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金融企業集群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05 04:17:00

導語:區域金融企業集群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域金融企業集群分析論文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其資源配置效率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經濟發展的質量和速度。近年來,伴隨著國際金融市場迅速發展,國際資本流動不斷加快,金融全球化和競爭白熱化趨勢的日益明顯,各國更加重視金融產業在本國和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對金融資源主導權的競爭就是對經濟發展主導權的競爭。

19世紀以來,由于歐洲及北美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發展,各國對金融服務的跨國需求開始大大增加。國際性的融資、保險、外匯交易活動規模在歐洲的一些大城市如巴黎、柏林及美國一些城市日趨擴大,尤其集中于占地2.6平方公里的倫敦城,由此形成最早與最主要的國際金融企業集群一倫敦。

從20世紀開始,隨著國際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大市場的形成,國際貿易與投資在世界許多地方進一步滲透。1945年以前,地區性國際金融集聚區已達數十個,二次大戰結束后充當過國際金融企業集群(包括地區性的)的城市有:紐約、倫敦、法蘭克福、巴黎、盧森堡、蘇黎世、東京、香港、新加坡、悉尼、巴林、巴哈馬、開曼群島、巴拿馬等等,其中相當大部分是70年代后開始建立或重新發展起來的。20世紀70年代之前,只有少數國家如美國、瑞士,對外開放其金融市場,歐洲許多國家金融對外開放度并不大。雖然歐洲一些金融城如倫敦正在慢慢復蘇其國際金融運作,但總體上跨國融資活動規模增加有限,國際金融集聚趨勢此時處于緩慢發展階段。70年代以后,隨著許多發達國家開放資本賬戶和金融創新的日新月異,跨國投融資規模迅速擴大。在這一時期,除了原有自然發展起來的國際金融企業集聚區,如倫敦、紐約、巴黎、蘇黎世、法蘭克福等開始迅速擴張外,在政府推動下又新建了一批區域性金融集聚區,如新加坡、巴林、巴哈馬、開曼群島等;同時在較為自發的狀態下,東京、香港等金融集聚區也開始崛起。到20世紀80年代,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開始采用企業間協調的方式來組織交易和生產活動,從最初的少數幾家銀行集中到金融控股公司的興起再到今天各種不同種類金融機構的空間集聚和業務外包,集群已經成為現代金融產業組織的基本形式。大量的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集聚在一起聯合提供金融服務,共同利用信息、通信、交通等基礎設施,金融人才的培養也隨之集聚,這導致一批地區性和全球性金融企業集群的出現。在國際范圍內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多層次的金融企業高度集聚格局。如倫敦已擁有18%的全球銀行借貸額、33%的全球外匯交易額、60%以上的全球股票成交額,以及決定世界黃金價格的黃金市場和世界第二大金融期貨市場。目前三大國際金融企業集群集聚了全球外匯交易量的60%、國際銀行貸款的40%、國際債券發行的30%。新加坡已有各類金融機構600余家,其中銀行114家、投資銀行53家、保險公司132家、保險中介公司60余家、基金管理公司95家、證券公司61家、期貨公司32家、財務顧問53家,逐步明確了其亞洲財富管理中心的地位。香港地區借助于其得天獨厚的歷史因素和區位優勢,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就已成為世界上重要的國際銀行中心、亞洲第二大基金管理中心、世界主要的黃金交易市場和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場。目前擁有金融機構210余家,其中70余家為全球100家最大型銀行,其資產總量已達到7137816百萬港元。伴隨著金融企業地域集中步伐的不斷加快,各國的金融企業集聚格局日益明朗。隨著金融服務業的迅速發展和競爭的加劇,金融產品出現了多樣化的特征和趨勢。首先,金融產品形式上出現了多元化。隨著金融市場的逐步完善和人們投資意識的提高,大量的金融衍生工具正在被創造,比如資本期貨市場、資產證券化等工具。這些產品的出現既是市場需求的結果,又是各金融機構不斷合作的結果。其次,金融產品的需求日益多樣性。一方面,客戶需要實現快速、方便的資金轉移、資金更大程度上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由于金融產品和貨幣資金直接聯系,而交易的頻繁性要求一筆資金在不同時間以不同的金融產品存在,這客觀上對金融機構能夠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務提出了要求。第三,金融產品供給者獲取“租金”的利益驅動。區域金融企業在自身利潤最大化和內外競爭壓力的推動下,有動機通過同一種金融產品構成不同的業務。實現金融服務的跨線提供,進而獲得更多的額外收益。金融產品復合性特征的強化,得益于金融商品市場化的急劇擴張以及現代信息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同時對金融企業提供產品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區域金融企業集群從根本上說是復合性金融產品需求強化的根本要求。

金融集聚已經成為現代經濟社會中的普遍現象。區域金融企業集群正在成為區域經濟競爭力提高的骨干和中堅力量。它一方面以良好的經濟基礎為后盾;另一方面通過集聚效應、規模效應的發揮,對區域經濟的發展產生著深刻的影響。正是由于不同金融企業的空間集聚和發展壯大。使不同國家和地區出現了明顯的經濟發展差距。進而形成了色彩斑斕、塊狀明顯的全球經濟“馬賽克”現象。正如Birkin-shaw所說,如果看看美國的硅谷和倫敦的金融業集群,就會發現這樣的集群像磁鐵一樣吸引了大量高質量的外資。這兩個集群都是各自行業的領頭羊,集群的發展通過外部企業的加入增強了領導能力和升級能力,形成一種自我增強機制,提升了集群的競爭能力,進而對地區經濟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論文關鍵詞:金融;集聚現象;區域金融企業集群

論文摘要:近年來。伴隨著國際金融市場迅速發展,國際資本流動不斷加快,金融全球化和競爭白熱化趨勢的日益明顯,各國更加重視金融產業在本國和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開始采用企業間協調的方式來組織交易和生產活動,從最初的少數幾家銀行集中到金融控股公司的興起再到今天各種不同種類金融機構的空間集聚和業務外包,集群已經成為現代金融產業組織的基本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