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危機傳導機制研究

時間:2022-01-13 09:47:58

導語:國際金融危機傳導機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際金融危機傳導機制研究

[摘要]金融危機從經濟活動開始的那一天就存在于人們身邊,沒有人希望金融危機的到來,一旦爆發國際金融危機,人們的生活就會受到嚴重影響,將有數以萬計工人面臨失業,無數企業倒閉,但它在來臨以前幾乎毫無征兆。美國屬于國際中經濟最為發達國家,世界上的很多企業都與美國有著直接或間接聯系,在2007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致使全球范圍很多國家受影響,隨后金融危機爆發,嚴重制約了全球經濟發展。因此,研究國際金融危機的傳導機制就成為現代社會關鍵問題。

[關鍵詞]國際金融危機;傳導機制;研究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在國際中的地位也在不斷提升,尤其是近年來,很多國家都與我國建立起良性關系。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對于我國影響總的來說并不大,經濟發展依然保持良好勢頭,正是如此使得我國備受世界各國矚目。但我國不能將金融危機的破壞力忽視。我國作為國際重要組成部分,其金融體系難免會存在危機性。因此,需要研究國際金融危機的傳導機制,以便防范金融危機爆發,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1國際金融危機與金融危機傳導的概述

所謂的金融危機實際上主要是指在社會金融系統中所出現的危機,這種金融危機主要表現在金融系統運行中,金融指標將在短時間內出現重大變故的現象,而其中所指的金融指標不僅有貨幣匯率和證券價格,還包括倒閉的金融機構數量以及房地產價格等。一旦爆發金融危機就會使整個金融系統進入重度混亂狀態,甚至出現嚴重的資產配置問題,這樣也會致使國際經濟出現不良震動,形成經濟危機[1]。對于金融危機傳導,由于研究學者的研究角度不同也就對其設定了不同的定義,一般情況下,都將金融危機傳導認定為是在平穩期或危機期使傳導方式受到沖擊,進而發生了改變。隨后有學者從狹義方面對傳導進行概括,認為所謂金融危機傳導就是在一定路徑中傳輸危機,也有學者從廣義方面對其進行概括,認為傳導就是將各個國家及市場聯系在一起的一種運動路徑[2]。但本文認為金融危機傳導應從廣義與狹義兩方面進行分析,從廣義角度講,金融危機傳導就是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中的所發生的危機傳輸給另一國家或地區,從狹義角度講,則是將金融危機從一國擴散到另一國,使被傳導國家在毫無防備中受到金融危機影響。

2國際金融危機的傳導機制理論

從金融危機的爆發到結束需要一定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集合在一起通常被稱為金融危機傳導機制。在全球范圍內,無論是外匯市場還是股票市場都一直處于交易之中,一個國家和地區之間全球化程度越高,受到金融危機影響就越大,一旦金融危機爆發就會在很短時間內傳入到其他國家。通常情況下,金融危機傳導機制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2.1季風效應傳導

這種傳導方式最早出現于20世紀90年代末期,主要是由于受到共同沖擊所引起的金融危機傳導。簡單來說,也就是可能由于這些國家存在相同因素,導致這些國家先后受到投機性沖擊,這種現象通常被稱為季風效應。如2007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國際金融危機就是季風效應的典型代表,全球范圍內很多國家都存在次貸危機,進而出現了全球流動性危機。

2.2溢出效應傳導

溢出效應主要分為兩種,分別為金融溢出效應和貿易溢出效應。之所以會出現這兩種效應是由于國家與國家之間要實現經濟聯系常用的方式就是貿易與金融,這樣一來就使它們成為傳導金融危機的兩種方式。如果一個國家發生金融危機,那么其直接投資率和資本流入也會大幅度縮減。如20世紀90年代亞洲金融危機中,泰國就受到了金融與貿易的打擊,導致泰銖嚴重貶值,使得與泰國有經濟貿易來往的國家都陷入了這次經濟危機中。同時,在這次金融危機中,美國也受到了很大影響,因其國內所使用的很多產品都需要從國外進口,當金融危機爆發以后,很多國家為了滿足自己國家發展,相繼減少了產品出口,這樣就縮減了美國的進口量。一旦一個國家的經濟受到金融溢出和貿易溢出的影響,其金融傳導很快就會轉變為實體經濟,因此也就加大了危機感染的速度與概率[3]。

2.3凈傳染效應傳導

凈傳染效應通常是在金融危機在宏觀基本面數據的影響下,不會繼續被詮釋而出現的。在凈傳染效應中,不僅有自我實現還有多重均衡理論,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個國家爆發金融危機,也就使另一國家受到影響,這種情況一般被稱為“壞均衡”,通常會引起國家貨幣貶值、總資產價格下跌,嚴重的還會出現資本外流等情況,致使壞賬風險激增[4]。在2007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中,導致整個冰島銀行體系出現崩盤情況,因其主要存款地點為英德兩國,金融危機爆發以后英德兩國立即將冰島在本國的賬戶凍結,以此來減少冰島金融危機在凈傳染效應的作用下沖擊英德兩國金融業。

