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時間:2022-02-26 08:58:08

導語:物流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流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摘要:浙江省經濟的迅速發展無法掩蓋其環境破壞、資源消耗迅速等現實。政府及居民對于各行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關注日益提升,由于管理粗放與相關設施的不完善,物流行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受到制約。文章結合浙江省物流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促進物流可持續發展能力提高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物流可持續;物流設施;物流標準化

0引言

2014年浙江省GDP首次突破4萬億元大關,經濟的迅速發展帶來整個區域內各行業的協同發展,物流行業作為新興服務業發展迅猛,成為浙江省納稅大行業,物流經濟的迅速發展無法掩蓋其對資源的消耗,各地區物流供求的不平衡也成為制約物流水平的重要因素,2012年以來,浙江省已通過一系列措施規范物流行業發展,但總體效果不佳。

1浙江省物流行業發展現狀

浙江地區特色的“貿易加工型”經濟發展模式給物流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潛力,近幾年浙江地區經濟發展迅速,物流總量、物流企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張,截至2015年11月,浙江省物流需求量達到97320億元,相較于2014年增長17%,省內物流企業可提供倉儲總量超過50億噸,企業對于物流工作的重視程度也有所提高,有31%的企業擁有自建倉庫,24%的企業擁有專業的運輸車輛,第三方物流發展迅速,2015年上半年第三方物流總量占物流市場總量的29%(28753億元),相較于2014年增長6%,2015年新增第三方物流企業5592家,獨立運輸企業492家,其中純運輸企業占19%,倉儲企業占28%,儲運企業占39%,同時新興物流企業實力有所擴張,專職于冷鏈物流等現代化物流形式的企業層出不窮,浙江省物流企業向深度與廣度發展。

2浙江省物流行業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2.1基礎設施有待完善

物流作為綜合性服務行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是否完善,對于物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將產生明顯影響,現階段浙江地區鐵路密度相較于西方發達國家較差(0.24公里/萬人),鐵路運輸作為浙江地區大型物流企業進行貨運的主要方式,鐵路密度較小造成浙江地區煤炭等原材料運輸能力與需求量嚴重不符,浙江省鐵路主線存在超負荷運輸情況。同時,水路、公路與鐵路運輸能力存在明顯的差異,水路與公路的配套設施、相關服務都要優于鐵路運輸,多式聯運與混合運輸能力較弱,浙江省物流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弱。同時,由于浙江地區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物流企業、基礎設施的建設情況也存在差異,在綜合規劃發展能力缺失的情況下,物流統籌發展能力不強,現代化物流設施的缺失造成浙江物流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強。

2.2物流國際化標準達成率低

雖然浙江地區經濟發展迅速,但是整體仍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浙江省物流發展進程中忽略了與國際標準相接軌的發展模式,造成浙江地區物流標準化程度比較低,與西方發達國家物流對接能力弱,同時物流企業特別是中小物流企業所承擔的外商物流風險高,在運輸過程、工具、倉儲條件等方面相較于國際化標準差距大,只有少數大型集團(如浙江巨化、浙江鼎發)企業能夠提供滿足外商要求的物流服務,截至2015年上半年,浙江地區鐵路運輸采用國際標準32個,所占標準總數的24%,儲運環節中采用國際標準35個,所占標準總數的42%,國際標準的達成率作為衡量物流水平的重要指標,對接能力差制約了物流行業走向國際市場的能力,由此引發的浙江省欲實現物流的可持續發展,提升與國際化物流標準對接的能力至關重要。

2.3高素質物流人才缺失

隨著浙江地區經濟的發展,物流行業也處于不斷發展變化中,與物流企業發展壯大相對應的是物流人才缺口的不斷擴張,根據浙江經委2015年中旬對400家物流企業的調查顯示,79%的物流企業表示復合型物流管理人才存在缺失的情況,而且物流人員流動率比較高,無法開展系統的物流培訓,2014年末,杭州物流協會對人才市場與大型物流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調查顯示,杭州地區能夠勝任集成性物流工作的高級物流經理人數不足1200人,浙江每年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的本科生能夠在本行業發展的不足8000人,而2015年上半年浙江地區物流企業對物流工作人員的需求量超過12000人,造成物流人才的供需呈現出明顯的不平衡,物流企業只能通過二次培養或外聘的形式進行人員擴充,高素質、復合型物流人才的缺失造成物流新興業務與高端業務的開展受阻,制約了物流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3浙江省物流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建議

