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的應用

時間:2022-05-17 02:50:50

導語: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的應用

1提升小型農業機械應用效率的意義

1.1小型農業機械適合山區地形。我國幅員遼闊且各地地形地貌差異較大,山地丘陵地區在我國廣泛存在,且在我國西南山地種植著很多對人們生活極其重要的糧油作物,山區農業發展對于山區人民和全國人民都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山區地形復雜、地勢陡峭,并且農業勞作多采用小農承包的形式進行,大型農業機械難以施展效用,只有相對靈活的小型農業機械才能穩定運行,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1]。1.2勞動力不足,需要農業機械。由于當前交通發達,且外地可以提供相對多的經濟收入,很多山區壯年都走出大山去外地打工,這就給山區農業發展帶來了勞動力不足的阻礙。而山區農業勞作的主力是婦女和老人,他們無法進行強度較高的農業勞作,并且他們進行農業生產的主要目的只是為了給生活提供衣食保障。因此在山區推廣小型農機可以幫助他們降低勞動強度,使農業勞作更加簡單易行[2-3]。

2小型農業機械在山區推廣中的主要阻礙

雖然在山區應用小型農業機械具有天然的優勢,但是由于我國山區相對閉塞、山區人民的經濟情況不好等因素影響,山區農業生產應用農業機械的程度并不高,而最主要的阻礙則在于小型農業機械本身的種類缺陷。首先小型農業機械缺乏經濟作物所需的種類,主要的研發方向針對水稻種植機械,而很多在山區種植范圍廣泛的經濟作物生產過程勞動強度更大,卻沒有相應的小型機械可用;其次針對收獲環節的農業機械缺乏,當前應用較廣的都是針對作物種植環節的農業機械,而收獲環節則距離機械化較遠,比如棉花、玉米等農作物的收獲機械在研發方面就存在滯后性,這對降低山區農民收獲季節的勞動強度非常不利[4-5]。

3提升小型農業機械的應用狀態

3.1針對山區需要的農業機械進行技術更新。我國的農業機械生產企業普遍將市場定位在全國范圍,少有針對山區需要進行農業機械技術科研的,這就使得很多在全國推廣效果很好的小型農業機械在山區進行應用推廣時明顯出現了“水土不服”的問題,也就是不能適應山區農業發展的需要。因此必須針對山區農業發展需求進行分析,并根據山區需要進行農業機械技術更新,以山區農作物種植收獲等環節的生產需要為技術突破的根本方向,結合山區地形要求對小型農業機械進行改進,使之更能適應山區農業發展,為山區農民生活生產質量的提升探索路徑。3.2鼓勵小型農業機械生產企業降低價格。由于小型農業機械化普及程度并不高,很多機械的制造成本仍然比較高。因此,很多山區農民無力負擔,只得依靠手工勞作的方式進行耕種,生產效率非常低。為了讓更多的山區農民買得起小型農業機械,研發部門應在研究新產品的同時,重點研究如何降低生產成本,從而降低小型機械的市場價格,讓每個農民都能買得起。只有這樣,才能夠擴大山區農業機械化普及范圍,提高山區農業生產水平。3.3強化機械化宣傳力度。小型農業機械在使用上雖然比大型機械簡易很多,但由于山區農民的平均年齡比較高,且之前沒有接觸過類似的機械,在使用上會產生很多問題,影響機械使用性能的發揮。因此,在推廣普及小型農業機械過程中,要設置專門的農機站對農民進行機械化操作教育和講解注意事項,尤其是對年齡大的農民進行一對一的教學。首先,建立農技站,并提高站內人員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對農業機械的熟悉程度,幫助農民了解農業機械;其次,技術人員要深入村中,以“一個幫助多個”的連環模式,讓農民都學會使用不同類型的小型機械,實現小面積機械化生產目標,從而提高種植效率,節約勞動力。

4結束語

總之,山區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升需要農業機械生產企業在技術與山區適應性方面的提升,而山區農業管理單位也要針對農用機械進行技術推廣宣傳,多方合力提高山區農業機械的應用效率,使農業在山區獲得機械化與自動化的發展,為山區農民的生活質量提高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張古權.小型農業機械在山區農業生產中的開發應用[J].農業與技術,2016,36(13):50-51.

[2]楊春宏.淺談小型耕作機械在山區農業生產中的推廣[J].農民致富之友,2017(1):117.

[3]馮海榮.小型農業機械在山區農業生產中的應用[J].中國農業信息,2016(21):99-100.

[4]羅銳利.小型農業機械在山區農業生產中的開發應用[J].南方農機,2017,48(6):19.

[5]麻樹芳.小型農業機械在大石山區的推廣與應用[J].北京農業,2013(15):203.

作者:馬彭海 單位:斗古鎮農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