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護與農業可持續發展解析

時間:2022-04-23 03:17:36

導語:植物保護與農業可持續發展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植物保護與農業可持續發展解析

摘要:本文以植物保護農業可持續發展關系解析為主要內容進行闡述,結合當下植物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關系以及通過植物保護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方法為主要依據,分析了植物保護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植物保護手段、農業可持續發展可以推動植物保護;從轉變農民種植思想、科學使用經濟和農藥、推廣發展生態農業、實施綠色生態理念、增強宣傳力度、提升科技投入這幾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提升植物保護力度,從而更好地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植物保護;農業可持續發展;綠色生態理念;宣傳力度

可持續發展思想已經進入到社會上各個行業和領域中,保護生態環境成為人們必要工作內容,也是現代化建設的基礎,農業發展也是如此。農業發展一定要走可持續發展路線,從保護植物入手,做好環節工作,進而可以推動農業行業發展。并且,從可持續角度出發保護植物效果更好,便于農業植物健康生長。植物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存在一定關系,兩者相互促進和發展,可以有效提升農業產量,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兩者和諧發展。從現在農業經濟發展情況分析,植物保護和農業發展需要得到政府以及社會群眾支持,不能為整個社會贏取更多經濟效益。

1植物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關系

對大量實踐進行研究,發現植物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之間存在相互促進和影響關系,具體情況如下所示。1.1植物保護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植物保護可以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也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農業上濫用農藥,導致地面植物被嚴重破壞。隨著植物數量、種類以及規模的減少,使得土壤肥力逐漸下降,進而成為阻礙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所以要提升對植物的保護力度,才能有最大限度提升土壤肥力,從而推動農作物發展,促進整個農業發展[1]。1.2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植物保護手段。為確保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我國農業范圍內一定要加大力度研究科學技術,將各種先進技術應用其中,在農業中有效使用,減少農業發展對于整個生態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確保植物安全性。在推動農業迅速發展期間,還要注重提升農業產能,實現對環境的有效保護,從而可以促進人和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同時,農業生產管理部門需要將自身基本職能展示出來,使農民群眾文化素質得以提升,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可行植物保護對策,從根本上提升農業抵抗力以及自我調節能力,推動我國農業穩定性發展。1.3農業可持續發展可以推動植物保護。有效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為植物保護工作奠定基礎。在農業可持續發展期間,一定要高度重視養殖和物質循環等各項工作,注重自然資源的有效利用,針對科學方法進行改進和調整,提升農業產值和經濟,從而可以推動植物保護工作進展[2]。

2通過植物保護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方法

2.1轉變農民種植思想。提升農民植物保護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意識,為農民群眾提供更多植物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知識講座活動,定期開展教育培訓活動,使得農民農業種植意識得以提升,科學種植意識以及生產技術有效提升,對農業可持續發展存在一定價值。只有農民意識到植物保護價值,才能夠有效保護,制定合理化對61策,贏取更多經濟效益,從而推動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3]。2.2科學使用經濟和農藥。從農業發展實際情況分析,農業生產期間會使用大量農藥,去除害蟲和草,為更好地提升農業產量,人們會過度使用化肥,從而導致土壤肥力不斷下降,嚴重影響整個生態平衡程度[3]。防治病蟲害可以使用化學和生物防治2種形式,化學防治效果更加徹底和迅速,不過對于農作物以及周圍環境影響非常大,因此種植期間要減少農藥使用量;采用生物防治對策去除害蟲,可以減少生產經濟成本,也可以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4]。2.3推廣發展生態農業。生態農業屬于現代化技術、管理思想和傳統經驗結合起來的一種農業發展形式,能夠幫助農民獲得更高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通過長時間實踐和觀察后發現,生態農業能夠有效保護植物以及自然資源,這就證明生態農業是規范合理的,可以為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因此一定要大力推動生態農業發展,增強人們意識,做好宣傳工作,進而可以更好地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5]。2.4實施綠色生態理念。為更好地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和植物保護,使兩者之間深度結合,那么就要在工作期間落實綠色生態理念,提升對新型技術的合理化應用,從而提升農業產量和效果。在具體實施期間,一定要將植物保護有效貫穿到整個農業生產之中,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具體分析,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植物保護方法,盡可能減少生態環境帶來的危害,在經濟快速發展時期,有效提升能源以及資源需求量,并加以有效利用,從而可以更好地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為我國社會贏取更多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6]。以往生態理想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對植物造成破壞,植物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存在一定關系,相互依存和影響,所以為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就要保護植物,就要轉變生態理念,實施綠色思想,保護植物,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2.5增強宣傳力度。為給人們營造更好的社會環境,為我國植物保護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則必須增強宣傳力度,提升農民植物保護意識,從而可以推動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從原本粗放型轉變為集約型,防止在農業生產期間使得植物被破壞。在具體實施期間政府可以借助廣播、電視以及媒體等形式進行全面宣傳,促使農民得到廣泛認知,掌握植物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價值。并且政府還要充分發揮自身職能,有效提升人民群眾文化程度,做好新型技術推廣工作,提升人民群眾技術能力,使用最佳生產形式以及植物保護對策,提升農作物抵抗能力以及自我調節能力,從根源上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2.6提升科技投入。我國要加大農業科技研究力度,從國外引入更多先進技術,減少農藥以及化肥使用量,減少化學藥劑對整個土地資源的污染程度,并且還要有效減少植物破壞程度,只有這樣才能夠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還要將生物技術、物理技術以及綠色產品等使用到農業中,對有害生物的侵害進行控制,加入經濟投入,針對農業科技進行深度研究,善于借鑒西方科技經驗,總結東西方科技知識,創新出全新科技內容,做好改進工作,有效保護植物,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增強人們經濟收入,推動人類進步。

3結束語

農業可持續發展已經逐漸成為我國行業發展基礎,特別是農業范圍內,堅持可持續發展可以促進人和自然之間和諧共處。所以我國一定要加大先進技術在農業領域內的使用,提升農業生產技術,增強產量和效果,做好農業轉型工作,不能一味破壞植物,合理保護,加大宣傳力度,提升人們重視程度。還要注重綠色思想的融入,做好知識教育工作,使人們意識到生態技術使用的價值;政府要高度重視,并投入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大力支持農業發展,對植物進行保護,為整個社會贏取更多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夏春瑞.植物保護與農業可持續發展關系分析[J].鄉村科技,2017(11):43-44.

[2]顏玉龍,李勤.植物保護與農業可持續發展關系分析[J].鄉村科技,2019(4):40-41.

[3]張新瑜,王堯.植物保護與農業可持續發展關系研究[J].花卉,2017(24):218.

[4]許必善.植物保護與農業可持續發展關系的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7(19):145.

[5]溫康林.論植物保護與農業可持續發展關系的研究[J].中國園藝文摘,2018(6):224,226.

[6]趙慶杰,吳亮亮,韓曉萍,等.探索有機農業可持續保護發展的核心問題[J].種子科技,2019(4):28.

作者:常虹 單位:唐山國際旅游島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