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業銀行創新策略

時間:2022-03-24 05:44:00

導語:城市商業銀行創新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商業銀行創新策略

一、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股份制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指引》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獨立董事、外部監事制度指引》是公司治理的國際一般準則與我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體現了鮮明的時代性和中國特色,對城市商業銀行深化體制改革、加快制度創新,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1.進一步完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各經營管理層的議事制度和決策制度。進一步細化、明確股東、董事、監事和經營管理人員的權利、義務,充分發揮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等機構的功能作用;根據發展需要,對董事會、監事會成員進行適當的、必要的結構調整,聘請會計、法律、審計、管理方面專家作為獨立董事;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強化激勵約束機制,尤其要著手建立、健全經營管理層的長期激勵和約束機制。

2.逐步調整和優化股權結構。一是抓住機遇增資擴股,通過定向募集一部分法人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入股,吸收更多的中小投資者,實現股權結構多元化、分散化,并采取措施進一步保護中小股東利益,防止形成控股股東和中小股東間的不平等關系;二是引進新的國際戰略投資者,逐步實現股權機構國際化,從上海、南京、西安等地引入境外戰略投資者的實踐看,效果非常明顯,不僅可以引入境外資金,更重要的是引入國際上先進的銀行管理技術、經營理念。

3.逐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社會認知程度。信息披露制度是衡量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標準,一方面要逐步擴大信息披露的數量,包括財務會計信息、審計和非財務會計信息;另一方面逐步提高信息披露的質量,主要體現在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和相關性。

二、強化市場定位和客戶戰略

城市商業銀行“立足地方”、“立足中小企業”、“立足市民”的市場定位和客戶戰略,為城市商業銀行在與股份制銀行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優勢。但與我國金融業的改革、創新,即入世后面臨的挑戰與要求相比,與更好地滿足城市居民和中小企業不斷提高的金融服務需求相比,城市商業銀行在集中優勢資源,確立目標市場,尤其是在突出特色服務的深度和廣度上,還有個不斷深化和提高的過程。

1.提高對服務中小企業重要性的認識,突出中小企業銀行特色。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中,雖然可能導致風險擴大,但同時也給自身發展帶來良好機遇。首先從服務對稱性看,同樣作為中小企業的城市商業銀行,應該進一步提高對“服務中小企業”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對中小企業服務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從產業結構變化看,在目前乃至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隨著經濟結構調整不斷深入,中小企業在經濟總量中占比將不斷上升,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將日漸凸現,城市商業銀行大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自身必然會隨著這個群體的增長而增長。當然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也會伴隨著風險,需要牢牢把握經營方向,充分發揮城市商業銀行對當地經濟情況比較熟悉的優勢,對不同中小企業提供個性化的金融服務,通過主動為他們度身量制金融新品,有效控制風險,降低風險。2.創立與市民聯系的“綠色通道”,突出市民銀行特色。市民銀行是指擁有健全服務網絡,以有力技術支撐為手段,以創新金融工具為載體,以一攬子代收費、代支付項目為核心,能持續創造出貼近市民日常生活的金融新品、與廣大市民有極強親和力的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要集中優勢資源,創新與市民生活相關的金融產品,進一步彰顯市民銀行特色.一是創建“綠色通道”,在監管部門支持下,調整網點布局,健全服務網絡,力爭用有形、無形的服務網絡在各個層面、各個方面都貼近市民、服務百姓;二是針對城市居民消費結構和收入分配變化趨勢,進一步細分市場,結合市場消費熱點,在個人住房、汽車、教育、旅游等消費信貸領域,以及在銀行卡和為個人提供多元化、差別化服務方面加大創新力度,實現具有城市商業銀行特征、特點和特長的個人金融的品牌服務、系列服務、規范服務。

