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信息化審計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26 08:47:00
導語:會計信息化審計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在會計領域的應用和發展日益深入,傳統的手工會計核算手段正逐步被以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應用為特點的會計電算化核算取代,傳統的審計方法和手段已明顯滯后,會計的電算化必將導致會計信息化審計。文章首先闡述會計信息化審計的必然性,然后通過分析會計信息化審計的面臨的問題,簡要地概述會計信息化審計應采取的對策。
一、會計信息化審計產生的必然性
網絡經濟時代以“網絡財務”為代表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電子商務,以ERP為方向的廣義管理信息系統等技術和以BPR為代表的現代管理思想的高速發展及廣泛應用徹底改變了傳統商務的構架和流程,從本質和表象兩方面更加深刻地改變著審計的對象和環境,使審計的對象隱性化、數字化、網絡化并呈現出不斷變化和發展的趨勢,促使傳統審計向計算機網絡審計方向發展。
(一)業務與財務信息的高度集成使會計信息化審計更顯必要和可行
Internet和電子商務的發展,給財務管理帶來了重大變革,財務管理從“桌面”走向“網絡”,這是企業財務管理從思想觀念到方式手段的一次重大發展,代表了網絡經濟時代財務管理的方式,是歷史上計算機技術對會計模式與會計理論影響最大的一次變革,并使審計面臨著網絡的挑戰。加快發展計算機網絡審計技術已是審計領域當前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二)網上理財和自助式會計軟件的興起拓展了計算機審計的客體
網絡經濟時代使網上理財和自助式會計軟件得以發展,咨詢服務機構可以利用互聯網強大功能根據用戶的要求代為記賬、算賬、報賬,甚至可以設想將來企業可不必設置專門從事記賬、算賬、報賬的會計人員。這樣,會計信息化審計就不能再局限于被審單位的經濟活動,還應擴展到對提供下載財務會計軟件的網站以及網上為廣大用戶進行記賬、算賬、報賬及理財活動的那些網絡服務公司的業務進行審計,使審計的客體進一步拓展。
二、會計信息化審計所面臨的問題
(一)審計線索隱蔽性
1.計算機審計是隨著會計電算化的發展而產生的,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的審計。在過去的手工會計核算系統中,從原始憑證到記賬憑證,從登賬到報表編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記載和經辦人員簽名,審計線索比較清晰。而在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中,由于數據存儲介質的磁性化和數據處理過程的自動化,業務數據進入計算機系統之后,由計算機按程序自動生成會計報表,即使有篡改也不會留有痕跡,比起手工系統來,電算化系統中的審計線索更隱蔽、更容易引發經濟犯罪。
2.在電算化系統中,會計賬簿是由系統自動登記的,用戶能修改的數據主要在憑證和報表中。所謂數據文件的修改,是指對未登賬的憑證以及報表數據的修改,已登賬的憑證是不能修改的。目前電算化系統中使用的會計軟件對操作人員的每次操作都有記錄,但這樣的記錄顯得過于寬泛,使得有價值的線索隱蔽其中,難以發現。
(二)會計軟件缺乏權威的可審計認證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會計軟件層出不窮,擺在審計人員面前的是該軟件是否具有可審計性的問題。審計人員對內部控制制度和數據文件審計的同時,很難對應用系統及軟件的開發進行審計。曾有人嘗試讓審計人員參與會計軟件的系統開發,但事實證明這一做法是流于表面的形式,不僅不能達到目的,還增加了審計人員的勞動量。
(三)審計人員的素質還不能完全達到要求
眾所周知,在手工系統中,審計人員憑借自己的經驗、專業知識,結合運用各種審查的方法,就可以達到目的。然而在計算機信息系統下,除了需要運用一般的傳統方法以外,最重要的是要借助計算機輔助技術來達到審計目的,審計人員除需具備一般審計所需的知識外,還應具備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對會計電算化系統有一定的了解,對會計電算化系統有可能出現的錯誤及舞弊情況要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但最重要的一點是審計人員應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進行審計。然而在實踐中,我國大部分審計人員沒有達到以上的要求,業務能力不能令人滿意,這也是導致計算機審計滯后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會計信息化審計應采取的措施
(一)制定一套嚴謹的計算機審計程序標準
除了對憑證、賬簿、報表等數據文件的實質性審查加以規定外,更要對被審計系統的健全性、符合性,系統控制功能的有效性、各項初始化工作的準確性與合理性加以規定。尤其要突出對操作員及系統管理員或財務主管工作權限的規定,以便審計人員在審計前對被審計單位的情況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從而在進行審計時,依據相應的規定進行審查。這樣不僅減少審計人員的工作量,也降低了計算機審計的風險。
(二)加強會計軟件的完善和標準化
1.目前會計軟件帶有的操作日志,對所有的操作人員的每一次操作內容都進行記錄,這樣記錄內容顯得過于寬泛,不利于突出重要審計線索的要求。針對這種情況,應該在審計日志的基礎上,在會計軟件開發過程中,對其進行改進,以便能提供一個記錄所有修改數據的操作記錄,而不是記錄對數據進行正常的輸入輸出工作。這樣可使審計人員通過對數據改動的操作記錄,找到相應的審計線索,達到審計監督的目的。
2.對于會計軟件的可審計性問題,不能僅僅讓審計人員參與會計軟件的系統開發,還要將審計人員參與會計軟件的系統開發和軟件的審評緊密結合,嚴格控制。一方面,審計人員在會計軟件的系統開發過程中,要發揮監督作用,對軟件開發的可行性、可用性進行分析和調試;另一方面,在評審階段,應由財政部門與同級的審計機關聯合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對軟件的各項指標提出意見,從而保證會計軟件的可審計性。
(三)全面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
1.審計人員要充分意識到掌握計算機審計知識的重要性,認識到計算機審計是審計發展的未來趨勢。進入信息時代,審計人員若還想憑借傳統的審計方法工作,將難以適應審計發展的要求。
2.審計人員要不斷學習新的理論知識,掌握新的審計方法和技巧。這一點可以由審計人員和審計機關的共同努力達到。審計機關每隔一段時間,就應組織審計人員相互學習和交流經驗,或邀請審計方面的專家講課,提高審計人員的理論知識修養,通過不斷的學習,適應審計工作的發展。
3.加強對計算機知識的學習。信息時代,計算機技術變化日新月異,如果暫停學習,便會跟不上其發展的步伐,所以我們的審計人員要不斷地學習掌握計算機知識,為計算機審計服務。
- 上一篇:電子商務下審計研究論文
- 下一篇:審計的理論基礎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