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資源對經濟的壓力

時間:2022-12-04 05:08:58

導語:礦產資源對經濟的壓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礦產資源對經濟的壓力

本文作者:郝東恒王殿茹工作單位:石家莊經濟學院

1.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較低河北省礦產資源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大量的礦床伴生或共生有多種有用成分,這些伴生或共生成分的價值往往要高于主礦許多倍,如能充分加以回收和利用,其經濟效益十分可觀。然而,河北省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一直較低,這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綜合利用意識淡薄。在河北省礦產資源開發中采主棄副、采副棄主的現象比較普遍,根據對有綜合利用價值礦山的調查,根本就沒進行綜合利用的占32%。二是綜合利用的科技水平較低。根據對開展了綜合利用的礦山進行的調查,綜合利用率達75%的只占2%,而綜合利用率低于25%的卻占75%。石煤中伴生的十多種元素,只能提煉出五氧化二硫。綜合利用意識淡薄和科技水平相對落后,也使得河北省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較低的現狀一直未有大的改觀,從而也就決定了河北省礦產資源開發的粗放模式。2.礦產開發中的環境問題加劇長期以來,中國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跟不上礦產開發的發展,以致礦產開發、利用中的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等問題不斷加劇,開礦誘發的災害也明顯增多,并且還有采礦廢石廢渣占用大量土地等問題。尤其是在河北省能源利用構成中,煤炭占極大比重,達70%以上。燃煤產生大量有害煙塵和二氧化硫造成的大氣污染,十分嚴重。河北省每年的礦石采掘由于利用率低,導致大量廢渣、廢水、廢氣的產生,污染了環境,破壞了生態平衡。其中,選冶技術落后,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加之法制不健全導致的濫采濫挖更進一步加重了對環境的污染與破壞。3.后備資源嚴重不足,礦業結構不合理河北省已沒有可供建大、中型煤礦的資源產地;鐵礦資源嚴重不足;金礦儲量已全部被礦山占用;建材等非金屬礦產勘查程度低,其中建筑用砂、磚瓦用粘土等未進行地質工作,無法滿足礦業開發的需要。礦山企業中多為小型集體及個體私營企業,其中建筑石料用灰巖(石子)和制灰用灰巖占采礦企業總數的36.39%,建筑用砂和磚瓦用粘土占采礦企業總數的37.67%,礦產品主要為原礦及初加工產品。4.礦產資源開發方式粗放,礦區地質災害嚴重目前,重開發、輕保護、追求短期利益,亂采濫挖、采富棄貧、采易棄難等問題雖有一定遏制,但在部分地區依然存在;一礦多開、大礦小開、優質劣用等問題比較突出;礦山企業采選技術和裝備較落后,礦石采、選綜合回收率和共、伴生礦產利用程度低;建材非金屬礦產(水泥用礦產除外)尚停留于初加工階段,潛在效益未得到充分發揮。礦區地質災害嚴重,以石家莊為例,礦山企業占地463.30公頃,已發現地面塌陷7處、面積69.24公頃,塌陷隱患區7處,在塌陷及隱患區內伴有地裂縫、建筑物裂縫多處,塌陷及隱患區破壞土地2073公頃。礦山固體廢料年產出量155.70萬噸,現積存400.98萬噸,尤其是一些礦業秩序混亂的地區,亂采亂掘、隨意棄渣、排污,破壞了地表植被,污染了水體、土壤和大氣,容易誘發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礦坑突水等地質災害。5.地質勘查和礦山建設既投入不足又投資分散,嚴重影響河北省礦業持續發展和結構調整地質勘查和礦山建設投資不足及投資分散也是加劇礦產資源供需形勢嚴峻程度以及影響礦業結構調整與發展后勁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河北省對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資金的有效投入呈逐年下降的態勢。盡管地質勘查資金絕對數額逐年有所增加,但固體礦產地質探查資金投入增加甚微。十多年來,由于地勘投資增長速度大大低于國民生產總值和工業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加之地勘投入中直接用于礦產勘查的資金比重又逐年減少,而找礦難度卻越來越大,每萬元投資的探明儲量也隨之逐年大幅度減少,致使主要礦產后備儲量增長十分緩慢,一些礦產增加的儲量甚至彌補不了開采量,從而出現負增長。在大批大中型骨干礦山減產甚至即將閉坑急需接替礦山的情況下,不僅可供選擇的后備基地很少,而且建礦資金也嚴重不足。礦產資源勘查是一項風險高、周期長的基礎性工作,隨著勘查程度的提高,找礦難度也就愈來愈大,成本也就愈來愈高。近年來,河北省的勘查工作規模日益萎縮,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勘查工作的實際費用逐年下降。河北省的礦產資源勘查工作主要依靠中央財政撥款,近年來盡管國撥地勘費逐年增長,但由于物價上漲和社會性支出的加大,導致勘查工作的實際費用逐年下降。勘查工作實際費用的減少使得大量找礦信息得不到驗證,一些主要的勘查任務便難以及時完成。二是勘查設備陳舊落后,嚴重影響找礦效果。6.利用國外資源和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能力較差要保障河北省礦產資源供應,必須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和國內外兩個市場。河北省在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改善礦產品出口結構,擴大深加工產品出口,以及利用國外資源和國外資金方面,仍存在不少問題。如缺乏整體戰略和全面規劃,宏觀調控和導向不力,礦產外貿及吸引外資來勘查和開發礦產的法律法規不健全,礦產外貿管理體制配套改革不夠,等等。致使河北省若干優勢礦產在國際市場上未能充分發揮其優勢,而供應不足需要進口的石油、鐵、銅、鉀鹽等大宗礦產進貨來源仍較單一,更缺少穩定的國外供礦基地。港口設施及交通運力也難以跟上,利用外礦的保障和調控能力不足。7.礦產資源及礦業活動宏觀調控和管理工作亟待加強與完善從中國礦產資源法及相關法規相繼頒布實施以及各級政府地礦主管部門加強管理以來,河北省礦業生產秩序和市場流通秩序均有所改善,但礦業生產中無證非法開采現象仍很普遍,礦區采礦權糾紛仍很突出,亂采濫挖破壞浪費資源現象仍很嚴重,礦山治安及生產安全狀況無明顯好轉。在礦產品流通領域,宏觀調控不力,進出口管理制度也不夠完善。礦產資源及礦業活動的法制建設和管理亟待加強與完善。

