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下中哈金融合作
時間:2022-12-11 03:51:27
導語:“一帶一路”下中哈金融合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哈兩國金融合作不斷深化,但是也存在許多問題。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必將對兩國的金融合作產生積極影響。根據中哈兩國的國情和發展特點,結合“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未來兩國有望在基礎設施建設、建立亞太自由貿易區、能源合作和人民幣國際化中進一步深化金融領域的合作,為兩國的經貿發展提供助力。
中亞地區位于歐亞大陸的中心,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哈薩克斯坦是中亞五國中發展最快的國家,對中國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據哈國民經濟部統計委員會初步統計,2015年中國成為哈薩克斯坦第二大貿易伙伴,中哈雙邊貿易額達到105.67億美元。哈薩克斯坦有豐富的油氣資源,是中國從哈薩克斯坦進口的主要商品。隨著兩國在經貿、能源領域的合作加深,金融作為現代貿易的重要手段,正發揮著重要作用。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在這一背景下,中哈金融合作有哪些結合點,對當前兩國金融合作有什么建議成為我們研究的重點。
一、中哈金融合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中哈金融合作現狀。中哈金融合作由來已久,目前已經覆蓋到金融的各個領域。玉素甫•阿布來提(2015)從政府、銀行和其他金融合作三個層面論述了中哈金融合作的現狀。從政府和央行層面來看,中哈兩國央行之間的合作為雙方貨幣邊貿本幣的結算和互換,為兩國的貿易和金融合作提供了方便。政府間的合作主要建立在上海合作組織的基礎,相繼批準和簽署了《多邊貿易合作綱要實施措施計劃》(2004)和《上海合作組織銀行聯合體關于支持區域經濟合作的行動綱要》(2006),制定了未來幾年的工作計劃和發展方向。從銀行層面看,主要以商業銀行合作為主,涉及到機構互設、貿易結算和銀行卡業務。就兩國金融機構互設而言,目前只有中國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在哈薩克斯坦設有分行,哈薩克斯坦在中國還沒有設立,兩國之間機構互設力度不足。從銀行卡業務來看,除了土庫曼斯坦之外,中國銀聯與中亞其他四國之間都有合作。哈國的Halyk銀行有600多臺具有銀聯標識的ATM機,并且有1300多家商戶可以為銀聯持卡者提供服務。從貿易結算來看,中哈兩國在貿易方面的金融合作主要表現為貿易融資、貿易擔保和貿易結算。受交易習慣等因素影響,兩國貿易仍以美元結算為主,包括電匯、信用證等方式。政策性銀行的合作以國家開發銀行和進出口銀行為主。國開行是上合組織銀聯體中貸款規模最大、最活躍的成員行。其他金融合作主要指證券交易市場。在中亞五國當中,哈薩克斯坦的證券交易市場發展最為成熟,當前哈國證券交易所包括外匯市場、國家有價證券市場、債券市場和衍生品金融工具市場。2015年5月簽署了中哈《證券期貨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該備忘錄的簽署可以加強兩國在證券期貨領域的監管交流合作,促進兩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此外,兩國在基金合作方面也有發展。哈薩克斯坦國家福利基金“薩姆魯克—卡澤納”(Samruk-Kazyna,簡稱SK)是哈薩克斯坦的主權財富基金,基金管理包括航空、電信、足球等領域多家大型國有企業,業務跨越能源、交通、體育和消費等多個領域。2010年,國開行和進出口銀行給SK基金貸款100億美元用于擴大與中國企業的合作。2015年12月,SK與中信、中石化等企業簽署40億美元的合作協議,涉及石油、核能、電信等領域。(二)中哈金融合作存在的問題。1.地緣政治復雜,不利于區域金融合作的發展。中亞在歐亞大陸的中心,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民族和宗教關系復雜,以伊斯蘭教為主,在歐亞地緣政治中非常重要。近年來,隨著中亞五國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出口增加和本國經濟發展加速,中美俄三國在哈薩克斯坦之間的競爭主要圍繞油氣資源。