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危機經濟的影響及對策
時間:2022-09-05 10:40:48
導語:國際金融危機經濟的影響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國際金融危機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我國經濟受到負面影響,但是也可以充分利用金融危機來做好國內經濟機構與發展模式的改革,注重內需的拉動,完善民眾各方面生活保障,提升民眾消費欲望與能力,進而有效提升我國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抗擊能力。
關鍵詞:國際金融危機;我國經濟;影響;對策
當下我國已經融入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環境之中,國際金融危機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對我國經濟構成負面影響。一方面,會導致我國經濟發展速度下滑,尤其是在外貿發展方面,進出口商品量相應減少,甚至會出現大量中小企業的倒閉,有關外貿行業的員工失業率會相對應提升,我國外匯儲備的實質價值會相對下滑。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可以有效地促使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轉化新的經濟發展點,同時完善擴大內需的發展。總體來說,要有效地防控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從中做出靈活性的調整。
我國物質基礎實力相對較強,同時國內有較為廣闊的市場狀況,民眾的儲蓄率普遍較高,勞動力充足,經濟結構也隨著時展不斷調整,產品在市場上具有競爭力,因此企業在應對外部變化有了更強的應對能力,整體情況下金融體系處于相對穩定安全的狀態,同時外匯儲備相對充沛,在整體的經濟體制方面也在不斷地修繕,政府宏觀調控也會隨著經驗的積累不斷成熟。但是,在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時候,我國的各方面仍舊會存在多種沖擊,導致經濟受到一定波及。(一)出口貿易增長下滑。出口貿易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渠道之一,對我國經濟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國際金融危機會導致其他國家的國民財務嚴重縮水,居民可支配的消費顯著下滑。這些國家在于我國展開的對外貿易的總額也隨著全球化的來臨不斷的擴展,如果這些國家的消費能力下滑,將直接影響我國出口貿易的增長速度。據了解,一旦遇到國際金融危機,我國的出口則會下降到歷史低點,只有金融危機逐步緩和后才能逐步的回暖。這種情況主要是我國出口貿易存在較高的依存度,需要降低該依存度,同時將拉動內需為經濟發展的重點。(二)金融市場不穩定。當下基本上已經形成的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金融狀況,因此如果產生國際金融危機,則會引發全球性的金融動蕩,波及多個國家。由于我國金融業務與全球其他國家產生聯系,因此,但金融危機引發其他國家金融市場產生波動后則會導致我國國內金融市場出現隨之的負面傳導影響。(三)就業率下滑。由于國際金融危機危及多個國家,對于我國對外貿易企業也會受到影響。企業為了保證能夠在金融危機來臨時存活下去,進行裁員或者降低工作人員薪資待遇是常見做法,從而有效地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甚至對于部分中小企業而言,由于沒有能力抗擊金融危機,會出現大面積的倒閉,進而導致勞動力重新回歸人才市場,就業率嚴重下滑。但是在金融危機來臨時,各單位的人才需求都會減少,因此,人才回歸市場后再就業的可能性也相對較小。中小企業中,原本的生存利潤空間較小,資產規模小,在國際性的金融危機來臨后沒有足夠的應對能力,在產品結構調整與技術升級方面沒有足夠的能力,只有做停產與關閉處理。(四)第三產業發展困難。國際金融危機來臨后首當其沖是第三產業,其中房地產行業受到的波及最為明顯,導致城市住宅空置的比例提升,實際購買力下降,進而損害房地產投資效益。而與房地產有關的行業多達50多個,因此受到的影響會逐步傳導開。同時酒店、零售、餐飲與租賃等市場也會受到波及,發展會異常困難。(五)股市低迷。國際金融危機來臨后會直接導致我國股市低迷,股指下跌,大量市值隨之蒸發,其股指下跌的幅度會顯著高于發達國家,長時間會呈現出成交低迷的狀況,其中大量的中小投資者會面臨財產大幅度的縮水。(六)財政收入增速下滑。由于各對外貿易的企業倒閉或者減產,國內第三產業經濟低迷,整體的稅收水平也逐步下滑,征稅的難度也會相應提升,從而導致我國財政收入水平顯著下滑。
二、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
