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農村金融發展途徑探索

時間:2022-07-18 04:29:28

導語:區域農村金融發展途徑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域農村金融發展途徑探索

[摘要]文章首先從農村金融發展的概念入手,就其不同流派進行了基本的論述,并簡單回顧了我國農村金融發展的歷程。其次,運用對比和抽樣調查的方法從金融供給和金融需求兩大方面對區域的金融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簡要論述了該地區金融發展取得的成果,總結出目前揚中農村金融發展存在的正規金融功能缺失、農村有效金融需求不足等問題。最后,在前面分析總結的基礎上,為解決目前農村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區域農村金融;農村金融發展;金融供給;金融需求

1農村金融發展概述

1.1農村金融的含義

從功能的角度考慮:農村金融能夠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各種金融需求,是能夠促進農村經濟不斷向前發展的金融,是一個隨著農村金融需求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動態結構。從交易的角度考慮:農村金融是一種存在著規模經濟的交易,農村人口眾多,人口素質較低,交易次數多、信息不對稱,農村金融通過金融工具和金融中介降低交易成本,實現規模效益。農村金融實質上就是不同的交易主體通過選擇合適的交易對象,以期實現最大化收益的過程。這一過程實現了農村有限資源的合理配置,使得資金由供給者向需求者轉移。

1.2區域農村金融的基本含義

區域農村金融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第一,該地的農村區域農村金融體系主要由正規金融機構和非正規金融機構組成,它們各自發揮自己的作用,促進農村資金流動;第二,該地的農村金融市場構成:民間融資(民間借貸、合作組織內部融資)、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第三,該地農村貨幣流通的情況:現金流通(農村企業農民的現金收支、農村信貸情況、農村金融市場的資金運動)和非現金流通(轉賬結算)。

2區域農村金融現狀的調查

2.1揚中市農村金融需求現狀

2.1.1農村企業的金融需求現狀

眾多的農村企業的發展需要資金的支持,使得本市農村企業的金融需求較大。但本市缺少了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政策性銀行;而作為地方性的中小銀行又相對較少;國有銀行又傾向于為貸款違約風險較小的大型企業提供貸款;使得本市眾多的中小企業出現了融資困難的問題。從實際情況來看,本市農業銀行500萬元以下的客戶屈指可數;農村信用合作銀行雖然有7000多個客戶(客戶數是其他金融機構客戶總和的數倍),但貸款總量只占全市貸款總量的20%,所以大部分金融資源是被大中企業所占據的。

2.1.2農村政府的金融需求現狀

政府的金融需求主要體現在公共品和準公共品的提供上,所以從這一方面進行研究。以2012年為例,揚中市的公共財政收入為22.5億元,而城鄉建設所需資金為70億元,政府資金明顯不足,必須依靠外部融資。又需要政府大量的資金投入,揚中市一直致力于農業保險事業,早在2007年母豬農業保險參保率就已經達到了99.7%。近年來又不斷拓寬農業保險的承保范圍。為了最大限度地支持農業經濟的發展,保障農民的利益,政府承擔了保費的絕大部分,加大了政府對金融資金的需求。在農業基本現代化的進程中,揚中市財政、金融支農的力度逐步加大,2012年財政支農資金的增長幅度比一般預算支出的增幅高出了0.57%,農業貸款的增幅與貸款總額的增幅之比達到了1.11%。所以政府在提供政策性金融服務時同樣需要資金支持,為了發展揚中的經濟,改善名聲,政府對金融資金的需求較大。

2.2揚中市農村金融供給現狀

(1)國有商業銀行的服務情況。國有商業銀行在揚中市的網點主要以分理處為主,規模較小。分行一般設有6個窗口,分理處一般設有3個窗口,主要辦理現金業務。目前揚中市只有中國銀行開通了代收燃氣費的中間業務外,其他銀行均未開展除結算外的中間業務,而代銷國債、基金、銀行卡等科技含量稍高的業務各家銀行幾乎沒有。(2)國有商業銀行的人員配備情況。揚中市國有商業銀行新進人員硬性要求學歷本科及以上,年齡低于26周歲。銀行原有工作人員普遍擁有本科學歷,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人數較少,服務隊伍呈現年輕化。(3)網點數量情況。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在揚中市共有15家營業網點,ATM機的數量多過其他銀行。而作為揚中市本土的農村信用合作銀行擁有規模較大的19家營業支行網點,由于該銀行由原來的信用社發展而成,在市民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4)服務情況。雖然只存不貸的政策取消,郵政儲蓄在揚中地區的影響力不如其他國有銀行和農信社。而一直以較高存款利率吸收存款的農信社,同時以低利率發放小額貸款。但由于農信社的網點分布較散,給小額存取帶來不便。

3揚中市農村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

3.1正規金融功能缺失

第一,政策性金融機構的功能缺失。目前中國農村的政策性金融機構有農發行、國開行和農業銀行。揚中市沒有農發行和國開行,缺少為農業的綜合開發以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政策支持的機構。農業銀行的業務范圍逐漸向其他商業銀行靠攏,使得支持“三農”的力度減弱。揚中市農業保險的承保范圍還比較狹小,比較完善的農業保險體系未能建立。第二,商業性金融機構的功能萎縮。國有銀行采用商業化運作,收縮了大量的農村網點(四大行在揚中網點較少),涉農的業務也有所減少。商業銀行把信貸業務的重心放在中心城市,對農村地區的貸款局限于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治理等大型項目上,使得農民貸款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由農信社發展而來的農村商業銀行以相對較低的貸款利率吸引農民貸款,但農民的貸款增長主要為消費性的非農活動,不是出于支持“三農”的目的。

