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熱工程的技術經濟方法芻議
時間:2022-11-26 05:19:54
導語:供熱工程的技術經濟方法芻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邱玉瑞工作單位:南京建筑工程學院
一、(略)
由于技術經濟內容與具體的工程技術緊密結合,課程內容比較有吸引力,學生容易接受,也有學習的興趣。但它也有如下問題:這種教學方法要求教師知識全面,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在教學中可能會出現教學內容的重復,例如每門課中都可能講授技術經濟的一般原理和方法,需協調解決。
二、講課內容的兩種安排方式
在本人所講授的供熱工程課程中,對該書中技術經濟的內容曾試驗采用兩種不同的安排方式:11按照教學計劃在本課的最后一章用3~4小時講述供熱系統的技術經濟分析方法,并舉例進行對比分析。這種方法目前用得較多。這種方法的好處有:課時集中,有系統性,不僅能對前面各章內容起總結和歸納作用,而且能夠將教學內容講深講透,學生容易掌握和理解,所以通常都采用這種講授方法。21將技術經濟內容分解在各個供熱系統的講授過程中,即在講授每一個技術系統后,都簡要介紹,并舉例說明本系統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優缺點,與其它系統的比較。在整個課程結束時再用一節課時間對技術經濟問題作總結。這種安排的好處是:能與每一章的技術內容有直接的聯系,學生在建立技術系統的概念后又能有價格的概念,系統的基本的經濟指標的概念和與其它系統經濟比較的概念。但這種安排的問題是占用時間較多,而且內容顯得零碎,弊大于利。所以,在教學中本人一般都用第一種方法講授,效果較好。
三、教學內容
學生要理解和掌握技術經濟的內容必須具備一定的工程價格、工程估價(預算)的知識。但在供熱與通風專業教學計劃中(其它工程技術專業教學計劃也相似)先學工程技術課程,后學工程概預算。所以在供熱工程課上講授技術經濟分析時,學生尚沒有工程價格方面的概念。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對這方面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在講授中很難作定量分析。這是一個問題。因為按照講課的順序,預算課程必須在工程技術課程(如供熱工程,通風工程等)講完之后才開設。這樣在專業課程講授技術經濟方面的內容不僅課時較少,而且許多前導知識尚不完全具備。所以講課的內容安排必須有特點和重點。本人在供熱工程中講授技術經濟的內容時,重點放在:11不同技術方案的總的技術經濟比較。對此教師必須掌握各個系統方案的技術經濟指標,包括功能指標,大致的價格指標或價格的相對比較,使學生建立最基本的經濟思想和價格的概念。21使用價值工程方法,教會學生進行方案的比較,使學生掌握價值工程分析方法和基本概念。例如選擇一個具體工程,采用不同的采暖系統方案,或改進方案等,確定這些方案的功能指標和成本狀況,講解提高工程價值的5種情況,即(1)功能不變(如散熱效果),而降低成本(如節約管道,方便施工,節約工程成本等)E{=Vy/L|(2)成本不變(如管道長度和散熱器數量不變),而設法提高使用功能(散熱效果)E{=V{/Ly(3)功能略有下降,而成本大幅度下降E{=V|/L||(4)成本略有提高而功能大幅度提高E{=V{{/L{(5)成本下降而功能提高E{=V{/L|(在上面公式中E為價值,V為功能,L為成本)本部分內容是技術經濟教學的重點。這對學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課時的限制,技術經濟的其它內容則比較少接觸到。經調查了解,這種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效果較好。
四、對教師的要求
工程技術課程中的技術經濟內容十分重要,但真正講好,很不容易。這對教師的要求很高,包括:11知識面較寬。即不僅要懂得本門工程技術的設計,設備構造,施工技術,而且要有該工程的價格(預算)知識,掌握該工程的技術經濟指標,要有定量的概念。這樣才能將技術和相關的經濟問題結合起來。這門課講得不好會使學生覺得十分空洞乏味,同時又會與其它課程內容重復。21實踐經驗。由于不同方案的分析比較必須穿插案例說明,否則比較空洞。這要求教師必須對設計,設備構造,施工過程,概預算過程十分熟悉,掌握造價的構成和概預算的方法。31課前的資料準備,特別是案例準備要充分。由于這方面內容涉及資料較多,黑板抄寫不方便甚至不可能,所以要講得生動,達到效果,最好采用投影儀教學。所以教師必須在講授前作大量的資料準備工作。
- 上一篇:高壓輸電線的經濟技術比較
- 下一篇:金剛石鉆進技術經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