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財政增收與經濟增長協整

時間:2022-04-26 04:01:52

導語:略論財政增收與經濟增長協整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略論財政增收與經濟增長協整

1.樣本選取與研究數據為保證數據的統計口徑和完善,本文選取1994年分稅制改革后湖南統計年鑒1994~2010年各市州的財政收入和GDP數據。其中面板數據個體的編號代碼如表1所示。湖南省各市州1994~2010年財政收入與GDP情況見圖1、圖2。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1994~2010年湖南省各市州財政收入與GDP,各市州的財政收入隨GDP的逐年增長而增長,即湖南財政增收經濟增長表現出正向相關的增長趨勢,但是各市州的財政增收速度與GDP的增長速度并不一致,且可看出各市州的財政增收的幅度基本高于GDP的增長速度。2010年湖南各市州財政收入與產業結構情況見表2。并且由于各市州工業化進程不一,各市州的財政收入對經濟增長的彈性即財政收入增長率與GDP增長率的比值隨著各市州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程度不同而不同,即財政增收隨經濟增長的相對速度受各市州經濟運行效率的影響。而財政增收隨經濟增長的相對速度越高的市州,其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就越高。例如長沙市和郴州市的新型工業化進程較快,第二產業的比重上升較快,其GDP的增長能帶來更高速度的財政增收,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相對較高;而益陽市的工業化進程相對稍慢,其第二產業比重上升較慢,其GDP的增長帶來的財政增收速度較低,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就相對較低。2.模型的建立一般取財政收入與GDP的自然對數做回歸分析來獲得財政收入對GDP的彈性,研究財政增收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本文設立如下模型:1nFIit=αiβi1nGDPit+εit(i=1,2,…,1,4;t=1,2…,17)(1)其中:1nFI為地方財政收入的自然對數,1nGDP為GDP的自然對數。3.面板數據的單位根檢驗為防止包含時間序列數據的回歸模型給出的結果是虛假的,面板數據模型在回歸前應進行數據的平穩性檢驗。平穩性檢驗中常用的檢驗方法為單位根檢驗。EViews提供了六種單位根檢驗,不同根情形下的Im-Pesaran-Skin檢驗、Fisher-ADF檢驗和Fisher-PP檢驗,以及相同根情形下的LLC檢驗、Hadri檢驗和Breitung檢驗。不同根情形下的單位根檢驗方法允許面板數據中的各截面數據中的各截面序列具有不同的單位根過程,同根情形下的單位根檢驗方法則假設面板數據中的各截面序列具有相同的單位根過程。本文采用了其中的兩種面板數據的單位根檢驗方法,即不同根單位根檢驗Fisher-ADF檢驗和相同根單位根檢驗LLC檢驗,如果檢驗中都拒絕單位根假設,則該時間序列是平穩的,而如果不能拒絕單位根假設,則該時間序列是非平穩的。首先,分別對1nFIit面板數據Fisher-ADF和LLC檢驗level序列檢驗,檢驗結果Fisher-ADF=0.448對應的p值近似于1,LLC=6.55對應的p值也近似于1,所以接受單位根假設,1nFIit面板數據中的14個個體存在單位根,繼續對該序列進行1stdifference序列檢驗,檢驗結果Fisher-ADF=50.276對應的p值近似于0,LLC=-2.998對應的p值也近似于0,表明需拒絕單位根假設,面板數據中的14個個體的一階差分序列是平穩的。然后,對1nGDPit面板數據Fisher-ADF和LLC檢驗level序列檢驗,得知1nGDPit面板數據的level序列檢驗結果亦是非平穩的,而其1stdifference序列檢驗結果則是平穩的。具體結果見表3。從表3可知,湖南財政收入和GDP的自然對數值的水平值經過以上兩種方法檢驗后,均為非平穩的,而兩者經過一階差分后,其結果在5%的顯著水平下均表現為平穩的,從而說明這兩個變量都是一階單整的。4.模型的協整檢驗基于以上單位根檢驗的檢驗結果表明湖南財政收入與GDP的自然對數值之間是同階單整的,二者存在協整關系的可能性,即二者可能存在一種雙向(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協整檢驗的方法主要有下列三種,Fisher檢驗、Kao檢驗、Pedroni檢驗。下面分別對湖南財政增收與經濟增長協整關系進行三種方式的協整檢驗,結果如表4、表5、表6所示。雖然湖南財政增收與經濟增長的協整關系在Pedroni檢驗中,其PanelADF-Statistic檢驗相應的p值為0.1178,但是通過了其他三項檢驗,且湖南財政增收與經濟增長協整關系通過了Fisher檢驗和Kao檢驗,我們有理由肯定湖南財政增收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其方程回歸殘差是平穩的。因此,可以在此基礎上直接對原方程進行回歸。5.模型選擇由于現實中,湖南省各市的初始經濟發展環境并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是各市州的經濟運行方式差異性較大。因此,我們選擇系數隨橫截面個體的變化而改變的含有個體影響的變系數模型。估計結果見表7。從表7可以看出,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湖南省1994~2010年財政收入與經濟增長的自然對數的固定影響變系數回歸通過了各項統計檢驗。湖南省財政增收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但由于各市州經濟運行的方式不同,導致財政收入對GDP的彈性系數存在顯著的差異,其中長沙的財政收入對GDP的彈性系數最高為1.0102,其次為郴州的財政收入對GDP的彈性系數為1.0041,而湖南省財政收入對GDP的彈性系數最低的市州是益陽,只有0.9646。

