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零配件制造業與物流業發展分析

時間:2022-01-21 11:13:22

導語:汽車零配件制造業與物流業發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汽車零配件制造業與物流業發展分析

[摘要]為了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國制造2025”目標,分析了臺州汽車零配件產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的現狀,通過實地走訪調研,主要從政府宏觀層面、產業群層面、企業微觀層面等三個方面歸納了臺州市兩業聯動發展的癥結,并提出了配合國家戰略,構建良好的聯動政策環境;建立兩業聯動發展平臺;規劃發展產業群和物流園區,建立合作信任機制等聯動發展的路徑。

[關鍵詞]制造業;物流業;聯動;零配件

隨著全球競爭化的不斷加劇,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形成了多個品種、全套系列的整車和零部件及配套體系,汽車組裝生產環節需要的各類汽車零配件等總稱為汽車零配件產業。[1]而汽車零部件作為汽車工業發展重要結構部分,兩者彼此之間影響與發展,國際化程度比較高的產業群有汽車零配件一席之地,在汽車產業群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在“一帶一路”建設大環境下,隨著國家政策大力支持與企業發展不斷需求,越來越多的汽車零配件企業開始進入新興市場,出口規模及速度快速增長。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促使現代物流業步入良性發展軌跡,“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使得物流基礎設施更加智能化。兩個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密切的耦合關聯,推動浙江臺州汽車零配件產業結構升級離不開物流業的支持和兩個行業的聯動體系,兩者面臨機遇和挑戰的同時,彼此聯動模式及發展戰略備受業界關注。

1臺州汽車零配件產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現狀

截至2016年12月,全市共有4434家汽車零配件企業,比第二次經濟普查增長了近三成,全市業務收入在2000萬以上的企業約300家,其汽車零配件企業工業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6.7%。汽車零配件種類很多,細分系列達到3000多種,在浙江玉環汽摩行業協會調研了解到,僅臺州玉環生產的汽車零配件品種占整個市場的10%左右。臺州汽車零配件產業基本形成全市場品類的格局。在國內外市場均有較好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配件有:汽車冷卻器、齒輪、減震器、方向盤、剎車管、軸承;在國內汽車零配件市場占有一定地位和形成規模有:汽車用皮帶輪、摩擦片、氣門推桿、氣門推桿、離合器、橡膠密封件、緊固件、高強度螺栓、傳動軸、微型車凸架總成、氣門推桿、空調壓縮機剎車泵等。汽車配件制造企業往往通過物流外包的形式與物流企業進行合作,但是兩者的合作關系取決于外包程度和聯動的密度,從合作的關系上可以分為簡單互助型、長期合作型和戰略互贏型。筆者團隊走訪了浙江銀輪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臺州法雷奧溫嶺汽車零配件、浙江駱氏減震件股份有限公司、臺州市軒金車燈制造有限公司等,其中浙江銀輪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冷卻器和中冷器等配件在國內市場比近50%;法雷奧溫嶺汽車零配件的雨刮器銷往世界各地,特別是歐美市場;浙江駱氏減震件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減震器供貨給國際知名車企奧迪、寶馬、大眾等,并銷往歐美、中歐等國家;臺州市軒金車燈制造有限公司一家專業研發、生產、銷售汽車車燈的高新企業,是吉利汽車集團車燈零部件核心供應商。通過實地調研訪談,臺州大部分汽車配件制造公司物流外包相對謹慎,以傳統第三方物流的運輸、倉儲、配送、流通加工等業務,主體還是以汽車配件企業為主,第三方物流企業很難系統的承擔起汽車配件企業的物流綜合業務。從調研的數據來看,臺州汽車配件企業與物流業深入合作的關系不高,大部分只停留在簡單互助型和合作型,缺少戰略、可持續合作的模式,兩業聯動發展橫向和縱向密切度薄弱制約了汽車制造業與物流業的發展。

