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公允價值實踐在我們實際生活論文
時間:2022-10-17 01:59:00
導語:剖析公允價值實踐在我們實際生活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國際上對公允價值的研究有了眾多的成果。從中發現了公允價值的一些優越性,當然其在實際應用中也存在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本文結合國際上對公允價值的研究,并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對我國在公允價值的運用上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公允價值可操作性可靠性
我國市場經濟目前正處于發育階段,市場環境尚不完善。如何應用公允價值才能保證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如何在成本一效益的基礎上實現公允價值的可操作性等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研究公允價值應用的問題是有現實意義的。
一、公允價值運用的難點分析
1.公允價值計量的可操作性
公允價值表現形式較多,在實務中如何選擇使用,如何觀察同樣或類似資產或負債的市價,當沒有可觀察市價的時候,如何采用估價技術,這些問題都是公允價值計量實務中的可操作性問題,也即公允價值在技術上的可行性問題,它是制約公允價值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現行成本是可觀察的市場價格之一,很多時候被認為是企業資源投入價值的最佳計量。它能使現時的投入價值和現時的收入相配比,以便正確衡量現時資產給其帶來的未來現金流量遠遠高于市場整體的預期時,企業選擇被市場總體認可的公允價值還是選擇對自身更具相關性的個體價值,尚值得商榷。從這個意義上說,作為公允價值的企業資產或負債的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要充當比任何一個市場參與者的主觀估計更有信息含量和更中立的預測尚有一定困難。
2.公允價值計量的可靠性
越來越多的相關關系人關注公允價值會計信息的決策相關性,但關于資產或負債的風險和收益相關的信息對報表使用者與報表編制者來說具有很大的不對稱性,信息質量的可靠性難以保證。如果無報表使用者以外的其他監督主體的話,使用公允價值相當于給了報表編制者很大的操縱機會。報表編制者常常利用這個操縱機會制造假象騙取投資,也使得報表使用者無法用當前信息來充分判斷公允價值的公允性。同時金融工具的價格具有波動性。因此公允價值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如何,這是推廣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必須解決的難題。
二、我國推行公允價值的應用建議
我國按照國際會計慣例進行公允價值計量己是必然趨勢。為正確的應用公允價值,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完善。
1.完善公允價值應用的市場條件
公允價值真正得以運用不僅僅要靠會計界的努力,還需要外部環境的完善,包括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及人文環境。首先,經濟環境主要指各級市場,公允價值的推行直接受市場發育好壞的影響。公允價值雖不完全等同于市價,但其是獲得公允價值最為客觀、簡便的來源,因此應積極培育各級市場。其次,我國公允價值的運用還存在諸多現實條件的限制,如市場不夠發達,估價技術不成熟等等,公允價值極易被某些違法亂紀者利用,必須相對應地實施更為有力的監管,加大濫用公允價值的成本。
現階段為完善公允價值在我國應用的市場條件應該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培養各級市場,獲得客觀市價
為使公允價值的取得更為客觀、直接,應努力培育各級市場,特別是生產資料市場和二手交易市場。為促進生產資料市場持續、健康、穩定地發展,應從四方面入手:一是進一步加強生產資料市場監測與調控工作;二是積極培育農村生產資料市場,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三是大力創新流通業,推動生產資料市場增長方式的轉變;四是加快批發市場的改造和提升。公務員之家
關于二手交易市場,建立適當的市場準入門檻,引導品牌企業進入市場,嚴把資質審核的關口,政府應鼓勵和支持中介服務機構,從而使交易雙方能夠獲得相對公允的市價信息。
(2)加快各種金融價格市場化進程
在證券價格逐漸市場化的同時,國債發行中的投標、競價方式,以及公開市場業務操作的進行,使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得到了很快的發展。金融價格的逐步市場化,為金融衍生品公允價值計量的實施提供了有利條件。
2.提高現值技術的可操作性
現值技術是估計公允價值的重要方法,當不存在公平市價時,就需要應用現值技術計算出相應的公允價值。提高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可操作性,是要使其在具體實務運用上操作性強,既便于具體操作,又能很好地解決具體問題。在這方面除了應加強外部環境的改變外,還應從準則與制度上及相關法律上給予明確的有利于具體實務操作上的要求。
3.強化對企業和市場的監管
在從會計準則角度規范企業行為的同時還應該加強政府對市場的監管力度,完善監管機制,規范企業的經濟活動,避免不公平交易的發生和操縱利潤的情況,同時加大對會計信息質量和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的監督檢查。
4.加強守法意識和道德教育
因為曾經有些企業利用公允價值對利潤進行操縱,我國對公允價值曾經“用而又棄”。利潤操縱所采用的計量方法是利潤操縱者根據其主觀意志進行的選擇,利潤操縱所采用的并不是真正的公允價值,因此計量結果也是不公允的。若存在活躍市場,公平市價需要有公平交易才能產生。我國進行的利潤操縱多采用不公平交易的方式。若不存在活躍市場,運用現值估計公允價值涉及不確定因素,更為操縱利潤提供了方便。因此加強守法意識和道德教育,從主觀上消除利潤操縱的動機,是杜絕利用公允價值從事造假的根本防范措施。
5.會計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
新準則對信息披露的要求更加嚴格,金融工具會計準則要從信息質量和內容兩方面規范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行為。信息質量的標準包括全面、及時、實質、可靠、可比等;信息內容的標準包括企業經營業績、財務狀況、風險管理策略會計政策等,這將對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透明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新準則需要會計人員作出更多的職業判斷。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后,很多規定非常復雜,大量業務需要會計人員作出職業判斷,這將直接增加企業業務核算的難度,甚至會出現情況相同但會計處理相反的現象。沒有高素質的會計人員,公允價值不可能得到合理估計和很好地運用。
參考文獻:
[1]趙德武.會計計量理論研究.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7.
[2]葛家澍,劉峰.會計理論.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8.
[3]程春輝.全面收益會計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4]葛家澍,林志軍.現代西方會計理論.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
[5]謝詩芬.會計計量中的現值研究.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6]常勛.財務會計四大難題.立信會計出版社,2002.
[7]謝詩芬.公允價值:國際會計前沿問題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 上一篇:我國NGO監管下小額信貸出路研究論文
- 下一篇:虛擬經濟在實體金融市場應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