(一)海外并購機遇。因為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各國多企業因此而陷入運營困難中,其中大量的企業有行業內的優勢資源,中國企業可以由此來抓住并購機遇來達到資源的吸收利用,可以進行并購或者實現控股,由此可以有助于我國企業的技術水平與創新能力的優化。借由相關機會,可以有效地吸納海外多種能源資源,彌補我國能源資源短缺的現狀,獲取相關能源的開采與開發等權利。此外可以將我國的外匯儲備量利用起來,改善我國經濟發展所面臨的能源與技術層面的問題。(二)提升我國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位置。我國有大量的外匯儲備量,因此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情況下可以占據國際財富分配中的主動權,獲取更多發言權以及規則制定權、市場定價權等。金融危機中其他貨幣價值受到沖擊,可以有效地促使我國貨幣在國際市場的通用流行,提升我國貨幣在市場中的流通價值,獲得更高的認可度。(三)有助于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升級。金融危機可以有效地讓我國看到自身經濟發展的局限與疏漏,做好經濟結構調整,將傳統粗放型發展模式轉化為精細化發展模式。避免對外需的過度依賴,充分調動國內需求與生產力。而在經濟高漲的過程中開展經濟結構調整會有較大的阻力,而在經濟形勢的下滑中做改革,阻力會相對減少,有助于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因為金融危機來臨后我國無法更大程度地依賴對外經濟發展,由此需將出口拉動型的發展模式轉化為出口拉動聯合內需共同開展的模式。金融危機引發的企業倒閉與出口量減少會促使國內經濟發展有更多的創新與發展動力,不斷地去發展新市場。可以有效地在提升內需的改革上取得成效,將壓力轉化為發展動力。
三、國際金融危機下我國經濟發展對策
(一)注重以投資拉動經濟增長。通過大規模的投資來達到快速見效與乘數效應高的經濟發展效應。可以做好公共事業與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提升地區發展綜合實力。由于投資工作的開展,可以有效地提升就業率,有助于勞動者增加收入,進而為擴大內需提供經濟保障,投資還可以有效地促進各部門的合作發展。投資可以廣泛的涉及基礎設施、自主創新、民生工程與高新科技產業方面,可以通過政府投入引導,展開立體多層面多元化的投融資運作體系。同時在經濟主體中需要注重外資與民營資本公平參與的經濟環境,同時要提升中央財政投入的比例,減少地方財政配比。而對于競爭性范圍的投資,需要減少與民營資本的競爭,提供民營資本更多的生存空間。(二)注重創業經濟發展。中小企業雖然抵御金融危機的實力較弱,但是中小企業大量吸收了勞動力,穩定市場就業率,有助于居民收入的提升,保證社會的持續穩定。同時也是居民創業的主要形式,屬于財政收入的支持部分之一,其社會價值并不遜色于大企業,可以與大企業一同完善我國的經濟市場運行。國際金融危機會對中小企業構成沖擊,導致其生存堪憂。需要優化其融資環境,給予中小企業一定發展空間。政府與金融機構可以依據金融危機情況做好各方面調控處理,對于稅費、信貸、價值、準入、人才培養等各方面實現優惠扶持政策,讓在合法的范圍內讓中小企業得到更大的實惠與支持。(三)拉動內需。要通過多種渠道來提升居民的收入狀況,從而有效提升居民消費水平。例如可以提升個稅起征點,有效地減少低收入群體的稅收壓力。注重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提升工作,注重對貧困階層的關懷。注重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水平,保證企業經濟效益提升,促使企業提升員工收入。調整全社會的消費狀況,促使民眾消費預期提升,充分挖掘民眾購買力。注重產品質量、功能等品質層面的提升,但是控制產品成本與價值,有效的挖掘消費者購買欲望,讓消費者感受到產品物有所值,從而拉動消費欲望。要注重社會的文化活動與健康衛生工作的保證,做好居民醫保與新農合等醫療保險以及社保工作,為民眾提供生存安全感,從而更好地釋放其消費欲望與能力。對于低收入群體可以適宜的做好保障房的提供,注重經濟適用房與廉租房的發展,減少住房危機感。這樣可以讓居民閑置資金得到充分的挖掘,為消費行為提供經濟保障。此外,還需要做好醫療改革,降低民眾就醫難就醫貴的問題;做好學生上學問題,減少上學難上學貴問題,從衣食住行各方面做好保障管理,提升民眾對自身生活的信心,降低因為生存恐懼感而導致的消費行為緊縮狀況。
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帶來一定負面沖擊,但是從金融危機中也可以暴露我國經濟發展的問題,從而進行針對性調整。注重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開展國內各方面改革,從而有效的提升我國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抵抗能力。
作者:商茜 單位:房山區財政局
參考文獻:
[1]全毅文.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5(03):103,110.
[2]魏久玲.淺析國際金融危機成因及對我國的影響[J].商情,2017(11):110-111.
[3]陳文敬.淺析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財訊,2017(01):12.
- 上一篇:互聯網金融監管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 下一篇:淺談我國金融學實踐教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