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生態經濟發展論文

時間:2022-01-14 04:17:00

導語:鄉鎮生態經濟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生態經濟發展論文

在一定經濟技術條件下,鄉鎮生態經濟系統內存在著最大的經濟投入容量即生態最大可容投入量的問題。隨著經濟投入的增加、產品產出量也增加。當產出量不斷增加,超過生態上限時,既超過了生態最大可容投入量時,雖然可以增加產出量,但由于生態系統無法容納,從而造成生態失衡。因此必須對鄉鎮生態經濟活動進行宏觀調控,使其滿足以下五個方面:①經濟發展速度與可利用資源的增長速度相協調;②經濟與現存生態資源結構協調一致;③經濟生產布局與生態資源的區域類型相適應;④資源密集型產品進出口結構與地區現存生態資源結構相補;⑤經濟生產排放污染物的總量、分布和增長速度與生態系統的自凈能力相適應。只有滿足這五個方面,才能達到最大的生態經濟效益,在鄉鎮內,即接近最佳的最大持續產量,又適合我國國情的生產方式是發展生態農業和生態型工業。

發展生態農業是鄉鎮生態經濟建設的基礎。生態農業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①調整產業結構、協調農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聯系,注重農、林、牧、副、漁等各業全面發展,實行多種經營。②植樹種草,擴大綠色植被面積,提高林木覆蓋率,加強第一性的生產。③保護、合理利用與增殖自然資源,保護生物的多樣性。④充分利用作物秸稈、樹葉,發展畜牧業;利用牲畜糞便生產沼氣,同時提供飼料和有機肥,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和廢物的循環轉化;防治農村環境污染。⑤開發農村新能源,解決農村能源短缺問題。

為進一步優化鄉鎮農業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提高農業生產的水平和持續發展的能力,促進農業向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轉移。主要發展以下幾個類型的生態農業①生物立體共生型生態農業。該類型充分利用太陽能、水分和礦質營養元素,建立一個空間上多層次,時間上多序列的生產結構,進行立體種植、立體養殖、立體種養結全的類型。如稻魚共生的生態農業。②物質循環利用型生態農業。該類型使各種廢棄物在生產過程中得到再次、多次地利用,從而獲得更高的資源利用率,防治廢棄物對農業環境的污染,主要是在種植業內部采取種、養業結合;種、養、加三結合;種、養、沼三結合;及種、養、加、沼四結合的物質循環利用方式。如稻一蔗(和桑)——魚——豬(禽)相互結合型的生態農業。③生物相克避免型生態農業。該類型主要采取以蟲治蟲、以禽克蟲、以草克草、以草克蟲、以菌克蟲等方式,來優化農業生態系統。④區域整體規劃型生態農業。該類型是運用生態規律,將山、水、林、田路進行全面規劃,協調生產用地與庭院、房舍、草地、道路、林地等的比例,使農、林牧、副、漁合理布局,農、工、商聯成一體,在發展生產的同時,提高自然環境的調節能力,從而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生態農業。如以水產養殖業為主,魚、牧、種植、加工結合型,城郊菜、糧、奶、果、禽、魚結合型;旱、地、糧、林、草牧型;以及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型等各有側重的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是一種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的農業經營方式,它不僅有利用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促進生態良性循環;而且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土地生產力和資源利用率,加速了物質循環與能量轉化;同時還為農村剩余勞動力廣開就業門路,為社會創造出數量多、質量好的多種多樣的農產品及其副產品。是農業生產中,最接近最佳的最大持續產量的生產方式。

生態型工業是鄉鎮生態經濟的主導。生態型工業是在吸取不顧當也實際情況,盲目地追求高速度,盲目地上項目,不管能耗多高,污染多重,只重視發展的速度和數量,輕視發展的效益和質量的教訓后,發展起來的,其中心思想是:立足本地資源深度加工增值,加強基地建設,重視農業資源增值,工農緊密結合,開發“綠色食品”,依靠科技進步,圍繞物質與能量多層高效利用,廣泛開展技術革新,發展生態技術、生態工藝,生態工程,推動工廠生態化,工業生態化,采取無污染或少污染工藝,實行清潔生產,對資源多級利用,形成工業生產鏈,對“三廢”以工業生態工程進行綜合治理,實現“三廢”資源化;強化企業管理,提高職工素質;根據鄉鎮內或本地區域內的農村特點,發展農、副業中的名、優、特產品的加工工業和相應的其它現代化鄉鎮工業,形成一條“少花錢,多辦事”,高效節約能源、資源,控制污染,變廢為寶,使工廠實現經濟、生態、社會三個效益統一的正確道路。

綜上所述,只有發展生態農業和生態型工業,才能使鄉鎮生態經濟系統進入結構不斷優化,功能不斷增強的螺旋式上升的運行軌道,才能寓環境建設于經濟社會發展之中,才能改善鄉鎮生態環境,使資源的經濟利用更加充分和更具有成效,才能使農、工、貿結合成相互促進的統一整體。因此,發展生態農業和生態型工業是一條速度快、效益高、質量好,促進鄉鎮生態經濟良性發展的新路子。

摘要:鄉鎮生態經濟是以生態農業為基礎,以生態型工業為主導的生態經濟。只有發展生態農業和生態型工業,才能使鄉鎮生態經濟系統的結構不斷優化、功能不斷增強,才能使資源合理利用。

關鍵詞:鄉鎮生態經濟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