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分析論文

時間:2022-08-28 09:54:00

導語: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分析論文

電子商物的發展離不開現代物流,這是當今人們的共識,也是許多電子商務公司在經過多年的探索之后得出來的結論。早在1994年,一些公司就開始投資電子商務,但它們大都沿襲了期貨業務的思路。只設計了網上查詢、競價撮合、銀行結算劃帳的工作程序,幾乎沒有與之匹配的物流程序,也沒有將物流企業作為自己的戰略伙伴。6年之后,雖然花費了大量的資金,這些公司都沒能成為電子企業家族中的一員,有的已經因資金匱乏、技術相對落后而悄無聲息了。除了交易安全、全國統一結算、電子交易法規之外,貨物不能及時送達是這些公司至今未能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在電子商務如火如荼的今天,諸多公司仍未解決物流問題,貨物送達依然是電子商發展的瓶頸。少數自稱解決物流問題的公司,也只不過利用了郵局的全國郵遞系統、城市的快遞公司系統,交付圖書、音像制品之類的小件物品。更多的電子商務公司則采取了要求廠家、商家送貨的方式完成顧客購物全過程。這就使電子商務的內涵有了不同的定義:廣泛的電子商務將物流涵蓋其中,包括商務信息查詢、報價、還盤、合議、付款、貸物送達等交易的全過程。而狹義的電子商務則僅限于除貨物送達之外的部分。對顧客來講,最終要選擇前者而淘汰后者,因為前者讓顧客最省力氣。

不論交易形式如何變化,是現金支付還是信用支付,是面對面交易還是網上交易,貨物總是要從賣者交到買者,甚至到達消費地。物流的功能是永恒的,電子商務企業如果不同物流相匹配,早晚要被淘汰。

建立與電子商務相匹配的現代物流企業并非易事,這首先是由于物流企業投資巨大,一般電子商物企業不敢涉足。土地、庫房、裝卸、分揀、配送、管理等需投入大量資金。我國現有的物流企業大都設施落后、資金短缺、負擔沉重、無力改造,與電子商務的迅速、安全、可靠的要求相距甚遠。二是物流企業行業割據嚴重,沒有統一的物流管理部門統一物流政策和行為。運輸部門分屬不同的部委管理,倉儲行業分屬不同的部委和地方。造成流轉單證不規范、不統一、不通用,貨物紊流、迂流嚴重,道路收費站多、收費量大,貨物不能暢流。因此,為了使我國的電子商務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國民經濟重要支柱,國家和企業必須高度關注現代物流企業發展和建設。在一定意義上說,物流設施的好壞和物流通暢度,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經濟發展的標志。電子商務的發展使交易成本大大降低,而現代物流的發展,使貨物流通成本降低,從而降低社會商品總成本。

建設現代物流設施,必須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國家應設立權威的物流管理機構,對我國未來物流發展方向、速度、政策、設施等進行系統的研究;統籌解決港口、碼頭、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站點、樞紐的部門分割和政策性問題;落實物流工作標準化問題;把物流產業列為國民經濟基礎產業,給予貸款、稅收、引進等優惠支持。大中城市應規劃綜合物流中心的建設,減少倉儲運輸企業的散亂現象。同時,由于我國的物流企業基礎差,不能照搬發達國家現代物流企業的設備和模式。要重視現有3億平方米倉儲面積和現有運輸工具的組織與整合,調動現有物流企業的積極性因素,多渠道籌資改造現有物流設施。物流中心的功能基本有三項:一是儲存功能,調劑貨物供求。二是流轉功能,將貨物及時分揀和配送至用戶。三是信息功能和交易功能,及時傳遞供需信息,協助完成交易。與此三項功能相對的基本設施是:適用庫房場地、流轉分揀中心和運輸配送工具、車隊,先進的計算機管理系統、用戶查詢系統和交易系統。從這個意義上說,現代物流又離不開電子商務的技術支持。還要作好企業內部的改革工作,包括物流業務流程的統一、單證的規范和統一,盡可能符合國際慣例,與國際物流接軌。國家國內貿易局最近將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特許連鎖經營作為營銷改革的三項工作。筆者認為重中之重是電子商物和物流配送。因為這兩項工作能帶來流通領域的革命,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改革。連鎖經營的核心是批量進貨、及時配送,同樣離不開電子商務和物流配送企業。中國物資儲運總公司是國內貿易局所屬的大型儲運企業,有著38年的歷史,擁有1300萬平方米倉庫用地,200萬平方米庫房,190條鐵路專用線和400臺運輸車輛。經過多年探索,我們體會到傳統的儲運企業必須向現代物流企業轉變,不轉變或轉變不及時,就可能遭到落伍、淘汰之命運。近年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確定了現代物流企業的目標,在資源配備、人才引進與培養,庫區規劃與設備更新等方面向現代物流企業靠近。二是積極發展物流配送業務,以倉庫為據點,逐步形成地域配送中心。90年代中期,我公司只有兩個倉庫從事配送業務,到今天已有30多個倉庫開展此項業務。無錫倉庫為韓國浦項制鐵承擔了一票到家的全程服務業務,實現門到門送貨,南京倉庫為南京二橋配送建筑用材,咸陽倉庫為彩虹廠配送電子元器件,東三教倉庫為海爾配送產品等,建立了一整套的配送業務流程和服務規范。據不完全統計,年配送量在150萬立方米以上。三是積極開發儲運業務軟件,將庫存物資的進出、保管情況進行計算機管理,使客戶能夠適時查詢,引來了大批貨主。康佳、長虹、海爾、奧的斯、鞍鋼、包鋼等著名企業紛紛進駐我公司。總公司近期正在將該管理軟件升級成網絡版,在全系統60多個倉庫推開。屆時可真正將分散的倉庫業務連成網絡,最終實現物流網絡和電子商物網對接,打破電子商務中現有的物流瓶頸。四是多方融資,建立與電子商務發展相匹配的物流中心。通過上市公司中儲股份募集資金,在上海、天津及主要物流樞紐城市建設物流中心。此前中儲股份滬南公司成功地為上海易初蓮花超市實施了貨物配送,并與麥德龍商談遠距離貨物配送業務,新物流中心將建設現代化程度較高的站臺式流轉庫房,組建配送車隊,實行計算機管理,為儲運企業探索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