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蔬菜可持續發展論文

時間:2022-05-06 10:55:45

導語:高山蔬菜可持續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山蔬菜可持續發展論文

1高山蔬菜迅速發展的背景

西雙版納州擁有豐富的光熱資源,是云南省高山蔬菜主要生產基地之一,優質蔬菜產品暢銷國內及周邊國家,高山蔬菜的生產優勢帶動了蔬菜產業的發展,逐漸成為西雙版納州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高山蔬菜生產,即是選擇海拔600~2200m的山區進行規模化、商品化蔬菜生產的一種方式。實踐證明,高山蔬菜已成為反季節蔬菜生產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能夠帶領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朝陽產業。高山蔬菜的出現彌補了南方地區蔬菜“伏缺”的供應需求,因此展現出巨大的生命力。西雙版納州地區夏季由于高溫、高濕和暴雨的影響,平壩地帶夏季蔬菜生產比較困難,蔬菜生產種類比較單一,即使采用遮陽網等設施進行栽培,生產效果亦不十分理想,不能滿足消費者對蔬菜的需求。而高山蔬菜的出現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海拔1000m的高山氣溫較平壩地區降低5~6℃,因此為蔬菜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這是高山蔬菜得以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2高山蔬菜新品種引種

高山蔬菜種類和品種的選擇,一是根據市場需求或加工企業或外貿出口需要,因地制宜,突出主栽作物品種,搭配其他幾個蔬菜品種。二是選擇適應性強,耐旱、耐熱,抗病、耐貯運,商品性好,優質高效品種。品種應具有與栽培季節及栽培方式相適應、對農藥和硝酸鹽的富集能力低等優良性狀。根據西雙版納山區的氣候環境條件以及目標市場的需求,以村民常年種植的蔬菜種類為主,引進蔬菜優良品種,進行品種比較試驗,篩選出適應性強、高產、優質、高效、適銷對路的蔬菜良種是山區進行無公害蔬菜生產的基礎。西雙版納州前后共引進蔬菜品種7類92個,其中甘藍品種17個,蘿卜品種2個,辣椒品種1個,番茄品種2個。通過栽培比較,表現長勢好、抗病、優質、高產、市場暢銷,并優于對照的蔬菜品種有:

(1)甘藍品種7個,即中甘17號、中甘21號、kc-358、ka-985、ka-984、ka-987和ka-983;

(2)蘿卜品種2個,即韓國蘿卜和雪單一號;

(3)辣椒品種1個,即云椒2號;

(4)番茄品種1個,即金矮紅。這些品種可作為山區無公害蔬菜栽培的首選品種。

3高山蔬菜可持續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3.1發展的盲目性

西雙版納地區的高山蔬菜發展帶有較強的盲目性。高山蔬菜盡管適宜在一定海拔高度的山區種植,但并非所有山區都適合種植高山蔬菜。由于高山蔬菜種植的經濟效益比較突出,不少地方甚至出現了毀林開荒進行種菜的例子,還有一些地區發展高山蔬菜產業時不注意地形和地勢的選取,導致生態環境破壞,水土流失嚴重。由于部分地區的極端例子,使得很多人對整個高山蔬菜產業的發展形成片面認識,影響了高山蔬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3.2種植品種和種植模式單一,病蟲害控制困難

由于高山蔬菜上市季節的特殊性和山區氣候的特點,高山蔬菜的發展比較集中在甘藍、大白菜、蘿卜等喜冷涼的大宗蔬菜上,品種相對單一,不少地區一年種植二茬以上,連作問題嚴重,部分地方病蟲害大面積爆發,用藥量加大,對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

3.3種植技術比較低下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西雙版納地區高山蔬菜的種植技術比較落后,蔬菜單產的水平比較低,很多地方還是依靠生產面積的擴大來獲取更多的收入,而對生產和設施的投入不足。有些地方的蔬菜生產基本是“望天收”,遇到外界環境不良時,蔬菜生產容易受到較大威脅。

3.4基本建設投資少,基礎條件差,交通不便

鄉村的交通、通訊等條件還很差。適合種植高山蔬菜的農田由于水利設施差,配套設施不足,因此抗災能力還很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制約了高山蔬菜的快速發展。缺乏灌溉條件,不能做到旱澇保收,也制約著蔬菜生產的發展。

4關于高山蔬菜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4.1劃定高山蔬菜的適宜產區

針對當前部分地區高山蔬菜發展一哄而上的局面,應切實做好高山蔬菜適宜產區的劃定工作,提出詳細的高山蔬菜產地標準(海拔高度、地形、地貌、水源、土壤質地、生態環境特點),嚴禁在坡度大于25°的地區開荒種菜,禁止在天然保護區大面積發展高山蔬菜。

4.2高山蔬菜應采取穩步發展策略

高山蔬菜種植時間長的地區,應以發展無公害蔬菜為主,而在新發展的高山蔬菜產區,產品定位的標準應適當提高,應以發展綠色蔬菜和出口創匯蔬菜為主,部分地區可以發展有機蔬菜栽培,因為新發展的高山蔬菜產區自然條件優越,能滿足綠色蔬菜和有機蔬菜對產地的要求,因此高山蔬菜產業的開發可以采取分區、分期的方式進行,做到有序穩步發展。

4.3種植模式多樣化,加強安全生產意識

當前高山蔬菜種植的種類比較單一,基本是以比較常見的大宗蔬菜為主,產品經濟效益難以體現,而且由于種植模式單一,生產中存在大面積爆發病蟲害的可能,不少地區的高山蔬菜生產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濫用農藥情況,對蔬菜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保護造成威脅。而且以往高山蔬菜的種植模式主要側重夏季蔬菜供應,而對蔬菜周年生產考慮較少,因此探索適合高山蔬菜的高效種植模式和加強安全生產是提高高山蔬菜經濟效益的重點。

4.4在高山蔬菜的適宜產區大力發展山野蔬菜栽培

山野蔬菜和普通的高山蔬菜栽培具有很大區別,通常說的高山蔬菜栽培是將在平原地區生產的蔬菜放在高山上種植,利用高山的氣候調節效應,實現蔬菜的反季節栽培;而山野蔬菜栽培則只能在高山地區栽培。山野蔬菜的栽培可以充分利用高山豐富的野菜資源和生態氣候環境,是非常具有發展前途的蔬菜生產新領域,在國外和國內大中城市有很大的消費市場,但當前很多高山蔬菜的產區只注重于蔬菜的反季節栽培,而忽視了對本地豐富野菜資源的挖掘和開發,因此注重山野蔬菜的開發和利用是今后高山蔬菜發展的重點。

4.5高山蔬菜發展應注重新品種和新技術的引進

當前高山蔬菜所采用的栽培技術總體而言比較粗放,蔬菜新品種和新技術應用較少,今后在高山蔬菜的產業發展中應注意蔬菜新品種的引進和新技術的應用,同時應對山區的立體氣候特點進行分析,根據不同蔬菜的生長特點,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地區提出適宜種植的蔬菜種類。

作者:周外王詠梅李胤李衛東白秀蘭單位: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農業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