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機械制造專業教學改革探討

時間:2022-10-16 03:50:55

導語:高職機械制造專業教學改革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機械制造專業教學改革探討

摘要:現階段,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各個領域對全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也持續增多,特別是對于機械制造類人才,而高職院校作為培育機械制造類人才的重要機構,承擔著向社會輸送機械制造類人才的重要責任,因此加強其教學改革顯得十分關鍵。文章闡釋了高職學校中機械制造專業進行教學改革的關鍵性,并對這一專業現階段的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與研究,還提出了相對應的改進對策,目的在于增強高職學校的教學質量與其水平,獲得更多全能型人才,讓高職教學得到更為長足且穩定地發展。

關鍵詞:機械制造專業;培養與教育;教學改革

機械制造是分析與研究機械制造各類技術、形式、理論的學科之一,給國家經濟的發展輸送更多的技術裝備,而在我國機械制造領域中大多都還在使用十分傳統的制造方法與技術。但是,現階段社會得到了持續地進步,為了保障制造技術對于經濟提升的推動功能,盡可能地滿足現代化社會的所有需要,現代化制造技術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制造技術。所以,為了給社會輸送更多全能型機械制造類人才,各個高職學校中的機械制造專業教師應對教學持續地進行改革,創建新的教學模式,以培養并教育出大量高科技型人才。

1高職機械制造專業教學改革的重要性

1.1促進高職教育健康發展。高職學校中的各專業各學科教學都具有其自己的發展特征與規律,特別是對于機械制造專業而言,教師要想持續地推動教學改革,就應全方位地分析并研究高職學校辦學的規律與其特色,著眼于技術能力、動手能力的辦學理念上,培養出兼具實踐應用、創新實踐等各項能力的專業性人才。這對促進“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得到改革而言十分關鍵,更是促進高職學校中教學水平與其質量獲得增強最為核心的渠道。1.2幫助學生提升職業能力。近幾年,我國高等教育總體的規模得到持續的擴大,各個高校中的畢業生總量也逐步增多,單純的學歷已體現出了部分缺陷,學生所需承擔的就業壓力愈來愈大。而在高職學校中,對專業教學進行改革,能夠增強學生的各項能力,進而培養出更具實踐應用能力的人才,僅有如此,才能夠滿足現階段國家對于全能型人才的需要[1]。所以,高職學校中的機械制造專業所進行的教學改革能夠有助于培養出學生的職業能力,增強教學效果。1.3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現如今,全球化經濟獲得了十分迅猛地發展,各個產業結構更新與升級變成了一個必然趨勢,許多大型勞動密集性產業都變換成了信息技術密集性產業,所以,其對于人才的需要也逐步朝著高素質型、全能型人才轉變,越來越重視畢業生總體的實踐能力、思維能力等。而在以往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中,在實踐能力、思維創新能力方面尚有欠缺,所以人才缺口十分巨大,但是依舊有許多畢業生無法就業。因此,高職學校中的機械制造專業進行教學改革能夠促進畢業生所具有的就業競爭能力得到提升。

2高職機械制造專業教學的現狀

參照高職學校中的教學大綱與計劃,理論知識方面的課程較為充分,但是部分課程缺乏相應的有效性,且對學生自身的動手能力鍛煉不夠,這樣就無法讓學生得到更為良好的定崗實習與就業,這樣的問題主要就表現在了以下幾個方面:2.1課程設置缺乏科學性。在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的機械制造專業,在課程設置方面都較重視理論課程,而輕視實踐課程,這種課程設置顯然極不科學。部分學校中的教學課程較為滯后,無法與時代同步;同時,培養出來的學生在實踐方面具有許多不足,脫離了現代化的機械制造領域,也無法全方位地掌握崗位所需的各項技能,也就無法獲得企業的任用。2.2教學模式缺乏合理性。現階段,在我國許多高職學校中還延續使用“教師教課、學生聽課”的傳統教學模式,不但會讓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同時也無法更為良好地增強學生自身的實踐能力。另外,一些高職學校在設定各個教學課程期間,并未把基礎類課程融合至專業類課程中,這兩類課程的教師都不相同。如此,不但會讓基礎類課程、專業類課程間發生脫離,且在教師與教師間也缺少相應的交流,最終使得學生無法學習到更多的知識,而教師也僅是在完成任務一樣地進行教學。2.3教學手段缺乏有效性。現階段,各類新興科技得到進步,使得許多信息化教學方式也逐步被引用至課堂教學中,各個高職學校進行的教學更是借助于信息化方法讓所有學生的知識面得到開拓。但是,現如今許多高職學校中的機械制造專業教師在進行教學期間,依舊借助以往的“填鴨式”教學方式,這一教學方式不但無法激起學生在平時進行學習期間的主動性,同時教學的效果也不夠理想,很難培養出學生的創新性思維、開拓性思維等[2]。部分高職學校中的機械制造專業盡管開展了多媒體教學,所使用的有關課件也僅是對教案進行復制、粘貼,沒有自己進行創新,更是無法得到十分良好的教學效果。