本文通過面板數據的單位根檢驗和協整分析與估計,發現湖南省財政增收與經濟增長之間的數量關系,得出如下結論:湖南省財政增收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可構建長期良性循環互動機制。依據財政收入對經濟增長的彈性系數,可將全省劃分為三個層次,其中長沙和郴州為第一層次,從長期來看,其GDP增長1%,能帶來大于1%的財政收入增長。第一層次城市財政收入對經濟增長的彈性系數大于1,是因為其經濟發展方式轉型落實較好,其已經進入新型工業化的中后期,二三產業發展較快,產業結構優化程度較高;株洲、湘西和張家界為第二層次,從長期來看,其GDP增長1%,能帶來近似于1%的財政收入增長。第二層次城市財政收入對經濟增長的彈性系數近似于1,是因為這三個城市的第三產業發展較快,使得財政收入獲得了長期的可增長源泉;邵陽、懷化、婁底岳陽、湘潭和永州為第三層次,從長期來看,其GDP增長1%,只能帶來不到0.99%的財政收入增長。第三層次城市財政收入對經濟增長的彈性系數不到0.99,是因為這些城市的經濟轉型速度尚緩慢,產業結構仍需進一步優化。四、政策建議綜上所述,財政收入與經濟增長是密切相關的,財政增收與經濟增長之間能夠形成相互依存的長期穩定關系,產業結構合理的經濟增長能帶來持續穩定的超過GDP增長速度的財政增收,而將財政收入轉化為各種支持產業發展和民生發展的財政投入,又能有效地助推經濟增長。因此,建立實現財政收入和經濟增長之間良性循環的長效機制是一項戰略任務。1.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自湖南省將新型工業化作為富民強省第一推動力以來,工業經濟實現了科學跨越發展,呈現出速度加快、效益提升、結構優化、后勁增強的良好發展態勢。而目前在全球經濟處于下行時的攻堅期,湖南省各市州更須堅持新型工業化第一推動力戰略不動搖,加快轉變發展模式和產業結構調整進程,大力培育發展先進裝備制造、生物、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著力推進傳統優勢產業向兩型化、高端化、品牌化、集群化發展,構建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同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提升生產性服務業,推進生活性服務業轉型升級,培育新興服務業,促進工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從而,促進各市州社會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而在經濟平穩健康增長的同時,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過程中推進可持續性增長的財源建設,實現財政增收與經濟增長的長期良性互動關系。2.完善財稅體系完善地方財政職能以促進經濟健康平穩發展和社會穩定,因此,需根據社會經濟的發展趨勢和要求及時完善湖南的地方財政體系。首先要逐步減少由于財政政策、稅收征管、稅制變化和其他預算外收入對地方財政收入的不穩定影響;其次要加快完成流轉稅改增值稅的稅制結構調整,增加財政稅收對經濟增長的彈性;再次要優化財政扶持政策,根據各市州的經濟發展狀況和現階段產業結構發展方向,進一步優化財政對工業企業的扶持政策,加大對當地支柱產業和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的支持力度,以及加大對自主創新企業孵化平臺和產學研項目等支持力度,充分發揮財政在落實產業政策中的促進作用,實現經濟和財政良性互動,從而盡快使湖南財政增收與經濟增長實現長期良性循環互動。

本文作者:朱艷春李玲工作單位:中南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