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生態經濟與林業實踐

時間:2022-11-22 04:53:54

導語:小議生態經濟與林業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生態經濟與林業實踐

本文作者:謝進工作單位:陜西省漢中地區林業局

森林對于人類的重要歷史意義和現實的作用及其目前所面臨的危機,已逐漸為人們所理解。從人類社會產生到現在,地球上已有近2/3的森林消失了。即使今天,全世界每年也有1。8Xlo7一2。oxlo7ha的森林被毀掉。由此所產生的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造成社會經濟條件不斷惡化,限制了經濟深入發展,使人們逐漸認識到保護森林對經濟增長、社會繁榮、改善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探索經濟與生態關系協調發展的途徑,成為保護生態環境,一持續發展社會經濟,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認清我國在這方面的真實現狀,則有助于正確制定林業發展戰略決策及各類森林的經營方針。

一、關于生態經濟理論的提出

實際上,生態經濟理論并非一些人認為的僅僅是限制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它早已自覺或不自覺地體現在各國的森林經理當中。這一理論的出現,與本世紀地球上人類與生態關系的不斷惡化、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受到抑制、人類生存面臨嚴峻挑戰有著因果聯系。人類不能不重新調整對自然界的觀察角度,開闊自己的視野,全面、系統地考察自然界帶給人類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森林是地球生態系統中最大陸地生態系統,是由多種森林生物地理群落所組成的一種地理景觀。森林具有在與各環境因子、自然現象和生物圈成份互相作用時對它們產生影響的功能。這種功能表現在相互作用所產生影響的后果上,即各環境因子、自然現象和生物圈成份在森林影響下所發生的一系列表現在數量或質量上的變化。其變化范圍可以是區域性的(一個小流域,局部地區的森林生態系統),也可以是地帶性的(一個大流域,一個植物帶的森林生態系統),或是全球性的(整個地球生態系統)。由森林生態系統產生的獨有功能給人類所帶來的便是森林的多種效益。這種效益被人們主要分為三大類: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是指森林具有維持自然生態系統穩定和保持人類社會經濟生態平衡的能力。前者主要包括森林的水源涵養作用、土族保持作用、大氣凈化作用和動植物保護作用,后者主要強調森林對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經濟環境,使人類生存得以保證,社會經濟能夠持續增長。經濟效益則指森林能給人類直接提供包括木材、再生能源、食物、藥材等各種林產品。社會效益更強調森林對提高人類生活質量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森林的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中,從整個林業發展史來看,在一定時間和范圍內三者是可以強化提高的。但是,違背科學規律的主觀過度強化,所付出的代價是昂貴的。這一點,生態學家們都已有了深刻認識。.本世紀以來,圍繞林業發展問題,在國外就先后出現過生態論派和經濟論派,并分別提出了一系列以無顧忌地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謀取木材高產。這一部門生產的木材產量很高,只需少部分林地就可滿足絕大部分木材需求。其余大部尹分森林則主要用于生態防護等目的,只需投入少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以使這部分森林能永久維持天然化狀態,也可從中提取少量木材等林產品。這一理論現已在世界上迅速發展。生產實踐中,在有條件時大量營造人工速生豐產林以解決急需的工業用木材、造紙材和能源材已成為世界的普遍趨勢。木材培育理論是在總結生產實踐的基礎上與全球性生態問題日趨嚴重,木材供需矛盾日益緊張,傳統林業已窮于應付生產與生態雙重任務這一形勢下產生的,受到人們一定的重視??偟恼f來,林業生態經濟理論是當前世界林業理論界和生產實踐中的核心論題,雖然現有的這些生態經濟理論各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陷,但對我國林學界仍產生著重要影響。

二、我國林業與生態經濟理論

近幾年我國開始住意了生態效益,如何協調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之間的關系,已成為我國林業發展現代化的戰略核心問題。生態經濟學在我國并非紙上談兵,在林業生產實踐中已有所體現。根據我國國情與林情,摸素出,自己的林業發展道路,建立自己的林業生態經濟理論與模式,對發展我國綠化事業,解決現在和將來出現的生態、經濟中的一系列問題,是很有必要的。就目前來說,我國尚無完整、系統的林業生態經濟理論。國外流行的幾種理論及模式也都是各國國情的產物,各有優劣,我們可以研究、借鑒其中的有價值成份。在我國,一方面在理論界模索研究自己的理論模式,另一方面,在現實生產實踐和現行政策、規程、規劃中,實際上在自覺或不自覺地體現和檢驗著現有幾種主要生態經濟理論。

