帶來的損失。
- 上一篇:2011村落實科學發展觀治理方案
- 下一篇:芝麻種子收藏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