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監督集中國庫業務檢查思考
時間:2022-10-28 08:18:00
導語:事后監督集中國庫業務檢查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2004年下半年始,各省及地市一級中心支行陸續成立了事后監督中心,國庫事后監督崗位隨即撤消并相繼移交職能。事后監督部門化,實現了國庫業務操作與監督相分離。但目前的事后監督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還不能完全覆蓋,包涵或替代國庫會計業務實地檢查的職能和作用。如何改進國庫實地檢查工作,使之與事后監督等職能共同構筑起一個多角度,多層次的國庫監管體系,本文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關鍵詞:國庫業務;事后監督;實地檢查
一,建立約束體系,為國庫業務實地檢查提供保障
(一)著力完善實地檢查法規約束體系
一是要制定和不斷修訂充實一套切合實際的,標準化的,操作性較強的實地檢查操作規程,設計高效的檢查表格。每次檢查時根據檢查內容,制定詳細的檢查表格,將檢查內容精細化,以表格形式羅列出檢查項目的明細內容,檢查依據,檢查方法,檢查結果。二是要以法規制度形式明確實地檢查的對象,明確事后監督權限和對違規操作的處罰權,明確檢查者應有的權利和應承擔的義務,理順檢查單位與被查單位關系,促進檢查工作順利開展。
(二)強化建立人本管理體系
為保證實地檢查質量,建立實地檢查“人力資源庫”,對納入“人力資源庫”的個體,總庫要以適當的形式進行再培訓和再提高,使他們熟悉和熟練掌握檢查技巧,“人力資源庫”的建立也便于對同類問題的掌握和處理。
二,理順關系,為國庫業務實地檢查做好支撐
各級領導應充分認識實地檢查的意義和重要性,提高國庫風險防范意識,加強對檢查工作的領導,做好事后監督與國庫部門的協調工作,同級國庫部門應正確理解與事后監督部門的關系,二者之間既存在一種平行的監督與被監督關系,又同時擁有對所轄支庫監督管理的權限,因此同級國庫對同級事后監督有業務解釋以及配合協調的責任。
三,調整目標,把握國庫業務實地檢查的重點
傳統的實地檢查不僅包括國庫會計業務操作的規范性,而且還包括國庫資金風險防范,基于對國庫會計業務實地檢查與事后監督各有側重,相互配合的考慮。基本目標設想為:屬于規范國庫會計業務操作,督促會計核算質量提高等方面的職能應歸由事后監督部門負責,而國庫會計業務實地檢查工作的重點應放在國庫資金風險防范上來。國庫資金風險防范的重要內容應包括:加大對核算系統參數設置檢查力度,強化對數據備份和數據恢復情況的檢查,注意對資金往來業務的核對,關注內控制度執行,檢查國庫業務的合法性。
四,改進模式,確保國庫業務實地檢查成效
(一)從一元化向多元化的檢查模式逐步過渡
一元化的檢查模式就是現行的實地檢查模式。多元化的檢查模式則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在時間上要打破一年一次的傳統做法,輔以突擊檢查方式;二是在方式上要改變直接的現場核查資料的習慣做法,采取問話,問卷等各種補充形式。改進事前通知的作法,輔以臨時召集,封閉管理方式;三是在范圍上要適度擴展,打破實地檢查囿于國庫內部的局限性,將檢查范圍延伸到財政,征收機關,財政集中支付銀行。四是在手段上要以提高電子監管方式和降低人工方式使用頻率為準則。重視非現場檢查方式的引入,通過電子化憑證,信息化數據的遠程導出導入以及內部聯網的數據傳輸,及時發現,分析問題,將風險消滅和控制于萌芽狀態。五是在檢查主體上要注重群體效應。國庫,會計,監察,審計,事后監督直至財稅等多部門的聯合協作應成為檢查的主形式,這有利于對檢查出的可疑問題給予更加客觀全面的分析和評價。
(二)針對不同檢查對象制定檢查方案
逐步塑造人性化的檢查模式是檢查模式內涵意義上的改進。各地,各級國庫具有不同的業務特征,可以對其進行分類排隊,制定出差異化的檢查方案,這樣既有助于檢查主體的確立,也有助于檢查工作目標的按時完成。
五,嚴格制度,落實國庫會計實地檢查責任制
檢查人員要按統一規定的實地檢查記錄表,全面,準確,真實地記錄檢查情況,并由被查單位負責人和主查人簽章認可;檢查組負責人要對整個檢查過程和結果負責;檢查結束時,要對被查單位下達檢查結論和整改通知書。對不認真履行職責,隱瞞問題,檢查走過場等現象,以及事后發現存在重大差錯和案件的,要追究檢查組負責人和檢查人員的責任;對被查單位不整改,或整改不及時,不到位的,要從嚴從重追究被查單位的責任。
六,查處結合,重視后續監督
(一)反饋處理方式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對檢查出的問題,遵從依法行政,分清情況處理的原則。如:屬于風險防范范疇的,一概嚴肅對待;屬于非主觀原因造成的差錯或漏洞,可采取警告等方式要求限期整改;屬于事實確鑿,性質惡劣,拒不執行國庫管理制度或敷衍應付的單位,必須通報批評,并嚴格按照目標管理責任要求追究責任,對被檢查單位國庫負責人進行相應處理。
(二)檢查效果應突出四個結合
一是實地檢查與業務交流相結合。實地檢查對檢查人,被檢查人雙方來說都是學習交流的好機會,被檢查人再認識和整改的過程是一種學習和再提高的過程,檢查人發現問題和總結對方優勢的過程,對其自身業務規范也是一種交流促進很有用的手段。二是實地檢查與調查研究相結合。檢查的過程同樣也是研究和提出解決辦法的過程,實地檢查成果和數據資料都是調查研究信息的主要來源。因此,各級國庫應抓住實地檢查的有利時機,推出一系列有價值的調研成果。三是實地檢查與總結評價和推廣宣傳相結合。人民銀行系統的績效考核是對各級人民銀行履行職能的一種總體評價手段,實地檢查是人民銀行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對檢查中發現的好的做法可借助人民銀行系統績效考核機制表彰,宣傳,推廣,以便激勵先進鞭策后進;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更需要借助人民銀行系統績效考核機制,認真分析,查找原因,及時糾正,有效反饋。四是實地檢查與跟蹤整改相結合。跟蹤檢查是對上次檢查存在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的回頭看,它可以有效避免屢查屢犯現象的發生,是提高檢查工作質量的重要一環。
- 上一篇:地方政府財政危機國際經驗思考
- 下一篇:集體簽訂履行合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