由于國家之間的利益不同,導致該地區的區域性組織機構較多,包括以中國為主導的上海合作組織(以下簡稱上合組織)和以俄羅斯為主導的歐亞聯盟。2.政策發展不夠完善,制約了兩國金融合作的有效性。中國和哈薩克斯坦簽署的協議既有宏觀層面,也包括微觀層面。合作的內容有貿易結算、金融監管和項目投資等領域。但是由于有關方面之間缺乏溝通,相應的政策沒有落實,使得協議難以得到執行。此外,部分協議缺少約束力,也導致了合作效率不高。3.雙方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是存在差距。與哈薩克斯坦相比,中國的經濟規模龐大,市場交易豐富,對金融市場要求高。哈薩克斯坦近年來金融行業發展迅速,但無論從規模上、還是種類上都不完善。兩國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對稱也影響了金融合作的穩定,影響了雙方經濟政策協調的一致性。此外生產要素流動性不高,存在金融管制也是制約兩國金融合作的重要因素。4.貿易結算方面的障礙。中哈貿易一般使用美元結算,這主要與中哈兩國的進出口商品類型有關。中國企業出口到哈薩克斯坦的商品以紡織品和原材料等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的商品為主,機電類等附加值高的商品與德國、美國比較還存在差距,出口較小,占哈薩克斯坦所有機電類商品進口比例較小。從進口來看,中國從哈國進口的商品主要是資源類商品,存在剛性需求。低附加值的出口和剛性的進口需求導致中方貿易企業在議價能力上處于相對不利地位。
二、“一帶一路”建設下中哈金融合作的結合點
(一)基礎設施建設將產生巨大的融資需求。哈薩克斯坦的經濟發展目標是建立中亞地區最大的商業過境運輸樞紐,成為連接歐亞的橋梁。但是目前哈薩克斯坦的基礎實施還比較落后,交通運輸能力較差。哈薩克斯坦計劃在2020年前投資200億美元用于完善基礎實施建設。目前兩國已共同開發建設了多條鐵路,在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不斷加深。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為了將貿易阻礙減到最小,兩國還會在基礎設施領域進行合作。基礎設施建設存在融資規模大、貸款時間長的特點,這為兩國在金融領域的合作提出了現實需求。(二)建立亞太自由貿易區需要金融作為橋梁。金融危機后,美國、俄羅斯和日本推出了新的自貿區,各貿易區之間既存在重疊也存在分割,使得自由貿易協定變得碎片化。到目前為止,亞太地區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自由貿易區。中國已經與東盟、巴基斯坦等9國和地區簽署了自貿協定,但是與歐美比較,協定涵蓋的領域和標準相對較低,覆蓋的國家也相對較少,與中國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不適應。2014年11月APEC峰會決定啟動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標志著亞太經濟一體化的開始。亞太自由貿易區的金融合作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落實貨幣互換協議,推進跨境人民幣結算。中哈兩國已經就雙邊本幣互換、結算達成協議,2014年9月,哈薩克斯坦在本國證券交易所正式啟動人民幣和堅戈的掛牌交易,開創了中亞五國貨幣同人民幣直接掛牌和交易的先河。但是在具體貿易當中,各項協議并沒有得到很好地落實。只有充分發揮貨幣金融的作用,亞太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才能進一步深入。二是建立中哈合作銀行。金融危機后,建立區域性的銀行組織,為本地區的基礎設施及大宗商品貿易提供融資支持已經成為主流。為了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可以上合組織為中心,與中亞國家合作成立銀聯體,為自貿區的投融資提供金融服務。此外,要充分發揮新疆的地理優勢,在新疆和哈薩克斯坦建立合資銀行,為雙邊貿易提供服務。三是建立中哈離岸金融中心。中哈離岸金融中心是指在亞太自由貿易區內建立的金融交易中心。離岸金融中心的建立,可以借助自貿區內的利率市場化、自籌資金不受或受到有限外匯、利率管制等優勢,開展相關離岸金融業務,為雙邊貿易提供服務。(三)能源合作需要金融體系支持。能源是中哈合作的核心。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建立互聯互通的能源金融市場體系變得越來越重要。能源行業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需要大量持續的資金作為支持,以及先進的金融體系和多元化的服務。