從人均GDP與資源環境的關系來看,從現在到2020年這段時期,雖然總體是改善的,但其中會有一定的曲折。當人均GDP提高到2.5萬元時,人均GDP的增長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會減輕。以下通過礦產資源供應壓力指數、礦產資源匹配壓力指數、礦產資源總壓力指數來闡述河北省礦產資源對經濟發展的壓力。(一)礦產資源供應壓力指數由于河北省礦產資源的種類繁多,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不能用同一標準進行度量。研究區域的礦產資源壓力,可以通過礦產資源壓力指數表示。為了獲取可持續發展的礦產資源壓力指數,可以采用一種復合方法來加以測量。首先以一個區域的能源消費份額與礦產資源貢獻份額之差去進行計算,差值越大的省份其礦產資源的供應壓力越大。該差值雖然不能直接地去表達一個區域的礦產資源壓力,但其深層含義卻反映了一個地區在發展中的規模(用其能源消費份額表達)與本地區某種主要礦產的價值所占的份額(代表礦產資源的貢獻程度和能力)在規范意義下的對比。具體處理方法:如果能源消費份額大于礦產資源價值的貢獻份額,被判定為具有壓力,該差值越大,礦產資源的壓力越大;相反,如果能源消費份額等于或小于礦產資源價值的貢獻份額,則被判定為沒有礦產資源壓力,由此獲得礦產資源供應壓力指數(見下表1)。通過表1可以看出,河北省礦產資源壓力還是不小的,而同期北京市的礦產資源供給壓力為2.39,天津市為1.59。這就給今后河北省的經濟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約,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礦產資源對河北省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難以保證。(二)礦產資源匹配壓力指數礦產資源匹配壓力指數是通過計算水資源和礦產資源之間的匹配程度,求取水資源貢獻份額與礦產資源價值貢獻份額之差,差值稱之為匹配壓力。所以用水資源與礦產資源匹配,是因為河北省的產業主要是高耗能、高耗水產業,水資源對河北省經濟發展更加制約,這兩種資源匹配在一起,更能反映壓力程度。具體處理公式為:U=∣W-m∣其中:U代表河北省的礦產資源匹配壓力;W為河北省的水資源占全國總量的比重;m為河北省45種礦產資源價值與全國總價值的比重。該差值越大,代表了水資源與礦產資源在一個地區的匹配程度越差,反映了匹配壓力越大。如果U=0,代表了水資源與礦產資源的匹配程度良好,無匹配壓力存在(見下表2)。通過表2可以看出,河北省礦產資源匹配壓力是不小的,是同期北京市的32.4倍,是天津市的20.25倍。這說明,一方面河北省雖然礦產資源較豐富,但水資源短缺,并且從產業結構上看,河北省是能源、資源消耗大省;另一方面,河北省定期向北京、天津供水,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河北省的水資源能力。(三)礦產資源總壓力指數將上述礦產資源的供應壓力與礦產資源的匹配壓力在等權條件下加和平均,獲得礦產資源總壓力指數。河北省礦產資源總壓力指數為2.92%,而同期北京市為1.25%,天津市為0.875%。河北省礦產資源總壓力指數大于北京、天津。整體上礦產資源對河北省經濟發展的壓力是明顯的,直接影響著河北省經濟發展的水平和速度。總之,河北省礦產資源數量雖然較多,但依然對本地區經濟發展存在壓力。特別是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經濟增長速度在未來十年將保持在8%~9%的水平,礦產資源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十二五”期間,河北省實施“節能減排雙三十行動”,應嚴格按照“十二五”規劃資源約束指標,部署本省今后的節能減排降耗工作,使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與全省經濟發展盡可能相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