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審計規范和創新
時間:2022-04-27 11:29:00
導語:淺析審計規范和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要說審計規范與審計創新,應該是兩個不同的話題,但是筆者認為,這兩個話題有著密切的關系,國家審計更是如此。由于審計是行政行為,而且又面臨很大的風險,要確保審計質量,充分體現審計的嚴肅性和威懾力,必須不斷加強審計的規范化建設,在實施審計過程中嚴格遵循審計規范。但是,加強規范化建設,執行規范操作,并不是墨守成規,并不是生搬硬套規章制度,而是要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根據形勢的變化,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并且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審計監督的職能作用。二十多年的審計實踐就是有力的證明。
一、審計必須嚴格執行規范。我們說,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的生命線。換句話說,要保證審計項目的質量,防范審計風險,必須嚴格執行審計規范,不斷強化審計規范化建設。
(一)審計項目要堅持操作規范。國家審計是一種行政行為,必須嚴格按照行政程序進行。就某個審計項目而言,要做到操作規范,應當把握好四個環節。
1、把握好審計立項環節。審計立項就是確定具體審計項目,要做到三個圍繞,即:圍繞當地經濟工作中心;圍繞領導關心的難點和重點;圍繞群眾關注的焦點和熱點。審計立項必須嚴格執行《國家審計基本準則》,項目一旦確定并上報,不得隨意更改。
2、把握好審計方案環節。審計方案一般包括工作方案和實施方案兩種。其中實施方案尤為重要。按照《審計機關審計方案準則》的要求,制定方案必須著重注意以下三點:一是方案內容要有針對性。要認真做好審前調查,摸清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二是方案內容要有操作性。要針對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認真起草方案,明確審計目標、重點和具體操作步驟、方法;三是方案內容要有實用性。要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制定的方案要盡量貼近實際。經領導審批、確定的審計方案,要嚴格遵照執行,如遇特殊情況,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方案,但必須報領導審批。
3、把握好審計實施環節。根據《審計機關審計證據準則》和《審計機關審計工作底稿準則》規定,既要精心組織審計力量,明確目標任務;又要堅持“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的方針,在審計中善于發現疑點,查深查透,搜集好證據,并編制好工作底稿;也要處理好依法審計與實事求是的關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使審計工作更好地為改革和經濟發展服務;更要嚴格審計程序,規范操作,切實防范審計風險。
4、把握好審計報告環節。審計報告是審計工作成果的集中體現,必須遵照《審計機關審計報告編審準則》關于“內容完整、結構合理、觀點明確、用詞恰當、格式規范”的要求,關鍵注意三個方面:一是報告內容要翔實,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二是報告要突出重點,要抓住主要問題;三是報告的語言要樸實,要以非專業人員看得懂為標準,盡量避免使用專業術語。
(二)審計人員要自覺執行規范。俗話說,事在人為。審計項目質量的高低,說到底,就是檢驗審計人員素質高低的試金石。為了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嚴肅審計紀律,國家審計署專門制定了《審計機關審計人員職業道德準則》,其中包括審計人員的“職業品德、職業紀律、職業勝任能力和職業責任”。近年來,我局狠抓審計質量,審計人員自覺執行審計規范,打造出一批審計精品。2006年、2007年先后有兩個“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項目獲得上海市審計機關審計項目評比二等獎。
二、審計也要不斷開拓創新。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永葆生機的源泉。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步伐的加快,作為經濟監督的審計工作應該在堅持規范操作的同時,如何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呢?原審計長李金華曾說過,審計創新是審計發展的推動力。因此我們要把審計創新擺在戰略的高度。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中,以質量求創新,不斷推進審計事業發展。
(一)審計工作思路、戰略要創新。我們要認清形勢,增強依法審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正確把握審計的切入點和著力點;要更新觀念,正確處理好審計監督與審計服務的關系,本著以提升審計質量為核心,以民生和績效審計為重點,以審計業務管理為基礎,全面提高審計工作水平,不斷實現審計工作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2005年,我局通過建立與被審計單位的聯系制度,將審計監督窗口前移,對被審計單位存在的經濟管理、財務核算等方面的問題,做到早發現、早糾正、早規范,成為被審計單位的“保健醫生”,樹立了審計機關監督與服務并重的新形象。
(二)審計理念、方式要創新。審計人員要樹立起符合科學發展觀、符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符合構建和諧社會和生態文明要求的新審計理念。近年來,我局按照黨的十六大提出的“三個解放出來”的要求,用發展的思路,提出了“監督有力、管理嚴格、服務周到”的審計工作新理念。即:審計監督要圍繞“有力”兩字下功夫,力求監督有力,體現監督成果;審計管理要圍繞“嚴格”兩字做文章,力求管理嚴格,體現管理效率;審計服務要圍繞“周到”兩字動腦筋,力求服務周到,體現服務水平。并將審計監督寓于管理和服務之中,在管理中強化監督,在服務中深化監督。
審計方式要堅持外部審計與內部審計相結合、事前審計與事后審計相結合、財務審計與績效審計相結合的現代審計制度,充分發揮審計的監督、評價和鑒證的職能作用。
(三)審計方法、技術、內容要創新。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必然會引起審計技術和方法發生重大變化。審計方法要由對會計資料的詳細檢查轉變為以評價內部控制系統為基礎的抽樣方法;審計技術要由手工操作對會計憑證、賬簿、報表進行的審查,發展到對數據系統計算機輔助審計;審計內容要改變由單一的、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為主,向績效審計、財經法紀審計、環境審計等多種相互結合的審計方式轉變。要在全面提升審計質量、降低審計風險的同時,積極探索對行政事業單位全過程的監督,促進政府機關依法行政,從源頭上預防和遏制經濟腐敗。2005年,我局在區委、區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資135萬元,建立了計算機輔助審計管理系統和現場審計實施系統,配置了網絡服務器和交換機。全面實行計算機輔助審計,促進提高審計質量和審計效率。從2006年起,在實施項目審計中全部實行計算機輔助審計方式,充分應用現場審計實施系統和審計管理系統聯動,既提高審計效率,又提升了審計質量,查出2起貪污案。其中,應用現場審計實施系統的審計實例“鄉鎮經濟責任審計查出重大問題”獲得國家審計署2006年度應用獎。
(四)審計人員、人才要創新。我們要加強審計管理,強化服務意識,樹立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工作作風。嚴格執法,熱情服務;還要立足長遠,創造條件,努力培養精業務、懂法律、會管理的審計復合型人才,以全面適應審計事業發展的需要。
有道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做任何事情,都必須按照規矩,干審計同樣如此,也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規范操作。但是,由于時代在進步,形勢在不斷發生變化,要讓我們的審計理念和審計工作適應時代的要求,必須在強化審計規范化建設的同時,大膽創新。只有這樣,我們的審計事業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 上一篇:新生代民工考察匯報材料
- 下一篇:透析中國企業國際化運作的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