2臺州市汽車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的癥結

2.1政府宏觀層面支持力度弱,聯動環境差。雖然2009年2月國務院審議了《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其內容中把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作為振興物流的九大重點工程之一,但是缺少后續的跟蹤和執行,沒有細化,沒有目標分解和效果跟蹤。缺少統一的管理平臺,服務標準體系不能有效建立。物流管理部分涉及商務部、運輸部等部分,政府沒有統一的管理機構和平臺與之對接進行管理,嚴重影響了兩者銜接。在調研過程中,很多物流企業抱怨“一方面在壓低價格,另一方需要延伸服務”,這樣做的后果是物流公司無法盈利,導致的雙方短暫的合作。兩業聯動模式是一種雙向或者多向的互利模式,任何參與的主體如果是不平衡的聯動都會造成對方利益受損。通過調研,價格因素主導了臺州汽車零配件企業選擇物流供應商,為了降低業務成本會選擇多個供應商,對供應商的服務、穩定等方面都存在疑慮,合作周期偏短。例如浙江銀輪機械、臺州法雷奧溫嶺汽車零配件等臺州較為突出企業,其物流服務商在3~5家,簽約合同周期為1~2年。有些小企業獲得汽車零配件企業的物流業務后,改裝車輛、超載等違規環節,極大地影響了企業產品的質量,雜亂的市場環境,政府的監管力度偏弱,以罰代管,市場競爭失調,競爭秩序有待規范。2.2產業群層面缺少規劃、無法縱向深入合作。臺州市汽車零配件制造業以中小企業居多,眾多中小企業業務以分散物流為主,在汽車配件產業群逐漸形成規模化后,沒有對產業群中的物流功能進行規劃,兩業聯動硬件缺少配套。由于物流功能及特點的分散性,其主要表現形式為企業獨自行動,沒有產業集聚區宏觀的調控及管理。從臺州物流企業業務來看,大部分物流企業從事傳統的運輸、倉儲和裝卸等業務,競爭沒有良性發展,對制造物流缺少認識,主動服務意識薄弱,物流技術落后,標準化程度偏低,對于汽車零配件企業或者產業群,無法針對汽車零配件企業實際需求進行“定制”服務功能,物流企業業務無法形成持續性飽和,無法進行整合物流需求,對汽車零配件產業群層面的供應、生產和增值物流服務有限,一站式物流服務物流供應商缺乏,創新體系和可持續能力不夠,無法形成戰略宏遠目標。2.3臺州汽車零配件兩業聯動企業微觀層面問題歸納。(1)物流企業無法充分滿足汽車零配件制造業的各項服務。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汽車零配件企業無論在國內市場還國際市場,需要精準和高質量的物流服務。汽車零配件物流被認為是較復雜的綜合物流,對物流企業提出更高的要求。截至2016年9月,臺州工商注冊的物流企業有近3000家,目前,有5A級物流企業26家,其中4A級物流企業6家,3A以下中小型物流企業眾多,總體呈現出較為明顯的“低、小、散”格局,一些綜合性的業務單可能就會放棄這些公司。以路橋物流企業為例,其物流公司無法為汽車配件制造公司客戶單獨制訂運輸計劃、車輛選擇和路線優化等延展服務,資源無法最大化整合;軒金車燈公司有很多配件為安全件,但是物流公司無法有效進行流通加工再次優化,運輸質量無法保證,影響了產品質量和消費者口碑。(2)物流信息共享程度低、雙方缺少信任。通過調研發現,三分之二以上的企業認為阻礙兩業聯動的主要癥結是雙方的不信任,制造業與物流業兩者存在委托的關系,因涉及私人信息、利益、品牌效應等,怕商做出損害企業方的事情。兩業聯動合作的基礎是物流信息的共享,在兩業合作過程中,以汽車零配件企業信息軟件為核心,物流企業獲得賬號,得到權限,進入軟件獲得相關指令和信息。[2]通過調研,臺州汽車零配件企業自身信息化程度偏低,少部分企業購買了WMS、WPS、ERP、MRP等系統,但只是某個模塊的信息化,很難形成供應鏈系統化,大部分企業只是內部的信息化集成,缺少外部的延伸,造成了信息共享程度低,影響了兩業聯動關系長期建立與鞏固。

3臺州市汽車零配件與制造業聯動發展的路徑

3.1配合國家戰略,構建良好的聯動政策環境。隨著“中國制造”加速向“中國智造”轉型,“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計劃推行,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這些戰略與物流業、汽車零配件制造業有密切聯系,要抓住這個機遇,不斷為兩業聯動創造更好的待遇和環境。“一帶一路”沿線的產業園區為物流業國際化發展帶來重要支撐。“中國制造2025”給汽車零配件制造企業帶來了技術創新投入,加大創新激勵力度,特別是汽車整車和汽車零配件制造企業創新項目上給予極大支持和激勵力度,不斷完善企業技術信息體系,在整個供應鏈體系中采用國際先進信息化技術手段幫助企業進行推廣和服務。除了配合國家戰略,在構建良好的政策環境下,政府、行業協會要定期調研給出市場指導價,積極進行市場引導,扭轉不良競爭的市場環境,逐漸規范市場環境秩序。不斷地完善標準化體系,進一步加強制造業與物流業行業標準化體系的建立,行業準入標準、淘汰機制等要實施運行。浙江省和臺州市要加強相關法規的制定和執行,制定兩業聯動的產業政策,在資金、稅金方面給予鼓勵,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降低成本,為兩業深度發展提出策略。3.2建立臺州兩業聯動發展平臺,促進兩業深入發展。借助于政府和行業協會等部分,為臺州兩業的聯動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針對臺州重點汽配件物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鼓勵從多渠道籌集資金,進行物流標準化操作,提升物流服務各個環節。充分利用好行業協會紐帶的作用,加強供需對接關系。積極組織制造業與物流業企業的聯動供需對接,有效地為臺州汽車零配件企業實施流程擴充,擴大物流外包服務等聯動環節。圍繞臺州汽配重點企業、服務平臺聯動培育力度,加大培養高端物流服務能力,進行汽車零配件園區產業布局調整,進行中小企業聯動的集聚,不斷提升增值服務體系、物流規劃和新擴展的業務。倡導產業園區內物流設施及平臺共享,為汽車物流需求提供良好的服務平臺。3.3規劃發展產業群和物流園區,建立合作信任機制。通過發展汽車零配件產業園區,形成制造業汽配群,有利于企業將產業群整塊外包給專業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逐漸延伸到產業園配套物流園區,促進兩業的協同發展。物流公司通過兩個園區的聯動發展,降低物流成本,升級物流綜合業務,為汽車零配件企業“量身定做”業務模塊、一站式服務、信息流程的優化等,不斷提升綜合業務能力。兩業聯動是雙方需求的必然結果,在各自的角度上都要學會轉變,不要為了聯動而聯動,結合自身的實際需求開展業務,充分認識到“雙贏”升華后的效益,良好的誠信保障和客觀的信用評價,讓雙方提升業務范圍、合作深度和緊密聯系等有很大影響,充分建立信任機制,深度參與,共同推動聯動模式的建立。

參考文獻:

[1]肖建輝.我國汽車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11(7):37-41.

[2]張啟慧.浙江汽車零部件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研究[J].物流技術,2014(5):61-63.

[3]王美紅.臺州汽車零配件制造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統計科學與實踐,2013(3):46-48.

作者:郭瑞偉 沈鈺文 單位: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