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人權利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6 04:05:00
導語:納稅人權利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提要:目前我國一般重納稅人義務,相對忽視對納稅人權利的宣傳、確定和保護。納稅人不清楚享有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是其基本權利,這影響納稅人自覺納稅意識的形成;在征納的具體過程中,缺乏對納稅人權利的保護,一些稅務人員尚未建立為納稅人提供優質服務的意識,導致侵犯納稅人權利的現象時有發生,造成征納關系不協調。為此,有必要借鑒國外經驗,加強對納稅人權利的確定、宣傳、保護。
什么是納稅人權利?納稅人有哪些權利?從廣義上講,納稅人權利是指納稅人在承擔納稅義務的同時,還共同享受著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這是與其納稅義務相對應的基本權利;從狹義上講,納稅人權利是指納稅人在奉行稅法過程中所享有的權利,即在征納過程中稅務機關給具體納稅人的各種權益。在我國,隨著稅法宣傳的不斷開展,人們的法制觀念有了加強,表現在依法納稅、自覺納稅的意識日益深入人心。但是,在納稅人權利問題上還存在著明顯的缺陷,主要表現為:稅法宣傳著力不夠,納稅人對自己應享有的權利知之甚少;稅收立法、執法機關在這方面則存在制度不夠健全、認識模糊等問題,缺少對納稅人權利的應有尊重和保護。為進一步提高納稅人依法納稅意識、協調征納關系、確保稅收工作的順利進行,必須對納稅人權利予以尊重和保護,真正做到權利義務相統一。在這方面我們應充分借鑒和學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成功做法。
一、納稅人基本權利宣傳的比較
我國在稅法宣傳時,常常只籠統地講"社會主義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沒有具體數據讓納稅人清楚他在承擔納稅義務的同時,享受著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這就是與其納稅義務相對應的權利。這種宣傳,很難使納稅人在短期內形成自覺的依法納稅觀。目前,我國還存在對納稅人義務強調過多、對其權利宣傳過少的問題,著重于稅收強制性、無償性的宣傳。在這種宣傳下,納稅人即使能依法納稅,也是被動的、不自覺的、迫于稅法威懾的納稅。一旦稅法有漏洞,或者稅收征管不力,即會造成納稅人的避稅和偷漏稅。總之,由于我國對納稅人權利的全面、具體宣傳不夠,使納稅人沒有充分認識到權利和義務的對等性,即沒有理解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是政府的義務,享用這些公共產品和服務是納稅人的權利,因此造成很多弊端和不良現象。一方面納稅人自覺納稅觀尚未普遍形成,依法納稅觀念淡薄,偷逃稅款現象嚴重;另一方面,政府工作透明度不高,影響公民對政府行為的信任度和有效監督,造成政府部門工作效率低下,財政支出浪費,使用于公共產品的資源配置不合理等諸多問題。
現代市場經濟國家納稅人自覺奉行稅法的比例都較高,納稅人依法納稅的觀念是其奉行稅法、自覺納稅的關鍵。而納稅人自覺納稅觀不是朝夕可成的,它有賴于日常的各種稅收宣傳和教育。發達國家和地區非常注意對納稅人基本權利的宣傳,稅收宣傳時以納稅人的基本權利和政府的義務為主,通過政府積極的、堅持不懈的宣傳,在公民中已樹立了"我是納稅人,我有權享有政府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我有權知曉政府財政支出的用途"的權利觀,也形成了"我享有了政府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我必須依法納稅,為國家稅收作貢獻"的義務觀。
以美國為例,美國稅務機關每年有一百多種稅收宣傳手冊免費發放給納稅人,在最主要的幾種手冊中,都附有美國前一財政年度的聯邦收入和支出的詳細說明。在聯邦收入部分,列舉出個人所得稅、公司所得稅、社會保障稅、消費稅、遺產稅、贈與稅的具體數額及其占聯邦總收入的比重。在聯邦支出部分,則分類詳細介紹其用途,并列舉出前一財政年度各項支出的數額及其占總支出的比重,這些支出共可分六大類,即社會保障、醫療保險、退休金支出;國際外交事務支出;國債利息支出;物理、人類和公共事業發展支出;社會發展支出;執法和政府行政支出1。每一個納稅人在獲得納稅申報表和填寫指南的同時,都可以掌握政府上一年度收支的詳情,將納稅人權利、義務的宣傳落實到具體數據上,使納稅人充分意識到自己從政府享受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認識到自己作為納稅人所享有的基本權利,進而增加自己依法履行納稅義務的意識。
二、納稅人權利確立和保護的比較