3國際金融危機在國際間的傳導分析

3.1在貿易交易中的傳導

貿易傳導通常是一個國家在爆發金融危機以后,會出現貨幣貶值,國民購買能力下降的情況,這樣一來也會使其與其他貿易之間的經濟聯系弱化,這樣一來也很容易時其他國家受到金融危機影響,并將金融危機擴散,也就是說爆發“貿易溢出效應”[5]。在金融危機爆發以后,美元不斷貶值,但是其他國家貨幣卻出現升值情況,尤其是人民幣的升值表現最明顯。自從美國爆發金融危機,其對國外產品的需求也在不斷縮減,年進口量下降極為顯著,這樣就使那些與美國在貿易上有來往的國家出口量嚴重下降。同時,對于美國內部來說,資金流動量也在減少,大部分資產價值出現縮水情況,導致不少金融機構不得不縮緊信貸,由于美國人具有超前消費意識,縮緊信貸以后很多美國人對于未來生活十分恐慌,隨著美國進口量的減少,很多產品出口國的利潤也受到了不小影響,經濟受到重創。由于世界經濟聯系較為密切,已經成為一個整體,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以后通過貿易渠道將危機帶給了全世界。

3.2在金融渠道中的傳導

金融渠道的傳導主要是將匯率和利率作為主要傳導方式,而外匯市場與資本市場則是其主要傳導途徑。金融渠道傳導與貿易渠道相比更為迅速、影響更大。特別是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全球金融市場緊密連在一起,跨國銀行眾多,并占據多數頭寸,極大地提升了系統風險,并成為金融危機區域傳導的重要方式。美國經濟發狀況良好,擁有全球最完善的金融系統,因此很多人認為在此投資更為安全、可靠,再加上美國金融交易較為頻繁,數額較大,相應的交易機制也較為完善,無論是個體投資還是機構投資都愿意參與其中,甚至一些國外資金也來此投資,尤其是歐盟各國在美國投資眾多,為美國金融市場發展帶來了良好勢頭。但金融危機爆發以后,各個金融機構為了挽回受損局面,只能互相拆借,逐漸將金融危機擴散到全球[6]。在這次金融危機中,中國也受到了一定影響,主要是貿易渠道傳導影響較大,當然其中也不乏金融渠道的影響。通過研究主要是由于我國有不少外匯儲備存在于美國國債市場中,金融危機導致美元貶值,我國所持有的美國國債也就不斷萎縮,從而產生了嚴重虧損。同時,由于美國現有資本不足,只能將海外資金撤回,我國受影響較大,尤其是股市與房價出現劇烈波動,致使中國金融市場備受挑戰,很多企業因此出現嚴重虧損。

4抑制金融危機傳導機制發生的主要對策

金融危機傳導機制之所以會從一個國家傳到另一國家,主要是由于被傳導國的國家體制、經濟政策以及制度等多方面存在很多漏洞,如果不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彌補與改善,那該國被金融危機傳導的概率就會上升,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也會不斷加大[7]。為了防止金融危機在我國爆發,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提升防御能力。

4.1適當調整出口市場,注重多元化發展

通過多次金融危機得知,貿易溢出效應是導致國際金融危機傳導的重要方式,兩國在貿易交易上聯系越密切,貿易溢出效應也就越顯著,也就是說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發展主要依靠產品出口,并且嚴重依賴于個別國家,一旦所依賴的國家爆發金融危機,那么產品出口國也會受到直接影響。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一定要減少對出口市場的依賴,調整出口市場,同時實現多元化發展,促進國家全面發展。

4.2構建完備的國際金融市場預警機制

盡管金融危機爆發以前毫無征兆,但在其出現前都會有一個醞釀過程,并在經濟運行中逐漸顯露出弊病[8]。因此,這就需要建立完備的國際金融市場風險預警機制,重點總結經濟運行中的弊病,通過某種模型與體系預測金融危機發生時間與概率,同時采取相應措施加以應對,進而減輕金融危機對國家危害。

4.3重視對于跨國金融機構的監管與合作

金融危機一旦爆發就會涉及多個國家,不會只停留在一處,如果一個國家爆發金融危機,很快其他國家也會受到影響。尤其是那些跨國性金融機構受影響較大,很多金融危機都是通過跨國性金融機構才傳遞另一國家中,因此,國家政府部門應重視對跨國金融機構的監管,同時也要與其構建良好的合作關系,創建被國際認可的監管機制,以便減少金融危機對本國的影響。

4.4注重金融創新

金融創新是各個國家都需要進行的,但其存在一定缺陷,主要是其監管機制與創新不一致,致使金融風險提升。因此,一定要確保金融系統穩定,降低金融風險,規范金融監管市場,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金融危機爆發。

5結論

通過以上研究得知,導致金融危機爆發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以貿易溢出效益和金融溢出效應最為典型,一旦受到兩者共同打擊,其經濟發展將受到重創,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應對措施,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士帶來有效參考,減少金融危機對本國影響。

作者:陸溢波 單位:安徽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趙俊燕.美國金融危機影響中國經濟的傳導路徑和機制研究[D].濟南:山東經濟學院,2010.

[2]王君.美國金融危機傳導機制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0.

[3]譚蔚.金融危機生成及傳導機制研究[D].昆明:云南財經大學,2010.

[4]齊冬冬.金融危機的傳導機制研究[D].昆明:云南財經大學,2010.

[5]李國疆.經濟虛擬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機機制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2.

[6]邸振龍.美國次貸危機的形成及傳導機制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3.

[7]羅春嬋.金融危機傳導理論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2010.

[8]張長全,游鵬.國際金融危機傳導機制研究———基于歐債危機的視角[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13(4):34-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