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中獸醫學教學改革探討
時間:2022-05-12 09:14:00
導語:小議中獸醫學教學改革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獸醫學的課程講授較難,陰陽五行,八綱辮證,中草藥的功能,主治及方劑,學生不易接受,難以理解,必須改進授課方法,增強實踐教學,理論聯系實際,課堂講授與掛圖,原始標本和采藥相結合,采取理論講授和直觀教學相結合,改革教學教法,使學生易學,易接受,易理解,充分掌握中獸醫學的理論和實踐技能知識.
關鍵詞:中獸醫,教學改革,教學模式,興趣小組
《中獸醫學》在畜牧獸醫專業中作為一門主干課程,在中獸醫教學中起著承前起后的作用,傳統的《中獸醫》教學不僅使學生學到了相對獨立的不可缺少的臨床理論和實踐知識,而且在中獸醫基礎和專業課程之間起到了橋梁和紐帶的作用.中獸醫學包括了西醫的全部各門類的內容,甚至有些是西醫以外的內容,這就是中獸醫的陰陽五行,八綱辨證,整體觀念[1]等等.是中獸醫學的特色理論.隨著教學教育模式的轉變及培養高職高專學生增強實踐操作技能,培養應用型人才,適應社會的發展,更好的服務於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必須改革傳統的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適應社會的需求.
1.明確教學目標,更新教育觀念
傳統的中獸醫教學理論以教師講授知識,學生掌握知識為核心,為了滿足社會人才現代化要求,充分體現知識,能力,素質的培養目標,在新形勢下的教學中不僅要講授基本知識,更要把學生實踐能力,科研能力和創新意識等綜合能力的培養放在重要位置.幾十年來我國的中高等中獸醫學教育經歷了以知識教育為主,輕視了實踐教育培養人才動手能力較差於社會的發展很不相應,必須向知識—能力教育的轉變,進入21世紀的教育模式是從知識—能力教育,轉變為知識—能力—素質的教育.然而長期以來,《中獸醫學》的課程教育實施的是一種計劃體制辦學的「應試教育」,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灌輸輕能力培養,[2]重課堂書本的講授,輕課外知識的拓寬,部分學生眼高手低或高分低能的現象普遍存在,不但脫離了臨床實踐,而且使新一代獸醫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和興趣的培養受到阻礙,遠遠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新世紀人才的需求,因此,鞏固中獸醫學的基礎理論,拓寬知識面,加強實踐技能,突出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應該是目前《中獸醫學》教學的明確目標和根本宗旨.
2.探索改革教學模式,優化教學內容.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招生規模的擴大以及專業和專業方向擴展,現行的《中獸醫學》教學模式顯得過於單一,在滿足專業目標培養方面優顯欠缺.[3]《中獸醫學》的教學雖然充分強調了基礎知識趨同的教育指導思想,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拓寬知識,發展個性和激勵創新的教育原則,忽視了能力操作的培養.因此,要強化目標教學,不斷充實更新教學內容,調整課程科目設置.不能一律使用同一「大綱」按同一進度授課,而應當區分不同專業,不同班級,根據學科的內容特徵,教師能力的專業特長,學生的層次和專業來選擇和運用相對適宜,有所側重的教學內容,制定不同的大綱要求授課.在實施前期趨同,打通基礎教學的同時,針對不同的專業留有充分發展特色的余地,根據不同的專業方向特點,輔以相關的選修課,實驗課,技能實訓及社會實踐等形式的課程.加強專業學科的基礎知識,拓寬方向,發展個性和激勵創新.在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的調動與發揮,重視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現以我系所開設的《中獸醫學》的課程為例,提出相應的課程設置和知識板塊與同道共同探討.
2.1畜牧獸醫專業開設的《中獸醫學》教學內容較多,陰陽五行,知乎者也學生不易接受,難以理解,給授課帶來了很大的難度.以中草藥這一部分來說教學內容較多,學生要學習400余種中草藥,從性味,歸經,炮制,功能,主治,劑量等,其難度是很大的,容易使學生產生枯燥感和厭煩的心理.在目前的教學內容中,對辨認中草藥標本沒有引起相應的重視,學生對藥物形態缺乏了解,缺乏感性認識.[4]因此,中草藥教學在使用彩色掛圖和中草藥原始標本,就地采集的中草藥標本等直觀教學的基礎上,又增了中草藥藥性的鑒別.課堂講授與直觀教學相結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授課法,有助於加強學生對藥性,藥效的理解,能夠變抽像為形象,增強感官認識,并可同時拓寬中草藥的知識面;其次,有助於在未來的臨床用藥中,應對各種復雜,繁多的臨床證中束手無策,辨證準確而方藥療效平平仄仄的現象.前人曰:「今之醫者唯知定方,其藥則惟病家取之肆中,所以真假莫辨,雖有神醫不能以假藥治真病也.」醫者不知藥而用方,其難也將致實.所以臨床用藥猶如魚水之關系.