1.在認識上體現的生態經濟觀點“森林的興廢直接關索到國家之富強、民族之興旺、文明之發達、人類之生存?!贝蠖鄶等爽F已認識到森林與經濟擎榮的密切關系。古地質時期,森林就留給人類以地下財富一煤和石油。現在,仍源源不斷地提供給我們木材、油料、木本糧食、糖類、肉類、色素、化工產品、藥類,提供給人類氧氣,光合作用間接發電等等。各種生態效益更是不可勝舉。大家承認,這些綜合效益是多方面的,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協調森林的多種功能、充分發揮多種效益是實現現代化林業所不可回避的重大課題。但森林多向利用理論僅僅是停留在理論階段,在生產中實際上施行的是森林多向開發,但不完全利用的做法。這種狀況與我國目前的社會經濟條件和科學技術水平相關,我們還無力做到多向利用,卻又需要多向開采。在貧困山區,這種情況更是嚴重。從深度看,我國學術界無論是理論或是實踐方面的認識,焦點都集中在對各種生態經濟系統結構分析上。這種分析又主要是以夭然生態系統和工業經濟系統為參照系統,對系統的組成部分,農業生態系統與農業經濟系統(包括林業)的內在關系及二者之間能量和物質變換關系,自然再生產與經濟再生產的轉換關系,系統的生態平衡與經濟平衡的能量和物質聯系進行系統分析。當然,這種分析是包括了形態、性質、數量、時間和空間要素的。對未來的生態經濟系統結構和要追求一個什么樣的系統卻大多是茫然的。研究現實狀態的系統結構、功能和動態正是為了合理調節不理想的物質和能量變換,提高效益,最終促進系統功能的最為發揮,取得最大效益?,F在還無法更多地把國外這幾種理論與我們的認識連在一起,對這幾種理論的評介已有一些報道,多少能反映出對這些理論的認識深度。“生態平衡是一個經濟平衡,生態問題說到底是一個經濟問題。如不從經濟上考慮,就無法說明保護生態平衡的意義”的認識就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船跡理論”的思想。對這一理論重要的是看從什么角度去體會、強調和實踐。真正能長期的(這個“長期”的時間概念不是較為短暫的,而要理解為人類世代的時間距離)使森林保持最大經濟輸出(或是越來越大的經濟輸出)的系統,其生態條件必定是完好的,因為一個被干擾而處于紊亂狀態的生態系統根本無法承擔這種保持長期旺盛生產力的任務。以長遠時間條件來限制,以保證森林越采越多來達到最大限度追求經濟效益的“船跡理論”就不僅僅是追求純經濟效益為目的的狡辯之詞了。

2.我國林業生產中的“船跡”理論與木材培育理論在我們的林業發展戰略規劃和國家與各地的林業區劃中,生態原則同經濟指標往往相脫離?;蛘咧饕獜娬{生態原則,或是著重注意經濟指標。在這些區劃、規劃、決策中,提高生態效益只是用一大堆漂亮的語言支撐起來的海市屋樓,最終仍是具體的指出了如何提高經濟效益。對于經濟方面,有具體措施,反復推敲的目標數據,生態效益只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書面語言。很明顯,只要擁有大片的森林,生態效益自然會產生。至于生態學原則,在追求大量木材生產的過程中,肯定是需要的。因此,在運用生態學理論解決林業科研和生產問題方面,我們做得更主動、更實際,而利用這些理論來尋求經濟效益實現的途徑方面,就要消極得多了?!半S著森林產量提高、覆被率的增大,就能更充分地發揮生態效益”,這一大多文章的結論性語言,不是反映出某種“船跡理論”嗎?在南方適生區,大力發展集約化程度較高的人工速生豐產林,在一些山區大量營造見效快的薪炭林,以解決群眾燒柴問題,在水土流失嚴重地區營造和劃分出水源涵養林;在風沙侵蝕嚴重地區種草種樹,建立防護林帶。這些實踐活動,同木材培育理論的觀點是類似的。可以肯定的結論是,隨著人類社會的作用,凡有森林就有經濟和生態雙重效益,在一定社會經濟水平下,產生相應的社會效益。由于人類對森林的不同功能的利用程度不同,經濟和生態效益體現程度也出現差別。水源涵養林、防風固沙林偏重于生態效益的要求,但它也能提供相當的經濟價值,如為提高生態效益、增強森林生態系統穩定性進行撫育等經營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少量間伐材以及林下‘林副一知一產品,從而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同樣,木材培育部門經營的以生產木材為目的的人工速生豐產林,按木材培育理論,無需考慮其生態效益。實際上,要想使木材產量盡可能高,材質,盡可能好,則必須在集約經營條件下,使林分具有相當高的組成和結構質量。在這種林分生長過程中,將體現出相當可觀的生態效益。這里的生態效益實際上是由追求良好經濟效益時所帶出的船跡,“船跡理論”在這種情況下得到一定程度的實現。

3。封山育林—很有實踐意義的雙重效益實現途徑幾十年實踐證明,通過夭然下種、天然更新,從而實現封山育林的生態和經濟雙重效益的辦法很有實踐意義。特別在當前一些社會經濟條件較差、交通不便、人口密度小的地區,很有效果。通過封山,利用森林獨特的多功能進行自然生產,減少人類千預,從而經濟投入數量減少,相對增長了經濟效益。另一方面,森林生態系統趨于穩定,生態效益逐漸增強。由于在封育期間人們從森林獲得的直接經濟產,品減少,如果處在人口密度大、社會經濟力量較強的地區,則經濟效益不顯著。以上著重分析了國外現行的幾種流行理論同我國林業生產的聯系。采用何種方法,以充分利用自然力,獲得最大的生態、經濟雙重效益是我國林業面臨的中心問題,也是必須加緊研究的課題。實際上,我們已開展了這方面的生產實踐活動?!按E”理論無論是處于被批判或是贊同的地位,它早已在不自覺地影響我們的思想與實踐,木材培育理論在南方有了成功的例子,頗有推廣開來的趨勢?,F在需要的是總結我國多年來林業生產實踐,系統地提出適合我國國情的生態經濟理論,以指導生產實踐和制定林業政策及戰略規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