3.1加強物流設施建設工作

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夠有效提高物流行業的運輸效率,促進浙江省物流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升。首先應該加強鐵路運輸設施建設工作,針對鐵路運輸物流的特點,加強沿線規劃與建設,提高物流運輸車次的運輸效率,通過科技創新或引進先進運輸設備的方式,提升單次運輸規模與效率,降低運輸設備故障率,實現鐵路物流與公路、水運的對接能力;針對浙江地區物流企業迅速發展的現狀,浙江省政府應該投資興建物流園區,集中物流資源,在園區內搭建物流裝卸臂等輔助設備,提高中小物流企業的業務能力,同時在浙江各主要物流沿線設立倉儲中心,除傳統的集裝箱與貨運倉儲以外,還應該注重現代化倉庫的搭建,如冷鏈物流倉庫、高危倉庫等,滿足浙江地區物流企業發展的需求;結合浙江經濟發展情況與物流行業的發展潛力,進行物流園區的綜合規劃,現階段杭州地區物流供應量已呈飽和趨勢,周邊城市卻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政府與行業協會可以通過政策引導等方式,促進物流企業以“輻射”形式,將物流服務延伸至整個浙江省范圍內,平衡物流業務供需,滿足不同地域的物流需求,同時利用地區物流資源實現物流行業的持續發展。

3.2推進浙江物流標準化進程

物流的標準化進程是規范浙江省物流行業發展,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措施,而政府與行業協會作為浙江省物流行業發展的引領者,擁有制定地方發展標準、推進物流標準化建設的決定力量,所以推進浙江省物流向國際化、標準化發展需要政府充分發揮組織與引導作用,浙江省政府應該根據現有物流資源配置與預期發展水平,制定行業發展標準,要求所有物流企業嚴格按照制定標準運作,對于惡意競爭,以低標準、價格戰破壞市場秩序的物流企業予以嚴格處罰,規范行業發展環境,為物流標準的提升打好基礎。推動物流行業標準化建立與落實是一個相對長久的過程,除物流行業以外,在整個物流產業鏈中的各個行業都應該落實標準化工作,以運輸、倉儲、二次加工等方式進行物流活動的企業都應該提升自身對國際標準對接的能力,在落實與執行物流標準的過程中,應該嚴格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對于車輛運輸的尾氣排放、物流倉儲建設對環境的破壞程度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實現整個浙江地區物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與物流標準化協同進行,政府與行業協會通過定期監督等方式進行監察,協助企業搭建適宜標準化發展的物流體系。

3.3培養高素質物流人才

人才是物流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對于浙江地區物流行業的持續發展將產生積極影響,培養高素質物流人才應該從3個方面進行:首先應該堅持“教企結合”的模式,浙江省高校數量眾多,政府應通過投資資助或鼓勵政策等方式,提高高校對于物流專業的重視程度,結合浙江地區物流發展現狀,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并安排學生到大型物流企業參觀,提升學生對于專業的信心,在學生具備豐富理論知識以后,可適度到物流企業參與企業的運轉經營,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學生畢業以后能夠直接到企業中發揮作用,以高素質的畢業生為物流企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其次,物流企業也應該加強內部培訓,結合企業員工特點,為其進行完善的職業規劃與物流技能培訓,增強物流工作人員對于企業的認同感與自身責任感,同時提高自身業務能力;最后,物流行業協會應該推動企業提升物流人員的薪酬待遇,特別是基層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大,任務繁瑣,提高福利待遇能夠降低員工流失率,對于企業持續發展產生積極作用。完善的人才儲備能夠推動浙江省物流行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高,同時對于物流業務的創新、物流企業競爭力的增強將產生積極影響。

4結語

物流行業發展的可持續性能夠帶動整個產業鏈綠色發展,作為部分產業的重要支撐,浙江省物流行業的發展應該得到各方重視,物流企業與從業人員也應該以身作則,促進物流行業向現代化、一體化、綠色化發展。

參考文獻

[1]謝文龍.我國綠色物流發展中的制約因素及對策[J].中國市場,2015(41):39-40.

[2]譚哲一.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物流管理[J].財經界,2015(15):13-14.

作者:陳陟巍 劉璇 單位:遼寧對外經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