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加工實踐教學新模式探索

時間:2022-05-18 09:43:26

導語:機械加工實踐教學新模式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機械加工實踐教學新模式探索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對于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提出,以培養(yǎng)人才的全面綜合能力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在高職院校進行機械加工教學的過程當中,也更加注重開展實踐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因此本文主要圍繞高職院校機械加工實踐教學的新模式展開分析和論述,首先介紹當下高職院校機械加工實踐教學存在的不足,然后針對不足和問題提出高職院校機械加工實踐教學的新模式。

【關鍵詞】高職院校;機械加工;實踐教學;新模式;有效探究

在高職院校教學的過程當中,機械加工本身作為一項較為復雜的學科,學生們在理解和應用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困難,因此為了提高高職院校機械加工的實際教學效果,應該注重開展實踐教學,但是在當下實踐教學的過程當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和不足,直接影響到了實踐教學的效果,所以必須要對高職院校機械加工實踐教學進行新模式的探索,采取更加有效的手段來增強實踐教學的效果。

一、高職院校機械加工實踐教學的存在不足

經過調查研究發(fā)現,當下高職院校機械加工實踐教學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和不足,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教學模式相對單一。在進行機械加工實踐教學的過程當中,普遍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一味的聽教師進行知識的講解,這樣不僅能夠束縛到學生的思維,同時,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上課的主觀能動性,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學生喪失對機械加工學習的興趣。尤其是部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完全的依靠課本進行照本宣科,這樣就會使得學生們喪失對學習的興趣。(二)重理論輕實踐的觀念較為根深蒂固。雖然機械加工專業(yè)本身對實踐的需求性較高,但是在開展實踐教學的過程當中,“重理論、輕實踐”的觀念依然根深蒂固,導致學生們鍛煉的機會相對較少,很難及時的將掌握到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應用,這樣就會導致學生空有一副理論,而在實際工作開展中缺乏專業(yè)技能,最終影響到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不利于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三)教師隊伍素質參差不齊。教師本身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主體,必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運用自己較為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及專業(yè)知識來感染學生,提高學生對機械加工的熱愛,但是當下教師隊伍素質令人堪憂,一方面照本宣科,另一方面也不能夠結合學生的實際開展實踐教學,尤其是缺乏互動性導致授課缺乏針對性,導致實踐教學效果并不明顯。

二、高職院校機械加工實踐教學新模式的有效探究

(一)必須要加強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由于機械加工本身作為一門較為復雜的學科,就需要學生進行實踐鍛煉來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因此高校在開展機械加工實踐教學過程當中必須要重視開展實踐類課程,能夠讓學生們接觸到更多的機械設備,通過反復實踐,不僅能夠對課本中的理論知識進行有效的記憶,而且也能夠提高自身的動手能力,機械教學的內容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理論教學,一個是實踐教學,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教學,不利于學生的整體發(fā)展。因此,合理的課程安排十分的重要,所以,高職院校必須要重視機械加工的實踐教學,才能夠培養(yǎng)出我國機械加工所需要的專業(yè)性的全面人才。(二)利用多媒體來活躍課堂的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本身作為現代的輔助教學工具,能夠為學生們提供聲音、圖像、畫面等,這樣就能夠對學生產生世界上的沖擊力,讓學生們更加愿意進行機械加工學習,所以說教師應該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相關的視頻,讓學生了解到機械操作的整體流程,便于學生們了解機械操作的相關技術。同時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方便學生們進行機械加工知識的自主學習,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三)要強力推進校企結合模式,為學生提供實踐崗位。為了將機械加工實踐教學落到實處,學校應該與企業(yè)進行積極的對接,為學生們提供良好的實習崗位。在實習的過程當中,學生能夠檢查自身的知識掌握情況,及時的進行查漏補缺,從而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能和水平。正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以必須要讓學生將理論與實踐進行對接,才能夠提高總體水平。學校通過和部分企業(yè)進行對接,通過開展“校企結合模式”,學生可以頂崗實習,接觸機械設備,通過現場授課,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能夠更便于直觀的了解機械的相關知識,活躍了課堂的氛圍,加深了學生和教師的互動,提高課堂的授課效果。同時,與校企進行合作,能夠讓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了解企業(yè)的實際需求,在將來就業(yè)的過程中就能熟練應對企業(yè)發(fā)展的狀況,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有重要的意義。(四)要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為了保證機械加工實踐教學的效果,必須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這就需要教師不僅具備機械加工的相關理論知識,同時也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這樣才能夠引領學生進行機械加工專業(yè)的學習。高職院校在注重“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yǎng),通過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夠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專業(yè)知識,并且深深地愛上自己的專業(yè)。

三、結語

在高職院校機械加工實踐教學的過程當中,由于課程設置較為單一、教學模式也較為陳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另外,重理論、輕實踐的觀念依然根深蒂固,同時教師隊伍素質也是參差不齊,難以開展實踐類教學。所以,為了實現對高職院校機械加工實踐教學的新模式探究,首先應該培養(yǎng)較強的師資隊伍,以便更好的開展實踐教學,同時要采用多媒體等輔助工具來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最后要推行校企聯合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實踐鍛煉的機會。

參考文獻

[1]覃冬梅.對于高職院校機械加工實踐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論述[J].教育觀察旬刊,2014(12):79-80.

[2]陳淑玲,張蓓,高淼.高職院校機械制造專業(yè)“三明治”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1):102-104.

[3]葉霞云.高職院校機械加工制造專業(yè)實踐情境的創(chuàng)設研究[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5(6):184-184.

作者:李小梅 單位:江蘇華瑞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