我國稅收征納過程中,過分強調國家和稅務機關的權利以及納稅人的義務,而對在征納過程中稅務機關的義務和納稅人應享有的權利重視不夠。在現行稅收法律關系中,我國稅務機關的權利包括以下諸方面:審核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的納稅申報;在特殊情況下依法核定納稅人的應納稅數額;調整關聯企業轉讓定價;扣押、拍賣不繳稅者的財產;對偷逃稅款、不按期繳納稅款者采取強制措施;依法批準和決定減免稅;依法對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的違法行為進行直接處罰等。稅務機關的權利即是納稅人的義務,法律賦予了稅務機關在征收、管理、檢查中的各種權力,納稅人必須履行種種義務,否則就要受到經濟、行政、法律的制裁。由法律明確稅務機關的權利和納稅人的義務固然重要,它可以保證國家的稅收收入及時足額地入庫,保證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但是,作為稅收法律關系的納稅主體,納稅人權利與義務必須對等,納稅人在征納過程中履行納稅義務的同時,必須享有其相對的權利。而我國現行稅法對納稅人權利的規定很少,并且沒有一部完整的此類法規,納稅人的權利只是散見于一些稅收法規之中。歸納起來,我國納稅人的權利有以下幾點:享有稅法規定的減免稅的權利;依法申請退回多交納稅款的權利;有權對稅務機關的決定提出復議和訴訟;對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不法行為進行檢舉、揭發。由于對具體征納過程中納稅人權利的規定不詳細,導致了目前一些稅務官員工作作風散漫、執法不嚴、違法不究,侵犯納稅人權利情況時有發生,這破壞了稅務部門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使納稅人對稅收工作有逆反心理,給一些人不依法納稅提供了藉口。
經合發組織財政事務委員會就納稅人在征納過程中的權利問題專門進行了討論,并達成共識,總結出稅務機關在稅收征納過程中應賦予納稅人以下權利:被通知、幫助權和審理權;一般性權利;上訴權;只繳納應繳稅的權利;確定權;隱私權和保密權等2。一些國家近年通過"納稅人憲章"或"納稅人宣言"以強化納稅人的權利,如加拿大有《納稅人權利宣言》,詳細規定了納稅人享有禮遇、隱私、上訴等權利。一些國家,如法國和美國,稅務機關在稅收征納的每一階段都對納稅人的權利作詳細的指導,讓納稅人在征納過程的每個環節都清楚自己的權利,進而保護自己的權利。美國第一份宣傳手冊即是《作為納稅人你所擁有的權利》,在個人、企業的納稅行為尚未發生之前,即先告知納稅人在履行納稅義務、與稅務機關打交道時所擁有的權利,如隱私權、機密權、享有專業禮貌服務的權利、上訴和行政復議的權利、只交應納稅款的權利等。納稅人在接受納稅檢查時,有權就不理解的問題與稅務檢查人員面談。當納稅人不同意稅務檢查人員的檢查結果時,有權會見稅務檢查人員的上司,甚至提出稅務復議和上訴。要求復議和上訴的納稅人都可以免費從稅務機關獲取資料,詳細掌握在復議和上訴過程中自己的權利以及具體的步驟和措施3。
由于發達國家和地區政府明確了征納過程中納稅人的權利,也就明確了稅務機關對納稅人所應承擔的義務。美國、新西蘭、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稅務機關都制定了為納稅人服務的標準,如保證為納稅人提供熱情周到、具有實效的服務,促進稅務機關嚴格執法,高效率地征收稅款,鼓勵納稅人自覺依法納稅等,并向納稅人公開承諾其工作目標和標準。為了進一步加強納稅人權利的保護,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成立了專門為納稅人服務或協助納稅人解決稅務糾紛的機構。美國設有稅收服務中心、上訴辦公室、稅收法庭、解決問題辦公室,新西蘭設有納稅人信息服務中心、納稅人服務辦公室,香港設有納稅人咨詢中心、服務承諾關注委員會等機構4。稅務人員視納稅人為上帝,為他們提供禮貌、周到的服務,并高效地處理稅收事務,工作效率逐年提高。這不僅節約了征收成本,減少了納稅人的奉行費用,而且由于切實保護了其權利,還有利于保持納稅人對政府的信任度,促進依法納稅觀的形成和鞏固。
三、加強我國納稅人權利宣傳和保護的對策
(一)確定納稅人權利
要改變目前納稅人權利意識淡薄的現象,當務之急是要在我國明確納稅人的權利。要通過立法確定這種權利,讓征稅主體與納稅主體在稅收法律關系中都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以改變現行稅收法律關系中只重納稅人義務,輕納稅人權利的狀況。"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馬克思的這句名言清楚地說明了權利和義務的對等性。盡管稅收具有強制性特征,但政府在征收過程中卻不能忽視公民依法納稅的自覺性和依法納稅觀的形成,應使稅法的制定、完善和執行與公民納稅意識的培養同步進行。而要公民自覺履行納稅義務,必須同時賦予他們在征納過程中應有權利。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我國應賦予納稅人以下一些權利:只繳納應繳稅的權利、確定權、隱私權、保密權、獲得高效、禮貌、專業服務的權利和上訴權。目前我國正在討論起草的稅收基本法必須把納稅人的權利集中加以確立。