3.改進教學方法,開展多文化教學課堂講授是教學的窗口,是人才培養的主陳地,以往教學多以老師滿堂灌為主,我認為這種傳統的「填鴨灌輸式」教學方式不能完全適合現代的教學.應根據中草藥的學科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3.1學習辨證用藥,重在能力培養.辨證用藥是臨床用藥過程,從辨證審因到選方用藥是熟練應用中獸醫基礎知識轉化技能,教學是對這種能力的培養.學習辨證用藥的過程是:由功效引出適應證,通過教師講證析因,落實於藥性知識,此即大綱中要以功能聯系主治,用法,有機地將幾方面內容結合起來,并突出要點的要求.在這一教學過程中,相當多的內容屬於基礎知識范疇,特別是適應癥,對學生來說是未知數,幾百種中草藥名,上千條適應癥,涉及臨床多學科,學生要一一熟記每味藥物,每個適應癥都相應地反映著一種或幾種綜合作用.這種從功能到適應癥周密科學的推理演化決非單純的對應組合,其中性能特點是關鍵的紐帶,熟記藥物功能是重要前提.學習辨證用藥,重在能力培養,由功效引出適應證,由證認識藥性,這種將功效適應癥與藥性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施教過程實際是從邏輯思維入手,圍繞講授藥物的中心,就客觀實際臨床應用聯系主觀抽像思維的過程.在這種思維方法的指導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及知識系統的能力,起到「明理得法,深入思考」的效果,也會使相當多同類性質的內容轉化自學內容.從教學目的的方法,效果等多方面來講,學習并融會貫通「辨證用藥」是中草藥教學的主要方法與任務.3.2認真開展課堂討論會,采取啟發式教學法.課堂講授作為基本教學方法是必要的,對於中草藥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及重點藥物的功能等作為課堂精講必須內容,要講深,講透,使學生通過課堂教學對這些內容有一個全面深刻的理解,達到在課堂上即能完全消化吸收,但是,中草藥學教學僅僅采用以教師為主導的課程講授是不夠的.教學過程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在教師主導下發揮學生主動性,創造性的「教」與「學」的共同活動過程;就學習過程而言,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和自覺性是學好中草藥的內因,教師指導是外因,外因要通過內因才能發揮更好的作用,所以只有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獲得好的教學效果,在中草藥教學中開展課堂討論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具體教學的實施中要注重采用啟式,以激發學生學習中草藥的興趣和主動性,教師要善於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是學生覺得需要解決而自己又難以解決的問題.例如:「麻黃性溫為什麼可以用肺熱咳嗽」十八反,十九畏,[5]現代研究中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不正確的等等.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查找有關資料,認真思考,寫出發言提綱,在課堂討論中積極提出自己的見解,鍛煉學生自覺學習,查閱資料及獨立思考的能力,鼓勵學生充分發揮創新思維.這樣活躍了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出現互相討論,積極爭辯的氣氛,使沉悶的課堂變得有了生機了,教師也通過課堂討論獲得了新知識和新資料,為以后的教學積累了經驗.3.3增加趣味,歸納條理,提高理解和記憶.學生接觸中草藥課的時候,往往感到藥物名目眾多,形式單調,內容深奧,難以領悟.針對這些問題,對於每種中草藥就其外型特點,名稱,含義和來源,以古代傳說等作趣味性介紹,使學生對中草藥的學習產生一定的興趣,然后逐步引導,進入藥物性能,功效,應用等方面的講解,教師應善於在平時閱讀中積累并合理的運用於教學中,對與大量功能相似的藥物,不應照本科,而應采用對比的方法,比較,歸納藥物功能的異同點,同中求異,從聯系與異同的比較中達到對藥物掌握的目的;另外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對教材結機體系各章節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分析記憶,對各章節的藥物進行縱向和核向的分類順序整理或歸納列表,提綱摯領,一目了然.
4.開辟第二課堂,理論聯系實際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主要目標,必須注重學生獲得知識和掌握的實踐技能比較完全的知識,要開辟第二課堂,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利用好課外時間及課外知識的延伸.
4.1社會實踐,田間采藥,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課余和節假日時間,組織學生以社會實踐的形式到藥材分布比較集中的地區,由學生親自采集,制作中草藥標本,一方面更直觀地了解和掌握所學中草藥的生長環境,外觀特徵,藥用部位,使學生對中草藥的學習增加了感性化的認識,加深了對藥物認識的理解與記憶,鞏固了課堂講授的理性知識;另一方面又開闊了學生的視野,鍛煉了學生的意志,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同時對中草藥有了更深刻的感觸,增加了學習及未來開發,研究的信心.4.2開設課外興趣小組,培養實踐研究能力.實驗課是觀察自然現象的運動變化,驗證和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一種重要教學形式.實驗課可以使學生獲得直接的感性知識,加深和擴大知識領域,了解現代研究的進展,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中草藥學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培養出合格的中獸醫醫藥人才,就必須增設中草藥實驗課.科研與教學互相促進,互為補充,有利於學生掌握知識,認識規律.科研是對某個尚未解決的問題,作深入的探索研究,而教學是對藥物性能,功能及應用作系統的闡述.因此,教學要求知識面廣,科研要求知識較深,他是知識點與面的結合.首先,在教學中可以組織科研興趣小組,對一些未知的東西進行實驗驗證,加深對所學專業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科研思維的方法,其次,教師應積極組織科研題目,這是現代中獸醫學教育對教師的更高要求,讓同學們共同參與,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傳授知識,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啟發學生的智能,提高綜合素質,培養出面向21世紀的具有創新精神的中獸醫人才.
總之《中獸醫學》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改革的內容與教學方法涉及面廣,難度大,只有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實現這項艱巨的歷史性改革任務.
參考文獻:
1.於船中獸醫學上冊農業出版社1929.777—78
2.鐘章生傳統中藥教學的弊端改革探討中獸醫教育1994專刊128—130
3.胡滌心關於中藥教學幾個問題的探討,天津中醫學院報1995.443—44
4.楊揚中藥教學之所見衛生職業技術學院2001.19(7)107
5.於船中獸醫學上冊農業出版社1929.7.129
- 上一篇:國內低碳農業的發展透析
- 下一篇:小議肉羊育種管理系統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