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與跨境電商生態圈建設路徑

時間:2022-10-07 09:57:15

導語:互聯網金融與跨境電商生態圈建設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互聯網金融與跨境電商生態圈建設路徑

一、互聯網金融跨境電商生態圈耦合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跨境物流系統和跨境電商生態圈融合度不夠

第一、跨境物流基礎設施不完善影響跨境物流系統運行效率。要想提高跨境物流系統運行效率,應該著力建設配套完善的跨境物流基礎設施。也就是說,要建設海運、鐵路為主體的跨境物流運行系統,目前的跨境物流體系在實物操作過程中,海運與鐵路運輸在具體銜接時不夠順暢,有些港口和鐵路不能直達港口區,這就造成在跨境電商中需要由海運和鐵路運輸實現的業務只能使用公路運輸系統的車輛接駁方式來完成,無形中增加了車輛的交通運輸成本,并且也多了許多運輸及裝卸搬運流程,增加了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綜合成本。第二、先進的集輸運輸設備設施不完善導致跨境電商生態圈參與度下降。從互聯網與現代物流系統角度出發,跨境電商的業務可以劃分為兩大部分,分別為商業流動和物流操作。其中,對跨境電商實際運行起核心作用的內容為物流系統建設。但是,因為一些基礎設施如交通運輸樞紐、公共存儲倉庫、商品流通基地等建設需要較長周期,過長的建設周期顯然無法滿足跨境電商對基礎配套設施的要求,時滯效應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物流集輸系統對跨境電商的作用與效能。加上已經建成在用的跨境物流系統的各類設備設施和專業化的標準不具有統一性,使得不同運輸方式缺乏統一的物流標準,顯著影響到基礎設施對跨境電商業務的支持功能。

(二)海關通關作業流程與跨境電商生態圈關聯度下降

第一、海關的貨物進出口監督管理業務和跨境電商關聯度下降。海關在對進出口貨物監督的業務主要包括海關、金融機構、稅務、質量檢驗等綜合環節,也就要求海關通關時涉及的各個部門進行有效溝通、高效合作。在實際通關過程中,海關的各個部門由于工作重點有差別,同時由于各個部門的職能和定位不清晰,使得海關管理程序復雜、成本較高,增加的運行管理成本轉移到進出口商品上,使得跨境電商的海關通關成本居高不下。第二、目前海關系統在用的通關模式和跨境電商生態圈關聯度較低。跨境電商的核心業務在于提供優質的產品滿足國外目標客戶群實際需求,由于國外目標客戶群具有不確定性,導致國內的跨境電商業務運營具有障礙,使得從事跨境電商的企業無法準確預判市場需求,并在此基礎上優化貨物運輸方案。這種情況的存在出現的問題常常表現為國內跨境電商企業出口的產品和服務與目標客戶群所需的產品和服務不匹配,對種類及業務需要進一步調整,自然增加了跨境電商運行成本,需要廠家額外支付通過費用進行產品運輸。保稅區制度的出臺一方面有效的緩解了跨境電商供貨種類及數量和目標客戶群所需的產品與服務之間存在的矛盾,同時,由于目前的保稅監管制度設計較為復雜、操作流程較為繁瑣,都使得跨境電商運行成本增加并提高了跨境電商業務運作時間。

(三)跨境市場運營與跨境電商生態圈接洽度不和諧

第一、跨境電商缺少熟悉跨境市場經營管理的專業化人才隊伍??缇畴娚踢\行程序復雜,涉及眾多部門,屬于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只有依靠各個方面和部門的合作與交流加上高素質人才隊伍才能有效實施跨境電商業務??缇畴娚贪▏鴥群蛧鈨蓚€市場上的業務水平,既需要熟悉跨境電商、物流系統、市場經營的高素質人才力量,還需要大量的完善的跨境電商市場化運營業務所需的專業化法律人才和翻譯人才隊伍,這樣才能在跨境電商中可以準確高效的和國外經營人員進行溝通與交流。除此之外,還離不開熟悉電商網絡平臺建設的專業化人員,同時還要具備一批掌握網站營銷方案設計、規劃、網絡品牌營銷運作和熟悉外貿業務的網絡電商人才隊伍。第二、跨境電商企業對國外目標客戶群消費理念與區域文化重視不足。從營銷實際方面進行分析,不同國家消費者消費模式不能簡單粗暴的利用價格——數量模型進行說明,需要綜合考慮目標客戶群所在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消費文化特點與消費者的消費差異進行理解并在實踐中進行指導。由于跨境電商的主要業務為國外的客戶,要想提高國外客戶群對跨境電商的產品與服務認可程度,需要跨境電商企業充分考慮客戶所在區域和國家的社會文化及消費習慣,并科學應用此戰略進行營銷。除此之外,還需要跨境電商通曉國外目標客戶群所在地域的法律制度,在遵守所在地法律制度的基礎上,大力推進并積極實施目標客戶群利用國際上公認的電商法律體系化解對外貿易中各方面的沖突。

