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消費金融風險防控問題探討

時間:2022-09-27 11:19:08

導語:互聯網消費金融風險防控問題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互聯網消費金融風險防控問題探討

摘要:伴隨互聯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消費金融已經成為當今消費的主流趨勢,互聯網金融消費有效刺激了我國市場內需,推動了國民經濟的復蘇。互聯網金融消費可以有效反映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體現出我國人民的消費理念。雖然互聯網消費金融順應了時展需求,滿足了市場消費者多元化消費需求,但是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還存在諸多不足,因此,本文主要從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概念出發,分析了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當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具體的防控措施。

關鍵詞:互聯網;消費金融;問題;措施

一、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含義與優勢

1.含義。互聯網消費金融主要是指在互聯網技術與傳統金融行業有機結合的基礎上形成的網絡金融消費產品或服務,是網絡信息化時代誕生的一種新型金融消費模式。從廣義角度而言,互聯網消費金融主要指以互聯網為依托所消費的所有網絡金融產品或服務,包括信貸、投資、理財、資產管理等,而狹義角度的互聯網消費金融主要是指通過網絡技術為消費者提供的金融消費品。2.優勢。(1)便捷性。互聯網消費金融與傳統金融模式不同,它主要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消費者通過網絡就能夠辦理業務,實現金融消費,其便捷性主要表現在這幾個方面:其一,客戶不需要到相關金融公司去辦理業務,只需要借助金融公司網絡平臺或者APP軟件就能夠進行業務辦理,能夠有效節約時間、精力;其次,金融消費品供應公司提供的平臺或者軟件操作方便,過程簡單,只需要一些基本信息就能夠進行消費,而且通過金融消費還能夠滿足客戶各方面的需求,解決資金緊缺等問題,避免傳統貸款的麻煩。(2)普惠性。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有很大的區別,具有普惠性特點,互聯網金融平臺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能夠滿足大眾需求,而且可以針對客戶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其普惠性主要表現在:其一,客戶群體具有廣泛性,互聯網消費金融具有大眾化特點,所設計產品能夠滿足中低層人群的需求,大多產品沒有門檻限制,幾百元都可以進行金融消費,而且產品內容簡單,容易理念,普惠性比較強;其二,產品類型多種多樣,不僅包括金融理財、信貸、投資等方面產品,還包括教育貸款、裝修貸款、購車貸款、購買手機分期付款等各種類型的金融消費產品,涉及人們生活方方面面。(3)技術性。互聯網消費金融的主要特點就是技術性特點,是依托與于互聯網信息技術而形成的,依靠大數據,能夠通過技術對市場客戶資源進行整理,并建立客戶數據庫,根據客戶數據信息內容分析來制定相應的網絡金融銷售策略,能夠有效提高金融消費產品的消費力度,提高經營效益。而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金融平臺能夠根據客戶數據信息,開展個性化服務,滿足金融市場消費的多元化需求,提高整個行業的服務水準和質量,推動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全面發展。

二、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互聯網消費金融尚未全面普及。盡管互聯網金融在現代消費中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國金融消費市場還尚未得到有效拓展,互聯網金融消費理念還沒有得以全面普及,很多人對互聯網消費金融并不了解,這就導致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普惠性并沒有充分發揮。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人們的消費理念已經非常超前,很多人都是先消費后買單,根據數據顯示,美國在互聯網消費金融方面的比例已經占整體金融消費的60%,而我國尚不足20%,之所以產生這種狀況,主要與我國傳統消費理念有關,我國人比較注重儲蓄,往往有足夠錢財才去進行消費,這就制約了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也不利于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普及推廣。2.信用機制不健全。在互聯網消費金融中,平臺以及金融公司對消費者進行的網絡信貸以及產品消費,大多都是以消費者的征信為基礎為其提供對應服務的,但是目前而言,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信用機制還不健全,存在諸多問題:第一,征信評估沒有統一的標準。對于一些實力比較雄厚或者以傳統金融為依托的互聯網金融平臺而言,評估機制相對比較完善,但是對與新型互聯網金融公司而言,則沒有完善的信用評估體系,而且在信用評估方面行業內部并沒有進行信息共享,這就造成很多平臺在征信評估方面只是依據自身現有的數據資源,很難對客戶征信進行全面的把握,容易產生風險。第二,平臺內部信息數據缺乏共享。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信息數據是平臺進行風險防控的主要依據,但是金融平臺內部數據并沒有進行有效共享,這是不利于整個平臺征信體系有效建立的,對平臺長遠發展也是不利的。3.風險防范存在不足。在互聯網消費金融方面,風險防范尤為重要。盡管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速度較快,但是在風險防范方面存在諸多不足,制約著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快速發展,其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外部風險,金融消費金融外部風險主要反應在政策以及法律層面,這些因素是影響消費金融的主要外在風險。法律制度的建設往往比經濟發展要滯后,作為互聯網消費金融,隨著我國互聯網的崛起很快發展起來的,但法律制度的制定和落實需要一定時間,這就導致法律制度不健全,而且在法律的制定過程中,法律制度也會對當前的互聯網消費金融產生影響;此外,政策風險也會影響到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發展,國家政策的變化會對整個行業產生影響,這些因素也制約了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有效發展。第二,內部風險,內部風險主要來自于金融公司內部。首先,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對信息技術的依賴性比較大,因此技術因素成為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其次,企業內部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會對企業的發展運營產生影響,在消費金融公司當中,很多公司都以信貸業務為主,在貸款方面,公司往往以客戶數據資源以及風險評估為主進行客戶資質的評判,在這個過程中,一旦管理存在問題,就會給企業發展帶來威脅,此外,人員素質、財務管理等都會對企業發展產生影響。

