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新途徑
時間:2022-03-30 02:57:16
導語: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新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師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是幫助學生實現終身學習與終身發展的一項大課題。作為小學科學教師也深深認識到這一點,雖然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眾多,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研究。
一、發展學生個性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
創新與創造不同,中小學的創新教育與科學家的發明創造不同。創造,是無中生有;創新,是有中生新。中小學的創新教育主要是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將來發明創造打基礎,不能按照科學家的要求來要求中小學生。創新的核心是創新能力,創新能力的核心是創新思維。在教育教學中,創新無處不有,有時不在。那么,在教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我們按照“三四三”的要求指導科學課堂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三”是創新思維的三個基本特征,即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流暢性是解決問題時能從一個方面流暢地產生出多種不同類型的方案。變通性也叫靈活性,就是解決問題時能從不同方面產生不同類型的方案。獨創性解決的問題是能克服“思維定勢”、“思維惰性”,敢于“言前人所未言,發前人所未發”,敢于打破常規,敢于標新立異,敢于冒險創新?!八摹笔窃诮逃虒W中強調做到“四個注重”,即注重質疑、注重求異、注重發散、注重想象?!叭笔桥囵B創新能力的三個基本途徑: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開展教育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展示特長、發展個性;讓學生到社會中去,到大自然中去,讓學生在實踐中經風雨、見世面,發展個性特長。
二、因材施教是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點
全體學生的“全體”,是一個個存在差異的個體,全面發展中的“發展”,是有區別的發展。實行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的指導思想是:必須把學生之間的差異當作一種可供開發利用的教育資源;承認學生是有差異的,教師的教必須有差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包括學生分層、目標分層、分層施教、分層作業、分層評價、分層矯正六個環節。我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重點抓住分層施教和分層作業兩個環節,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在分層施教中,我在有差異的群體中實施有區別的教育,最大限度地挖掘和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對學習水平較低的學生,堅持低起點,小坡度,拉著走;對中層次學生,堅持重變化、多思考、小步走;對高層次學生,堅持多綜合,重提優,主動走。在作業分層中,為了讓低層次學生“吃得了”,中層次學生“吃得飽”,高層次學生“吃得好”,堅持在同一個班級中,設計三種層次的作業形式,即基礎題、提高題和綜合題。低層次學生以做基礎題為主,做提高題加分;中層次學生,以做提高題為主,做綜合題加分;高層次學生,以做綜合題為主,有創見和創新的加分。在整個教學中,學生學得高興、學得主動、學得自然、學得有效,做到提優補差,展示特長,發展個性。
三、非智力因素是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在教學中,提高教學效果,增強發展后勁,必須把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結合起來,使其相互作用、諧調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強調知情統一,認知活動主要解決會不會的問題,情感活動主要解決愿意不愿意的問題,情感活動與認知活動同步發展,它們之間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更要注重充分發揮學生情感因素的調節功能。
四、最近發展區是可持續發展的增長點
在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出乎教師的意料,教師認為學生達不到的水平,在學習過程中卻達到了,我們把這種偶爾出現的閃光點視為學習潛能。教育專家普遍認為人的潛能之大令人震驚。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認為:一個普通人只運用了能力的10%,還有90%的潛能。美國學者瑪格麗特•米德指出:人的潛能只用了6%,還有94%的潛能。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學就是挖掘學生的潛能,發展學生的個性。教學只有建立在學生最近發展區基礎上才能提高教學效率。違背這個規律不是導致兩極分化,就是壓制學生的發展。所以,教師一方面要研究學生的現有水平,確定學生發展的起始點;另一方面要研究學生發展目標的動態層次方案,努力使教學活動在學生最近發展區上展開,求得教學活動的最佳效果。不使學生垂手取桃子,伸手拿桃子,而是舉手摘桃子,跳起來夠桃子。
五、學會學習是可持續發展的支撐點
在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教學就是教學生學會學習,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教學,由有師指導到無師自通,逐步形成自學能力,提高自學水平,這將使學生終身受益。這是教學的理想境界,是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可持續發展最重要的支撐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各科教學共同的重要任務。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反思,將教材的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提高基礎學習水平;引導學生學會把知識轉化為能力,提高發展水平;引導學生學會選擇、重組,運用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創新水平。
總之,只有緊緊圍繞學生發展的核心點,抓住基本點,開啟動力點,挖掘增長點,建設支撐點,才能把學生的發展納入到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作者:馬玉超 單位:磐石市寶山鄉靠山小學
- 上一篇:農村經濟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 下一篇:鐵路基層站段成本控制問題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