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教學模式探討
時間:2022-05-18 09:58:42
導語:機械設計教學模式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啟發-討論教學模式的概念
當代世界各國教學改革無一不是圍繞著啟發式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利用該法組織教學,教師作為“導演”,對學生的思維加以引導和啟發,學生則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有意識的思維探索活動。這樣的教學方法無疑是體現“教師為主導,學員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討論來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廣泛用于理論和操作教學,有助于學生思考討論,針對性強。而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中,將啟發與討論兩種教學方式進行結合,極大程度上促進了該課程的課堂教學效率,同時學生的全方面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所以,教師在進行機械設計基礎課堂的教學時,應積極采用啟發-討論式教學方法。
2啟發-討論教學模式在機械設計基礎中的應用
(1)結合學科特點,優化教學內容。開展啟發-討論教學模式的基礎與前提是建立在教學內容的優化以及知識結構的合理安排上,因為在課堂教學中,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之間是相互銜接、相輔相成的,教學方式是否能夠得以有效發揮取決于教學內容是否合理、是否科學,而只有教學方法得到良好的發揮才能使學生能夠對教學內容進行充分地掌握。所以,教師在進行機械設計基礎教學時,應與該課程的特點進行有效的結合,并將最新的研究成果充分引用到教學中,進而使教學內容得到豐富,同時還能培養與啟發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調動學生對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興趣。例如,教師在進行《機械零件的設計步驟》的教學時,應與機械零件設計的新研究進行結合,并引導學生掌握設計的步驟等,擴充學生對機械設計的知識面,或者是教師事先準備好一些相關的例子,在課堂上通過例子引導學生展開討論,這樣不僅啟發了學生的邏輯與思維,還可使學生能夠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2)創設問題的情境。啟發式的教學,不僅僅只是單純的引導學生問題,而應該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進行提問,也就是說在恰當的時間或者環節,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提問學生,進而使學生掌握教學內容。這里所提到的“問題的情境”,其核心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啟發學生的邏輯思維,使學生能夠達到創造性思維的境界。然而,要想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中充分實現這一教學理念,教師事先必須要建設豐富多彩且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例如,教師在進行《平面機構的結構分析》的教學時,教師提出問題:“平面機構的結構主要有哪些”,而在學生回答該問題之前,教師可事先提供一定的提示后,學生再進行回答,這時,通過教師所給予的提示,學生通過自身的思維運轉很快就能思考出答案。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避免出現學生摸不著頭、一臉茫然或者是答不對題等現象。當然解決問題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討論,基于此,教師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以課程的目標作為基礎,積極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能夠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而提高學習能力。(3)把握好討論的時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可在遇到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或者是突破難點時展開討論,而在遇到重點難點和突破難點時展開討論的目的是為了能夠使學生得以及時解決疑問,不會因為難點而阻礙了學生掌握教學知識的腳步,同時也使學生能夠對教學知識的理解更深刻。例如,教師在進行機械設計基礎的教學時,教師應不斷設疑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使學生能夠在通過問題討論的過程中激發自身的思維能力,根據對知識的認知規律一步一步解決問題,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還能進一步掌握并鞏固知識。(4)采用形式多樣的討論法。教師在運用啟發-討論教學模式進行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時,應當不局限于一種規格或一個格局內,教師可在課前就給學生布置一定的思考題,或者是在課堂上適當提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一些問題,進而引導個別學生進行回答,也可讓學生通過展開一番討論后再回答問題。教師在提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后,可讓學生進行相應的思考與討論,討論的方式可小組討論,也可就近討論,碰到疑難時可指教老師,或者是學生之間表達自身的想法與見解,進而解答??偠灾?,討論的方式可多彩多樣,進而使得學生不再局限于一種規格或一個格局內。
3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進行《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時,采用啟發-討論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激發,進而對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產生興趣,并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教師可通過結合學科特點,優化教學內容、創設問題的情境、把握好討論時機以及采用形式多樣的討論法方式落實到具體的教學中,進而使在機械設計基礎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的同時,還能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
作者:曹瑞香 潘圓媛 謝凡 單位:江西制造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機械設計課程轉型探索
- 下一篇:養老保險制度趨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