三、推動互聯網消費金融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

1.增強宣傳力度,提高普及性。針對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局限性以及認知不足問題,我國應該通過各種途徑加大消費金融的宣傳力度,提高普及性,讓廣大消費者能夠對消費金融有更全面的認知,廣泛參與的互聯網消費金融當中。具體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首先,作為國家行政機構以及國家政策的執行者,政府要積極擴大消費金融方面的宣傳推廣,通過政策來鼓勵企業加大該方面的宣傳推廣,也可以利用互聯網等媒體進行宣傳;其次,對于平臺而言,要充分發揮互聯網信息化的作用,利用網絡以及多媒體來對網絡金融產品進行普及宣傳,此外,金融公司或者有關電商平臺還可以將平臺與金融理財產品進行有效結合,通過金融產品來轉變人們的消費觀念,例如,我國第一電商阿里將很多消費金融納入到了平臺當中,尤其是芝麻信用、余額寶的推廣,有效實現了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普及推廣。2.完善監管機制,加強風險管理。在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過程中,會面臨各種風險,這個時候就需要完善監督管理機制,加強風險管理,不斷優化內部管理結構,提高技術水平,實現全面監管。在監管方面,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對于政府而言,要加強法律制度建設,完善法律體系,通過法律手段對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進行嚴格監管,為其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其次,企業要做好內部管理,提高風險防范,制定嚴格的監督管理機制,除此之外,金融公司還面臨著流動性風險因素,資金鏈容易出現問題,針對流動性風險,金融公司要不斷拓展融資渠道,建立多元化資金模式,規避流動性風險。3.打破行業局限性,健全征信系統。在互聯網消費金融模式下,征信系統是否健全完善,直接影響著整個行業的發展狀況,對行業未來發展也會產生重大影響,針對目前我國行業征信體系不健全的問題,行業之間應該打破約束,規避局限,構建一個完善的征信評估體系。首先,平臺之間應該進行客戶數據信息的有效共享,構建一個統一的征信評估體系,將平臺各自掌握的客戶信息輸入到一個統一的征信體系當中,這樣所有平臺在開展業務時,只需要登錄征信平臺就能夠了解客戶的整體信用情況,并且對客戶進行合理評估,開展對應的信貸業務,當然,在構建的過程中,要注重客戶信息的保護。此外,要擴大征信方面的宣傳力度,讓消費者能夠意識到征信的重要性,注重個人信用的建設和維護,為征信體系建設提供數據支撐。

在互聯網信息化時代,網絡消費金融已經成為現代消費的一種趨勢,當然,任何一種新型消費模式在推行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問題和風險,對于這些問題要以客觀、公正的角度去看待,要對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深刻分析,并根據問題制定具體的應對措施,這樣才能確保整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健康運行。

參考文獻:

[1]孔曉文.淺談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消費金融的發展趨勢[J].現代經濟信息,2016(01)

[2]劉萬利.我國消費金融發展現狀及趨勢研究[J].時代金融,2017(06)

[3]吳亞軍.淺析供給側改革下互聯網金融風險與監管[J].經貿實踐,2017(06)

作者:馮曉蕾 單位:南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