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機組風機葉片的質量管理
時間:2022-04-06 03:11:00
導語:某機組風機葉片的質量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引言
軸流風機由于其效率高和耗能少而被廣泛采用。隨著軸流風機市場份額的不斷加大,風機葉片的設計不斷更新,因此對風機葉片機械加工的工藝研究,實現風機葉片的廠內自制,具有重要的意義。風機葉片由柳葉形變截面型面和菱形頭齒型葉根構成,風機葉片的汽道型線弦寬較寬,且最大厚度很薄,加工過程中易變形。風機葉片為齒型葉根縱槽裝配,為裝配需要,葉根齒型應加工成圓弧。按型線圖紙要求,齒型葉根齒間的相對位置公差為±0.01mm,由此可見,風機葉片的加工具有很大困難。因此對風機葉片機械加工的質量控制至關重要。
2現狀調查
某機組高壓缸第0級由動葉片、隔葉件、鎖塊三部分組成,其中動葉片由柳葉形變截面型面和菱形頭齒型葉根構成,內背徑向方向沒有徑向角;隔葉件帶有菱形頭齒型葉根,內背徑向方向均帶有徑向角,不帶有汽道型線;將隔葉件鋸斷即為鎖塊。為保證裝配要求,需要嚴格控制柳葉形變截面型面和菱形頭齒型葉根以及徑向節距。我們先投入30塊葉片試加工,并對這30塊葉片進行數據統計,列出了菱形頭齒型葉根、柳葉型汽道、徑向節距等關鍵工序超差統計見表1。
3制定活動目標
根據設計部門提供的產品圖要求及葉片裝配要求,我們制定了以下活動目標:(1)內弧與樣板漏光間隙:進汽邊四分之一弧段和出汽邊三分之一弧段≤0.08mm,中間部分≤0.12mm。(2)背弧與樣板漏光間隙:進汽邊四分之一弧段和出汽邊三分之一弧段≤0.08mm,中間部分≤0.12mm。(3)內弧樣板卡角漏光0.05~0.15mm。(4)葉根擴大處與中間體高度量具比較允許高出0~0.20mm。(5)葉根齒型與樣板比較測量,工作面完全貼合,樣板卡腳允許漏光0.15~0.30mm。(6)試件投影檢查合格后,方能成批加工。
4原因分析和要因確認
造成該風機葉片超差的可能原因見表2。針對超差因果圖,并經現場驗證、測量、調查分析,對末端因素進行逐條確認,確認葉片超差主要由表3中的四大因素導致。針對分析的主要原因,借鑒以往加工經驗,我們制定了相應的對策,見表4。
5具體實施
根據制定的對策,我們逐項進行了具體實施:
(1)要求操作者嚴格執行工藝,嚴禁加工時串序現象,在周期和質量沖突時,以質量為主,工藝員和檢查員嚴把質量關。
(2)機葉片為齒型葉根縱槽裝配(見圖1)。為裝配需要,葉根齒型應加工成圓弧。按型線圖紙要求,齒型葉根齒間的相對位置公差為±0.01mm。為保證此公差,在方鋼毛坯狀態下加工葉根,采用整體型線刀具,配合圓盤銑床加工。由于型線銑刀有一定的厚度,在加工齒型時銑刀前刀面加工好的圓弧齒型會被后刀面刮削,造成干涉現象。葉根齒型與中間體之間有高高的圓弧臺階,干涉對這個高臺階會有很大的影響,造成大面積的過切現象。對于此級葉片銑削葉根時,型線銑刀在最大實體的基礎上端面留量0.30mm,避免出現過切現象。葉根中間體臺階處單獨加工一刀,利用數控立銑差補加工圓弧面,與齒型接平,保證產品圖設計要求。
(3)風機葉片汽道為柳葉形變截面型面,葉片弦寬大,厚度薄。葉片汽道弦寬49.92mm,最大厚度只有5.8074mm,這樣的葉片在加工中很容易變形。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采用四聯動數控機床,以進汽側、葉根齒頂、背徑向面定位,出汽側、內徑向面用有銅堆焊的壓板壓緊,葉頂用頂針頂緊,一次裝夾的狀態下,完成汽道內背弧的加工(見圖2)。
6實施效果分析
通過上述努力,提高了葉片加工精度,保證了葉片葉根齒型面、裝配內背弧等重要工序質量。根據各工序加工檢查的數據,證明質量控制后產品符合圖紙要求,見表5。綜上得知:通過對該機組風機葉片機械加工的質量控制,使之在技術上全面達到目標值,保證了該葉片葉根、汽道內背弧的加工質量,為今后加工此類結構的葉片提供了經驗。
- 上一篇:做好甲型流感防控工作方案
- 下一篇:節假期間安全生產工作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