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造工程專業英語教學思考
時間:2022-04-08 11:30:43
導語:機械制造工程專業英語教學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機械制造和設計業一直以來就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核心,同時也是我國工業發展的根本,是國之重器、強國之基。改革開放以來,經過數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國機械設計和制造專業規模已經躍居世界首位,但是目前來看,我國依舊處于國際工業化發展進程中,機械設計與制造相關產業技術與發達國家還有比較大的差距,機械制造業整體呈現出大而不強、自主創新能力弱、機械制造核心技術和大型機械高端設備對外依賴性強、整體產業國家化發展程度低的特征。
科技的發展來自于人才的培養和進步,想要不斷提高我國機械制造工程專業水平,就必須有效改善當前我國機械制造專業人才培養投入不足、人才教育發展緩慢等方面的問題,確保人力資本的投入,構建機械制造工程的創新教育體系。從世界機械生產大環境來說,美國、英國等國家仍舊是機械制造工業領域的核心技術保障國,我國想要拓展自身機械設計制造技術,仍需緊跟歐美腳步。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內機械專業學生勢必需要努力學習機械工程專業英語,不斷提高自身機械英語綜合應用水平。而有關院校也需要通過專業教育,幫助學生快速掌握現代機械英語中包括工程材料、加工方法、數控技術、計算機輔助等各個方面的英語交流技能,從而提高學生機械科技的適應和認知水平。因此機械工程專業英語是當前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必不可少的教育科目之一。
由盛楠老師主編的《機械英語綜合教程》一書,結合我國當前機械英語教育內容,為機械設計類專業師生提供了一種新的機械專業英語課程教育思路。該書涵蓋了機械設計與制造、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激光技術、機械設計商務知識等5大核心模塊,共計24個英語教育單元。每個單元中,作者都將相關英語教育內容詳細劃分為4個部分,即單詞、聽力、閱讀和情景對話,為機械設計專業學生提供了一份專業的機械英語教學樣本。由于作者曾先后編寫過《實用科技英語教程》和《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專項突破》兩本英語類教學參考書,所以清晰地了解當前高校學生的英語特征和整體英語水平,并以此為基礎,構建機械英語課程各單元知識框架,確保機械英語綜合教育教程體系的完整性和針對性。
近年來,隨著我國機械工程專業英語教育教學課程不斷深化,整體教育結構也在趨于完善,但是依舊存在一些問題。機械制造工程專業英語與傳統大學英語相比,最大的教育差異就是對學生讀寫翻譯的側重點不同,其核心教育點在于提高學生的讀和譯的水平。在現有的教育課程中,指導教師一般會讓學生通過閱讀大量的對外工程專業數據文獻資料,提高學生對于機械英語的理解和翻譯,在此基礎上,再逐步提高學生的聽、說、寫能力。現代高校機械設計專業英語的教育內容,很多來自于歐美文獻原著,這種專業性較強的外文資料涉及的機械科技內容往往十分復雜且難以理解,所以現在我國機械專業學生在學習專業英語時,也面臨著“懂而不精”的尷尬,也就是說對機械專業英語還停留在基礎認知層面,缺乏整體的實踐應用能力,所以現階段有關專業教師和教育機構,必須進行有效的教育改革,將機械英語的學術理論部分與實踐應用部分相結合,建立理論實踐一體化教育體系。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機械制造工程英語的專業課程教育均是以理論引導為核心,專業課程實踐和英語應用類課程僅居于輔助地位,大多數高校對于實踐性英語教學課程的安排嚴重不足。實踐和理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核心就是提高機械專業工程英語實踐部分的教育地位,有關指導教師可以建立半課堂半實踐的教育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在英語教學中,增加具有實踐性的教育資源,或者減少傳統機械英語文獻的教育輸入,增加具有實際應用效應的機械類教育資源。
《機械英語綜合教程》中就曾提到,機械制造專業英語需要回歸與社會實踐,所以作者在書中所規劃的機械英語拓展訓練均來自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機械資料,這樣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機械英語實踐能力,也有助于學生建立英語學習的成就感與自信心。此外,有關指導教師可以在機械英語的課外教學中,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實踐小組,制定應用情景,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參與度,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還能保證學生在學習生活中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機械工程專業英語的教育教學改革是我國機械工程專業教育改革的重要章節,做好該領域的教育課改工作不僅可以為后續教育改革工作提供有效的借鑒參考,也為我國未來的人才戰略儲備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一方面英語作為當前世界最核心的交流語言,是機械制造前沿科技引入的媒介,機械專業英語教育是我國科技引進的重要一環;另一方面,機械制造專業英語人才培養也是未來我國機械科技合作的保障,對我國生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盛楠 單位:陜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外語部
- 上一篇:智能制造時代機械設計技術探索
- 下一篇:藥物調劑中臨床藥學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