二、跨境電子商務與互聯網金融生態圈耦合風險分析

(一)市場風險

跨境電子商務和互聯網金融的融合,屬于具有開放特征的互聯網和實體經濟的有機結合,在市場上產生的潛在風險為商品本身的風險與金融風險的疊加,如果市場主體沒有足夠的風險管理經驗,會增大二者的市場風險。我國的跨境電商從整體上看處于發展初期,市場經營過程表現出主體數量多、經營欠規范、從業經驗不足等現象。在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可能存在企業發展期對規模及利潤的過度追求,這一現象尚缺乏有效的審核手段,存在一定的市場風險。

(二)道德風險

互聯網金融與跨境電商生態圈建設時主要依據為大數據分析,有效的數據信息大多掌握在一部分甚至少部分企業家手里,必須通過采取一定的舉措打破信息壟斷,對這些企業進行有效約束。另外,互聯網金融從本質上具有開放特征和自由發展特征,使市場門檻較低,在市場上的交易主體質量參差不齊,易形成道德風險,進而產生包括企業之間無序競爭、產品質量高低不齊、企業信用好壞不一的情況,要改善這些現狀,提高互聯網企業信用度需要較長的時間和過程。

(三)技術風險

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并且不斷得到創新,成為互聯網金融與跨境電商生態圈建設的優勢,但是由于計算機系統有可能出現故障,被人為或者自然力量所破壞。金融軟件也有可能具有缺點,或者感染病毒,或者遭到黑客攻擊。除此之外,客戶的身份也可能被偽造,繞過交易認證系統,產生金融詐騙。這些由于技術產生的風險都會給互聯網金融與跨境電商生態圈建設產生威脅。加上第三方支付、P2P等互聯網金融新業態發展時間不長,安全管理水平存在缺陷,所以對網絡安全問題更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四)監管風險

不管對互聯網金融還是跨境電商來說,當前的監督管理體系都有需要完善之處,并且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創新、業務模式的不斷變化、加上新的業態形式不斷出現,都會對當前的監督管理體系產生影響??缇畴娚檀嬖诮灰讓ο缶哂锌臻g不聚集的特點,買方和賣方不需要直接進行資金收付,由第三方支付機構完成雙方交易,第三方機構通過銀行完成跨境資金收付,沒有紙質單證,不需要正常報關、信息流和資金流實現分離,銀行對交易的真實性、有效性難以進行有效判斷,監管具有一定難度。

三、跨境電子商務與互聯網金融生態圈融合的特點

(一)跨境電商平臺互聯網金融服務功能的延伸為第三方支付

電商平臺作為網上交易的集散地,貿易帶動相關金融需求的產生。最開始,電商平臺的企業只作為買賣雙方進行溝通和交易的網絡載體,不同于傳統的線下交易方式,跨境電商的商品與貨幣交易不能同時進行,信息不對稱的現象給交易雙方帶來逆向選擇風險及道德風險,使交易行為難以完成。這種情況下產生互聯網支付方式的交易需求,于是產生了第三方支付服務方式。也就是由跨境電商平臺企業承擔信用中介角色,在線上交易時,先將買方的資金收回,待買方確認收到產品和服務后,再將收到的資金轉給賣方,實現資金和產品的交易。因此,第三方支付業務確保了網上交易的安全實施,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網上信用產生的風險及違約產生的風險,有效的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發展。第三方支付作為電商平臺最早進入的金融領域,在業務規模擴大后,電商平臺具有海量的用戶信息和數據,對客戶的經營情況、現金流動態及風險狀況全面掌握,在對上述資料信息整合基礎上,形成大數據庫,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如搜索引擎等,為互聯技術涉及金融領域開辟了真實有效的耦合路徑。除了能夠提供支付服務,還可以為客戶同步提供小額貸款、供應鏈金融等互聯網金融,進而衍生出其他金融形式,如信貸、理財、保險等金融增值服務范疇。

(二)互聯網金融向跨境電商行業滲透

隨著網上交易技術的成熟,我國跨境電商發展迅速,這也帶動了金融服務的需求,這種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既有支付結算方面的基礎性金融服務需求,還有風險資金管控、資源優化配置等具有增值功能的服務需求。有別于常規線下交易方式的是跨境電商交易具有交易次數多、單筆交易額少的特點,對資金的需求也呈現“數量小、周期短、頻率高”的特征,并且不需要進行資產抵押,在金融授信管理和風險防控管理方面對傳統管理方式提出了嚴峻挑戰。為滿足跨境電商網上交易特色化金融需要,與之相適應的金融服務功能也因此呈現網絡化、高效化的特征。針對此種情況,政府陸續制定并頒布相關政策,加快跨境電商發展所需基礎體系建設,有利于跨境電商的健康發展。