3.發揮自身優勢,堅持正確的市場定位。根據自身特點與優勢,按正確的市場定位制定發展戰略,必須要有適合自身特點與優勢的發展戰略目標,戰略目標要共性與個性相結合;共性就是應當堅持穩健經營、持續發展;個性就是牢牢植根于“地方建設、中小企業、市民”的市場定位,從而細分市場、選定自身客戶戰略,形成比較優勢。從長遠目標看,城市商業銀行應有步驟、有目標地支持地方經濟、支持中小企業、服務市民,在“小”、“精”、“專”、“新”、“特”方面做文章,使之真正成為中小企業和市民的銀行。

三、強化管理創新,努力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

1.構筑適合自身經營需要、符合自身發展要求的經營管理體制。體制創新從根本上決定了金融創新的發展空間,決定了金融創新的活躍程度和發展績效,決策迅速、機制靈活,是城市商業銀行的自身特點之一。面對激烈競爭,城市商業銀行應建立一套與創新活動匹配、具有快速反應能力的創新體制,使業務與管理模式創新,在決策層、管理層、執行層之間建立一種網絡化的管理模式,使現有的規劃、程序標準有自由創新的空間;根據潛在業務發展需要,增加有利于促進金融創新的部門設置,如成立創新中心、金融工程研發中心等機構,專門負責金融市場監測,制定創新規劃,把握需求趨勢,及時推出金融新品,促進業務開發。

2.構建風險管理體制,增強風險控制能力。(1)在發展中不斷強化“質量優先”理念,真正把提高資產質量、降低信貸風險提到關乎金融安全與穩定、關乎城市商業銀行存亡興衰,關乎廣大存款人和全體股東利益的高度來認識,并在這一理念指導下,切實追求有質量、有效益的發展;(2)構建科學的風險管理體系,建立起對主要業務流程進行跟蹤,并涵蓋風險控制、信用、市場、操作、營銷等各方面的風險管理體系,實施全面的風險報告、評價、檢測制度,推動整個城市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與內控能力再上臺階;(3)嚴格貸款質量五級分類管理制度的全面實施,加強信貸管理,加大對存量不良資產的回收、盤活、處置力度,積極探索壓縮不良資產的新方式、新途徑、新辦法,與此同時,更要防止不良資產增量的產生,不斷優化信貸結構,切實提高資產質量。

四、不斷推進人力資源開發與配置方式創新

銀行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培養和造就高素質、具有創新精神的經營管理、技術人才和員工隊伍,是推進城市商業銀行創新與發展的成敗。

1.推進人才戰略,加快人才培養。根據發展趨勢,創新城市商業銀行

人事制度,有重點的選拔一批敢于創新、勇于創新、能夠在未來競爭中帶領城市商業銀行大展宏圖、引領城市商業銀行的航向與時俱進的領軍者;有重點的引進一批業務精、經驗足、能力強、素質高的管理者;有重點地引進一批精通金融政策法規、精通金融產品創新、精通金融電子化研發的專業性技術人才;有重點的培養一批善于捕捉市場機遇、善于發現市場需求信息、善于維護客戶關系的營銷人才。通過多種培訓方式,結合發展創新的需要,有針對性的對決策、管理、操作等不同層次員工開展各類業務培訓、技能培訓通過多種方式強化員工素質培訓,建設學習型銀行,形成濃郁創新氛圍,倡導創新、鼓勵創新、實現創新。

2.建立科學的人才資源管理體系,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推行薪酬改革,建立起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商業銀行薪酬體系與分配機制,實現待遇留人;將員工的個人成長與城市商業銀行的自身發展緊密聯合在一起,實現事業留人;通過豐富的企業文化與精神理念,充分承認與肯定員工的自我價值,實現感情留人。

面對經濟全球化浪潮,面對金融市場日趨激烈的競爭態勢,城市商業銀行經過不斷創新發展思路,不斷創新發展機制,不斷創新發展模式,努力發揮比較優勢,著力創造經營特色,一定能夠走出一條具有鮮明特色的城市商業銀行創新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唐旭.中國商業銀行展望[J].國際金融研究,2007,03:15-16

[2]李新.論商業銀行的市場創新戰略[J].管理世界,2006,12:14-16

[3]唐雙寧.城市商業銀行發展任重道遠[J].銀行家,2006,02: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