3.2正規金融服務水平有待提高

農村金融服務水平不高:一方面,在資金支持方面,2008年農村人均貸款為7700元,僅為城市人均的22%,城鄉地區金融資源的配置不合理;另一方面,在公司治理方面,經營機制死板、內部控制較弱,沒有制作單獨的門戶網站作為公眾了解信息的窗口。作為本土銀行的揚中市農村合作銀行沒有自己的網站,不便于公眾及時獲取相關信息。

3.3正規金融供需錯位

第一,農村金融機構提供貸款會要求貸款人提供貸款擔保或者抵押品,因為缺乏有效的抵押品,農民就不會向這些機構貸款;某些農村金融機構的貸款程序復雜、審批時間長,受教育程度比較低的農戶難以掌握一系列貸款程序(在調查中,有18.34%的農民因為不懂程序放棄申請貸款)。對于企業來說,貸款不僅審批時間長,還有一些附加成本:向相關的金融機構支付利息、為獲得貸款向金融機構內部人員送禮、請客吃飯等,這些附加成本平均占貸款額的4.33%。第二,農村金融機構存貸差的存在反映了農村資金的流向。2013年有137.37億元資金以金融機構存貸差的形式流出農村。農商行是眾多農民存款首選,因而成為農村資金外流的主體,郵政儲蓄在較長一段時間實行只存不貸的政策,從農村吸收了大量的存款,加重了資金外流的情況。農業銀行近些年來也從農村轉移資金。

3.4農村金融制度落后

國有商業銀行減少農村網點,逐步退出農村市場,這使得農商行的壟斷地位進一步加強,農村金融機構單一化程度進一步提高,農村資金外溢更為嚴重,不利于農村金融市場的平穩運行。揚中市的國有商業銀行網點較少,四大行在這個鎮上只有一家支行。

4創新農村金融體系

4.1發揮農信社支持“三農”的核心作用

農信社作為農村金融機構主體,是實現農村金融發展的主力軍。為了使農信社能夠提供有效供給,政府應該給予其一定的稅收優惠,妥善處理其歷史包袱。農信社改革措施中規定其信貸資金大部分仍需要用來支持當地的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強調了農信社必須堅持服務“三農”的經營方向,真正成為服務于村鎮和農民的金融機構。

4.2改革農行郵儲及其他商業銀行

對農業銀行進行改革,目的是為了提高農業銀行對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信貸支持質量和效益,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更高水平的金融服務。對于存在許多商業銀行的農村金融市場而言,農行不能干涉其他國有商業銀行在農村設立網點,也不能干涉其所提供的服務和服務對象。這種做法可以保持農行和農信社之間的競爭,良性的競爭使得農村的金融成本上升,有利于金融服務質量的提高。積極推進郵政儲蓄改革,按照商業化原則,引導郵政儲蓄資金支持“三農”。4.3采取各種途徑發展其他金融機構第一,政府應采取適當的財政政策,以吸引適應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為農村金融發展帶來新鮮血液。當股份制商業銀行在農村發展形勢大好,盈利水平較高時,可以考慮組建縣域性的股份制商業銀行。2015年中信銀行和中國民生銀行入駐揚中市,就是實現這一目標所邁出的第一步。第二,民間金融是我國農村金融供給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政府應適當放松對民間金融發展限制,規范其業務,讓私人銀行為農村金融的發展增添更多的活力。第三,為融資難的中小企業提供擔保,使其能夠較為便利地獲得貸款,改善其信貸環境。揚中市政府成立了全資的揚中市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目前已經與七家銀行建立了合作關系,累計為全市600多家中小企業提供1000余筆擔保,總額達15億元。政府應努力使這家擔保公司繼續發展壯大,為更多的中小企業解決燃眉之急。第四,發展中小商業融資機構,中小企業因為大型商業銀行貸款門檻高面臨著融資難的問題,而農信社又不能完全擔負起中小融資供給,所以中小商業融資機構的出現一方面彌補這一不足;另一方面中小商業融資機構的存在對農信社的壟斷地位提出了挑戰。第五,給予財政優惠發展小額信貸機制,為從事小型農業生產的農民提供更多的小額信貸服務。揚中目前有盛大和眾盛兩家小額貸款公司。兩家公司自成立以來取得了良好的業績,政府應繼續對其實施營業稅和所得稅減免,以鼓勵它們發展壯大。

作者:袁睿琪 單位:安徽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邊林,劉洪秀.農村金融需求現狀分析及解決對策———以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為例[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0(3).

[2]師家升,陳文軍,王潤偉.中國農村金融需求與供給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1(9).

[3]丹華.淺析農村金融的發展現狀及問題[J].時代經貿,2012(23).

[4]李訓愚.農村金融需求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