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農村金融體系優化研究

時間:2022-09-28 11:01:39

導語:河北農村金融體系優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河北農村金融體系優化研究

摘要:河北農村金融體系構建,促使農村金融快速發展,金融機構數量逐漸增多,促使信貸服務質量不斷改善。盡管農村已經構建農村金融體系,但由于發展速度較為緩慢,對于農村金融體系還需要采用更多的措施進行優化,才能促使農村經濟持續性發展進一步推進。通過對限制河北省農村金融體系改革的因素進行分析,提出相關的政策制度才能提高農村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河北省;農村金融;體系;優化

河北省政府對于農村金融發展重視程度逐漸加深,制定多種金融保障制度,提高農村金融市場的經濟增長。河北省政府構建農村金融體系,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信貸服務范圍,有效減輕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完善經濟市場結構,能夠有效改善農村金融環境,促使農村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

一、河北省農村金融體系

(一)農村金融。農村金融主要是指農村中貨幣資金的流通與融合,是一種經濟活動,能夠將資金流通與信用業務相結合。正是由于農村金融為農村帶來多樣化的變化,能夠加快農村經濟發展速度,為此只有在農村地區開展金融業務,才能促使農村經濟持續增長。(二)河北省農村金融體系發展情況。由于國家對金融政策的重視,加強對金融機構的建設,并增加對中小企業的扶持。河北省利用金融政策,縮小城鄉之間的經濟差距。構建農村金融體系進一步促使農村金融改革,進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河北省政府加強對農村金融體系構建的重視程度,并開展扶貧政策減輕農村人民生活負擔。尤其是農村信用機構的建立,有效地將農村金融工作落實。通過對河北省農村的調查發現,截止到2017年,農村金融體系的建立,為農村經濟發展帶來重要作用。河北省政府采取“雙基”政策對農村金融改革進一步深化,金融機構的建立為農村人民提供更好的信貸服務,進一步提升金融機構服務水平,促使農村人民更加深入理解金融知識,并能夠準確使用金融業務,為自身創造更多利益。

二、限制河北省農村金融體系改革的因素

(一)農村金融體系不完善。首先農村金融服務機構在逐年減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造成金融服務機構向城市遷移,造成鄉村機構減少,農民可以使用現代服務較少。由于金融體系發展,促使農村金融機構數量呈現增多趨勢。盡管如此,鄉村與城市之間依然存在較大差距,致使鄉村經濟發展較為緩慢。正是由于農村金融機構數量較少,農民所能辦理的信貸服務有限,再加上農村金融機構服務性不高,造成農村人民無法正確理解金融所帶來的效果。其次是農村在處理金融風險時,由于對資金風險理解程度不夠,無法具有較強能力解決金融風險。農村銀行為農戶提供資金貸款,但由于現代對于農產品市場重視程度不夠,造成農業生產具有高成本低收益的特點。地方政府為提高農村經濟收益,利用金融機構大力支持農業生產,若農產品在市場銷售效果較差,會造成經濟風險,金融機構一旦處理不當,會造成資金運轉不靈。(二)農村政府扶持力度不足。首先河北省政府為加大對農村金融體系建立的力度,以自身為主體開展金融政策系,雖然能夠為農村經濟發展帶來促進作用,但同時也限制農村金融自由發展。政府主導型金融體系構建,并未對現代農業市場進行調查,由此造成農村經濟發展速度較為緩慢。由于市場經濟體制的變化,造成農村市場經濟產生變化,政府主導型金融政策已經無法適應現代農村經濟的發展,再加上政府主導型農村金融體系,并未使農村人民真正的參與,構建監督體系并不完善,嚴重制約農村經濟的發展。其次農村金融發展中信貸業務處理過程資金投入不足,商業銀行在進行信貸業務處理時,一般會考慮金融風險,由此造成企業在進行貸款時,經過銀行辦理手續較為繁瑣,銀行需要綜合企業的各項信用,才能夠將資金借入,投入生產。但由于農村中小企業生產規模較小,銀行所批的金額較小。而有些銀行只為信用優等的企業發放資金貸款。雖然能夠有效減少資金風險,但同時也限制農村經濟的增長。

三、優化農村金融體系的措施

(一)新型農村機構的建立。河北省政府應該大力支持農村經濟發展,在農村范圍內,構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同時地區政府要加強對農村金融機構的管理,制定監督制度,進一步提高應對風險的能力。為保證新興農村金融機構在農村有效建立,需要采取相應的策略鼓勵民間資本加入,從而開展全民性的金融機構,為農村人民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河北省政府應該加強對農村新型經濟機構建立的重視,并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保證金融機構順利運行。并在農村范圍內開展新型金融機構的宣傳,促使更多的農民能夠準確理解金融業務為現代生活帶來的益處。同時新型金融機構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縮短城鄉之間的距離,進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具有可持續性。(二)加強對經濟風險的處理能力。河北省政府要向加強農村金融體系處理風險的能力,需要制定金融風險保障制度。地區政府要加強對保障制度的管理,將保障制度落實到農村金融發展中,才能促使金融機構減少資金風險發生率。同時政府應該根據風險保障制度建立保險機構,主要對農村保險業務進行管理,并采用多樣化的管理方式構建風險體系,進一步保障農民的生活。為減少農村金融機構信貸業務辦理的資金風險,根據風險程度不同,制定相關的補償制度,減少資金流通的風險。政府要保證農村人民的基本利益,需要制定保險制度,保證相關工作能夠準確落實。保險制度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農戶生產的信心,保險制度為農戶投資提供保障,能夠進一步促使農戶加大資金投入,構建農產品生產模式。(三)自由型農村金融發展體系的構建。河北省農村金融體系需要轉變政府主導型金融策略,進一步將農村金融體系作用發揮,由此構建自由型農村金融體系,能夠不斷完善農村金融市場,促使農產品發展更為迅速。而自由型農村金融體系的構建,則需要政府與農民共同努力。只有加快對金融市場資金的投入,才能夠不斷完善金融市場環境,進而促使農村經濟的發展,為保證資金能夠更快地流入到金融市場,需要進一步完善農村信用銀行的管理機制,并保證農村信用社具有競爭能力。由于金融市場的改革,農村金融市場環境不斷優化,能夠不斷滿足現代金融發展。農村金融機構在開展信貸業務時,要根據農村實際經濟發展情況,才能保證有更多的資金流入到市場,從而進一步完善農村經濟市場。

四、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金融體系構建,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使農村經濟具有可持續性,進一步縮短城鄉之間的經濟差距。由此需要政府不斷開展多樣化措施,進一步優化農村金融體系。現代化金融經濟市場的發展,需要河北省轉變金融體系構建理念,構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有效減少農戶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高農戶經濟收入,促使農村經濟的增長。

參考文獻

[1]王芬,馮云.信貸配給條件下農村金融體系的優化研究——基于襄陽市農村小額信貸需求的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7(21):142-144.

[2]楊帆.河北省農村金融市場效率評價與優化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5.

[3]賈蕊.農村金融供給體系變遷及其優化——基于農戶融資需求的視角[J].中國市場,2016(40):93-96.

[4]李盼盼.基于農戶需求的河北省農村金融供給機制研究[D].河北農業大學,2012.

[5]洪宗華.優化農村金融體系重構的外部環境探討——從福建看農村金融體系重構[J].現代商貿工業,2015(02):153-154.

作者:劉笑言 竇祎卓 單位:河北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