3高職機械制造專業教學改革的模式

在各個高職學校中,所進行的教學應依據具體的需要,并科學地使用相應的對策進行改革與實踐,全方位地掌握時代特點,借助高效的方法讓教學質量與水平得到極大地提升。對于高職機械制造專業教學改革的模式而言,主要就包括了以下幾點:3.1建立科學健全的課程體系。在各個高職學校中,進行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社會培養更多專業性人才,所以,這些學校都要更為關注對學生專業素養的教育,著眼于學生全面的發展,根據高職學校中機械制造專業相應的特征,選取恰當的教學內容與方法,科學地調節課程結構,適量地減少傳統制造理論課程所需的課時,增加對現代機械制造的講解,尤其是對自動控制、工業智能化與自動化、高新型計算機技術、工業分配與設計等方面的知識教學,凸顯出以計算機輔助、控制等各項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機械領域的進步方向,提升教學所具有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在對專業類課程進行設定期間,應著眼于高職學校的根本,比如“管用”、“有用”等,適宜地減少與專業間關系較少的課程,將夾具使用與設計、金屬切削機床與其原理等歸攏成機械制造的基本;適量地增加數控加工、CAD、數控維修等各項技術有關的課程,讓教學更具針對性。3.2增加學生實驗實習的機會。對于機械制造專業而言,其教學的內容較為抽象,學生較難弄懂,同時對學生的動手能力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若缺少適宜的實驗實習作為依托,學生基本上無法掌握所需學習的各類專業性知識[3]。所以,各個高職學校應更為重視對CAD設計中心、數控加工實訓基地等進行創建,同時還應給學生提供部分現代化實訓基地與實驗室等,給學生各項專業技能的提升與培養提供更為良好的環境與設施。同時,對于課程設計、課程實訓、畢業論文等各個實踐性教學步驟而言,應盡量多多地設計出各類創新性實訓主題,尤其是要分配與現代機械制造技術間有關的實訓內容,讓學生能夠自主進行實踐,激起其對于實訓的激情、興趣等,持續地打開學生的思維、視界,全方位發掘其創新潛力,增強學生具體的動手操作能力,給今后學生走進工作崗位給予更為扎實的鋪墊。3.3突出對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各個高職學校應全方位地探索出與自身教學相符的方式,推廣并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發揮出多媒體、計算機、CAD技術等許多現代化技術本身的作用,讓教學更具針對性與直觀性,同時學生在進行學習期間,也能夠具有身入其境的感受,進而讓學生對于自主學習更為主動,增強教學的水平與其質量。高職學校還應把課堂延展至實踐中,在課程完成以前,帶領學生到真正的機械制造項目、工廠進行參觀、實習等,使得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掌握到更多的機械制造細節、方法、過程,提升其對于學習所具有的真實感,防止發生“紙上空談”、“表面形式”的問題,讓教學更具針對性與科學性[4]。另外,高職學校還可以定時邀請機械制造領域中的優秀人員走進我們的課堂,對學生講解機械制造有關的知識,并與學生間進行溝通、互動,培養并提升學生的職業素質與職業理念,讓其掌握機械制造各項核心步驟,為今后的專業知識學習與牢記奠定牢固基礎。

4結束語

綜上,推動高職學校中機械制造專業教學的改革與實踐,能夠促進高職學校得到更為良好地提升與發展,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最終,增強學生的核心競爭能力。全方位掌握現階段高職學校中機械制造專業在教學方式、內容選取等方面所出現的問題、沖突,借助全方位發展、創建合理的課程系統、增多實訓機會、激發興趣與熱情等科學的對策,引導高職學校中的機械制造專業進行相應的改革與創新,給這一專業今后穩步的發展提供更具益處的參考。

參考文獻:

[1]曹會元.“政校行企”協同創新平臺下高職示范院校師資隊伍的建設——以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為例[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5,(07):74-75.

[2]陳梅干.“三循環,遞進式”的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和實踐——以蘇州托普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為例[J].知識經濟,2016,(16):137-138.

[3]劉鳳波.高職機械專業”工時制”實踐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以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為例[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03):23-25.

[4]史瓊艷.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職學生評價方法實踐與研究——以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制造專業中德胡格模式教改班為例[J].價值工程,2016,(16):163-165.

作者:田大勇 單位:甘肅能源化工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