(二)宣傳納稅人權利
要改變納稅人權利、義務不對等的現狀,還必須強化輿論宣傳,讓納稅人充分認識到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公共服務均是他們因為納稅而享有的權利。稅務機關在每年的稅法宣傳月中,在每一份給納稅人的宣傳材料上,要加大對納稅人權利的宣傳,要有具體的數據讓公民清楚稅收在國防、交通、通訊、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用途,讓公民真正理解政府征稅是為了向公民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享受這些公共產品和服務即是公民因納稅而享有的權利。
此外,在征納過程中,還要讓納稅人知道自己的權利,使納稅人在征納過程中能夠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權利不受侵犯。借鑒國外經驗,我們可以給納稅人發放通俗易懂的、專門介紹納稅人權利的宣傳手冊,讓納稅人了解自己在履行納稅義務、奉行稅法時所享有的權利,以便監督稅務機關的工作,促進稅務機關的廉政建設,保證稅法的嚴格執行。
(三)保護納稅人權利
要改變目前輕納稅人權利的現狀,僅僅制定一部法律并使納稅人懂法守法是不夠的,還必須真正把納稅人權利的保護落到實處。一方面,政府機關必須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公仆意識,合理支出,減少浪費,為公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保護納稅人的基本權利。這需要全社會政府公務員的努力。
另一方面,必須加強對稅務人員的思想教育,強化稅務人員的義務意識,淡化"權力"觀念,使其將自己手中的權力看成是為納稅人服務的義務和責任。稅務工作人員處于國家與納稅人之間,其執法的過程必然同時也是服務的過程。稅務人員在稅收工作中擔負著宣傳稅法、辦理稅務登記審核納稅資料、稅收票證稽稅款征收和納稅檢查等任務,完成這些任務,實際上就是為納稅人正確履行稅法提供服務,而這些服務是稅務人員的義務和職責。稅務人員需堅持"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治稅思想,為納稅人提供優質服務,切實保護納稅人的權利。同時,實行公開辦稅制度,各級稅務部門要制定詳細的工作標準,并將稅收政策規定、征管范圍、稅收工作紀律等辦稅制度、辦稅程序和辦稅結果公開,主動接受社會和納稅人的監督。這既可以增加稅收工作的透明度,增強納稅人對稅收工作的了解,增加對稅收工作的信任感,又可以讓納稅人了解在稅收征納過程中的權利,進而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我國1993年9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和《稅務行政復議規則》已經比較明確地規定當納稅人權利受到侵害,與稅務機關發生稅務糾紛時,可以通過稅務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解決問題,我國稅務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制度的建立有助于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稅務機關依法辦事和加強系統內部的廉政建設,但是,目前我國對稅務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宣傳不夠,許多納稅人尚不清楚稅務復議和訴訟的程序和辦法。有鑒于此,在稅法宣傳時,應加強納稅人權利保護具體措施的宣傳,讓納稅人切實感到自己的權利并非虛設,而是有法律保障的,并使他們懂得如何利用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權利。
參考資料:
1IRSPublication17"YourFederalIncomeTaxation",1998。
2《國外稅收研究》,中國財金出版社,1995年,第155-158頁。
3IRSPublication1"YourRightAsATaxpayer",1998。
4CCH,"FederalIncomeTaxation,BasicPrinciple"USA,1994;
"ReportoftheInlandRevenueDepartment"Newsland,1996;
《香港稅務局的納稅服務承諾制》,《中國稅務報》1998年3月2日。
- 上一篇:增值稅類型分析論文
- 下一篇:我國出口退稅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