一方面中哈兩國的能源合作需要金融體系的支持;另一方面也為兩國銀行、信托、金融租賃和保險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從外部環境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金融發展水平不高,對能源發展的支持不足,能源投資存在較大缺口,產業融資渠道窄,為中國的銀行提供了投資機會,可以為沿線各國提供更好的能源金融支持,推動能源合作。在中哈能源合作領域,銀行特別是政策性銀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大型項目所需投資非常大,須通過貸款進行融資。另一方面則是以貸款換石油的形式加強能源合作。(四)亞投行的建立有助于對哈薩克斯坦的投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InfrastructureInvestmentBank,簡稱亞投行,AIIB)屬于政府之間的以投資亞洲地區為主的開發機構。亞投行的主要投資領域是支持亞洲國家建立完善國內的基礎設施,包括公路、鐵路、港口、油氣運輸、通信和電力電網等,其運營方式主要為貸款、股本投資、聯合融資和擔保等。(五)人民幣國際化。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哈薩克斯坦和中國的經貿合作將更多,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的功能會進一步加強。目前,哈薩克斯坦和中國已經簽署了雙邊本幣的結算和互換協議,中國企業可以在哈國本地銀行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哈國企業也可以選擇人民幣作為自身外幣儲備,擴大了人民幣在中亞地區的使用范圍。從投資貨幣來看,隨著金融機構和中資企業在哈薩克斯坦發行債券,以人民幣計價的投資工具會增加。未來如果中哈石油和天然氣貿易以人民幣結算,那么以人民幣計價的能源金融衍生產品也會增加。
三、“一帶一路”建設下,對中哈金融合作的建議
增強政治互信。在國際金融合作中,各國之間的政治立場是決定合作成敗的關鍵,中哈兩國的金融合作同樣需要兩國高層領導的交流和溝通。目前已經存在的高層領導溝通渠道包括雙邊直接溝通渠道和以上合組織為平臺的多邊溝通渠道。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應該加強兩國的民間交流,推動兩國文化的傳播,建立民眾之間的信任。國家之間良好的民間關系是穩固政治互信的基礎,也是促進金融合作的有效手段。改變出口商品結構,增強議價能力。如前文所述,中國出口哈薩克斯坦的商品附加值低,與歐美相比缺乏競爭力,進口商品以稀缺資源為主,具有剛性需求,導致中國的議價能力不足。為了增加人民幣在貿易結算中的使用,應該從出口和進口兩個方向進行調整。首先,應該增加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發展高附加值的貿易形式,滿足哈國企業的特殊需要,提高中國在貿易中的話語權。其次,考慮到礦產類資源以美元結算的慣例短期內難以打破,應該以非資源類貿易結算為突破點,擴大人民幣的使用率。完善支付清算體系,增強銀行業務能力。人民幣跨境結算功能的有效性可以促進中哈雙邊貿易的高效發展,但是由于兩國支付結算系統的不統一,可能出現數據失真等操作風險,不利于兩國的貿易結算。在金融服務方面,要充分考慮企業的利益,鼓勵更多的中國銀行在哈國開展人民幣業務,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簡化操作流程,促進金融創新,為中哈兩國企業的人民幣結算提供便利和優惠。完善金融監管,保障雙邊金融合作安全。金融監管是防范金融風險的重要手段。中國和哈薩克斯坦金融機構應該加強在金融監管方面的合作,建立區域性的金融信息披露系統,開展跨境資金監測、反洗錢和征信方面的合作。建立兩國金融信息交換機制,定期進行信息交流活動,實現信息共享;建立金融風險應對機制,增強區域金融的風險防范能力。可以考慮建立中哈緊急救援基金賬戶,充當最后貸款人,管理和提供雙方救援基金。
作者:王曉宇 羅東坤 接桂馨 單位:1.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工商管理學院 2.中國石油集團長城鉆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上一篇:亞洲金融合作意義與愿景
- 下一篇:東亞經濟金融合作障礙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