四、互聯網金融與跨境電商生態圈建設耦合路徑探討

(一)完善跨境電商生態圈組織機構

第一、互聯網金融與跨境電商生態圈建設應該遵循核心外圍原則進行耦合,生態圈建設應該重視跨境電商產業集群在網絡空間上的集中特征,還要重視生態圈中各個要素的個性化特點。在整體架構設計方面,跨境電商需要突出其運營平臺的核心地位,凸顯其通過網絡平臺向上游及下游生產企業和供應商企業輻射影響經濟的能力和作用。以跨境電商運營平臺為基礎,能夠高效的對和跨境電商業務相關的各方進行資源整合,進而形成在一定區域范圍內具有輻射功能的能夠發揮重要作用的跨境電商。第二、跨境電商需要充分利用優勢資源構建核心產業集群。從組織學角度分析,構建跨境電商生態圈時需要全面考慮生態圈各個要素的資源稟賦優勢以明確跨境電商的主要營業范圍,以此為基礎構建跨境電商核心產業集群,建立以核心產業集群為重點的發展目標。網絡跨境電商產業集群的構成以關聯產業為主要支撐,并以跨境電商企業為核心,以關聯性企業為發展對象的產業集群。產業集群內的每個企業都擁有獨立的法人資格,但是產業集群內部各個企業之間的要素互相依存、互相關聯。生態圈的架構以建立企業聯盟的形式增加組織凝聚力,共同完成互聯網金融與跨境電商生態圈的耦合。

(二)提高跨境電商跨境物流運行效率

第一、跨境物流對跨境電商的支持主要通過兩個方面的融合來完成,分別為商品流動和物流系統??缇畴娚虡I務依靠互聯網技術和平臺實現國際貿易業務交流,國際貿易交易的實現需要借助跨境物流系統,和跨境電商相對比,跨境物流的業務更加復雜多樣、商品流通風險更高,也成為影響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的壁壘。跨境電商在進行交易時需要借助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對目標客戶群體的商品流通系統進行資源整合,同時對客戶和消費群體的體驗程度與滿意程度進行測評,進而可以為跨境物流企業的貨物配送方案提供優化策略和對策。第二、跨境物流應該對業務流程進行整合調整與優化,最終使跨境物流與跨境電商業務更好的進行融合??缇澄锪鳂I務在運行過程中具有時間不確定性、風險高等特征,這就要求跨境物流企業需要強化海外倉儲、多式聯運、高效通關等,通過對這些核心環節問題的解決,提高物流企業的效率。

(三)完善跨境電商海關通關程序

第一、海關部門及海關機構的部門需要共同協作,采取有效措施使跨境電商業務更加便捷、高效。目前的海關管理程序復雜、流程繁瑣,難以滿足商貿和出口貨物的及時響應,這一矛盾不利于海關便捷性。海關部門應該提高電子口岸建設程度,這樣就可以保持監管強度的同時從本質上提升海關監管工作效率。在不斷建立健全電子通過口岸建設后,便能夠建立專門的服務于跨境電商的特色服務窗口,使得報關人利用電子口岸可以一次性完成海關監管機構提交所需材料,海關監管機構對提交的申報材料可以做到網絡審核,同時將審核的結果第一時間便捷的反饋至跨境電商。如果提交的材料需要補充、完善或者進行變更,跨境電商企業可以通過系統平臺再次提交材料。審核通過以后,海關監管機構便可以按照制度在網上對跨境電商進行下步流程的辦理。以往的線下報關業務申請時往往需要在不同的主管部門和機構之間來回辦理手續,在應用電子通關技術后,不同的部門之間通過共享電子通關進度后能夠利用電子通關平臺完成跨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監督結果確認、辦理流程互助,從而建立起便捷的通關協同工作機制。第二、海關監督機構需要加強跨境電商誠信體系建設。海關監督機構可以建立不同信用等級的信用誠信體系,分級進行監管。對于那些經營過程標準、規范,具有較高信譽的跨境電商,可以授予諸如“誠信通關企業”之類的榮譽稱號。在進行通關手續辦理時,給予一定的便利,如可以采取抽檢的方式進行檢查,以提高這類企業的通關效率,以此帶動跨境電商企業朝著誠信的方向努力。對于信譽差的跨境電商企業,海關監督部門可以采取黑名單制,對列入黑名單的失信企業,強制采取此類企業的通關成本,減少跨境企業失信行為的發生和蔓延,進而從整體上提高企業的通關效率。

五、結語

互聯網金融和跨境電商生態圈已經成為對外貿易的發展趨勢,大量的電商企業加入生態圈后,對傳統的金融經濟的影響巨大。也需要目前的管理機制持續完善,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需要建立健全配套的組織框架,提高電商企業準入門檻;同時還需要順暢監督管理各部門之間的職能,使電商物流運輸有效銜接;最后應該健全法律制度,營造公平健康的競爭環境,切實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在加強互聯網監管方面,必須對互聯網金融加強制度監管,明確監管標準,努力構建互聯網金融體系建設?;ヂ摼W技術的進步尤其是“互聯網+”的出現,使跨境電商蓬勃發展,使傳統外貿商務朝著網絡化、數字化、透明化發展,主要優勢有全球化、快流通、成本低等。互聯網金融與跨境電商生態圈的建設能夠使跨境電商在互聯網技術的帶動下,向著健康、高效、便捷方向邁進,使全球經濟一體化成為可能。

作者:張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