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論文

時間:2022-02-27 04:23:00

導語: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論文

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現狀

我國電子商務正處在不斷普及和發展的時期。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7400億元,比上一年增長50%。未來5年,我國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每年約20萬人,而目前高校和各類培訓機構每年輸出的人才數量不到5萬人。我國有3100萬家企業,其中99%是中小企業。2005年經常應用電子商務的中小企業約50萬家,并且已經有1/4中小企業開始嘗試電子商務,而專業電子商務人才的缺乏成為妨礙中小企業應用電子商務的主要因素。但是,目前電子商務專業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率僅為20%,遠低于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70%的平均水平。電子商務專業人才需求量大與就業率低形成了一對鮮明的矛盾,那么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呢?

(一)培養方向模糊,定位不清

電子商務是一個概念很寬泛的專業,既有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又包括商務活動的各個環節,如采購、生產、銷售、資金支付、客戶服務、物流配送等。電子商務興起的時間并不長,相應的人才體系尚未健全,從理論研究到實踐都處于探索階段。學生學習這個專業,畢業以后到底從事什么工作并不明確,許多學校不能清晰地定位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方向,他們的培養目標是“萬能型”人才,而這并不符合用人單位的需要。許多學生畢業之后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崗位,較低的就業率對培養應用型操作人才的職業教育來講,更是十分不利的現象。

(二)師資力量薄弱,實踐環節缺乏

師資是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師基本上都不是科班出身,大部分是從計算機或經濟管理類專業轉行過來的。教師對電子商務知識的掌握基本上都是通過自學或者通過有關電子商務的研討會或培訓。由于學科教育體系還沒有完全形成,因此,電子商務教學處于一個摸索階段,只能是邊教邊學。

此外,電子商務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實踐環節是教學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目前,普遍采用的實踐教學方式,一是在學校的實驗室通過專門的軟件模擬實際操作。但是,真實的商務活動環境要比模擬環境復雜得多,且模擬軟件存在著不能及時升級的問題,所以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受到限制。二是校外實習,建立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實習場所。但是,目前專門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并不多,學校聯系實習基地是比較困難的事情。對于學生來說,還存在著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很多實習工作崗位他們并不愿意去做,如營銷等;對于企業來說,由于場地和管理等原因,他們也不大愿意接收大量的實習生。

(三)課程體系設置欠佳

現在,各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復合型人才,這點無可厚非。但是,很多學校所開設的專業課程中,一半是計算機技術類課程,如計算機網絡技術、程序設計等,一半是商務類課程,如市場營銷、國際貿易、企業管理等,而且計算機技術類課程明顯多于商務類課程。盡管學生把一大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計算機技術課程學習上,但是學到的只是皮毛。由于技術類課程所占時間太多,商務管理知識就學得比較少,很多學生畢業之后計算機技能比不上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而商務方面的知識又知之甚少,他們的就業難度可想而知。

(四)教材建設缺乏科學性和規范性

如今國內已經出版了多種高職電子商務的系列教材,但由于電子商務學科體系還沒有完全形成,教材到底應該包括哪些內容并沒有達成共識。因此,教材內容的差別很大,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并且還有很多重復和沖突的內容,這給任課教師選擇教材帶來了困難。

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對策

對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問題,各院校的電子商務教育都在不斷探索之中。針對上文指出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幾點解決對策。

(一)確定培養方向,合理設置課程體系

我國的電子商務教育呈現專業定位多元化、辦學層次多樣化的特點,大部分職業院校與普通高校在科研能力、師資力量、學生素質等方面有很大的差距。因而,針對職業教育的實際情況,在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方向上,高職院校應定位在操作型人才培養。

電子商務是一個交叉學科,是融網絡技術、營銷、經濟管理等學科內容為一體的專業,因此,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完所有課程是很困難的。所以,在課程設置時應根據自己學校的優勢和辦學特色有所側重,而不是用“技術+商務”這樣“1+1”的方式將課程簡單地堆砌。

對于以計算機技術為優勢的職業院校來說,可以選擇電子商務技術為培養方向,在課程設置時側重網絡技術、程序設計、網站建設與管理方面的課程,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技術工作。

對于以營銷、貿易、管理為優勢的職業院校,可以選擇營銷、國際貿易等商務活動為培養方向,在課程設置時側重市場營銷、國際貿易、企業管理、公共關系、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課程,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營銷和管理工作。

對于以交通運輸、工程機械為優勢的職業院校,可以選擇電子商務物流為培養方向,在課程設置時側重物流方面的課程,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電子商務物流方面的工作。

這樣,電子商務專業就可以細分為三大類方向,即電子商務技術、網絡營銷、電子商務物流。對于以上三類方向,無論采取哪一種,都應強調信息技術與商務的融合。商務是主體,信息技術是為商務服務的工具與手段。

(二)搞好專業建設,提高師資隊伍水平

好的專業體系是優良人才培養的前提。高職院校在電子商務專業建設方面應多下功夫,從理論和實踐上對專業進行建設,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培養方案,使教學工作規范化、系統化。

在師資隊伍方面,對現有的專業課任課教師應加大培養力度,根據他們的專業背景,提供更多的進修和培訓機會,以脫產或半脫產的學習方式彌補知識欠缺。另外,依據教學需要,引進高層次的技術和商務方面的專業人才,充實到教師隊伍當中。同時,還應定期選送教師到電子商務企業實踐鍛煉,了解企業的實際工作情況,并聘請企業中的骨干擔任兼職教師,縮短教學與工作崗位需求之間的差距。

(三)加強實踐教學環節,采用案例教學

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對于校內的電子商務實驗室應定期進行軟硬件設備的更新和維護,以保證實驗能夠順利進行;其次,教師應鼓勵學生網上開店,參與到現實的商務活動當中去。目前,一些高校的在校學生已經在各類商務網站上開設了小店,并且經營得有聲有色,這不僅可以增強動手能力,同時也可以作為學生就業的新渠道;再次,組織學生參加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主辦的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大賽,通過比賽學生可以把理論知識和實踐進一步結合,從中發現不足之處,開拓眼界,并且還可以培養團隊精神,這對以后的工作都是非常有益的;最后,可以在暑期進行校外實習,由學校統一聯系單位,分批進行,這樣能夠減少實習單位的管理難度,盡可能不影響實習單位正常的工作秩序。

此外,在教學中還應加大案例教學的比重。教師收集整理一些成功或失敗的案例,讓學生分組討論,用現代企業管理、網絡技術、項目管理等方法分析企業電子商務實施成敗的經驗教訓。這樣,有助于建立商務和技術相結合的職業敏感與職業素養。

(四)重視教材的編寫和選擇

教材質量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有關部門應組織電子商務和教育領域的專家和學者編寫一套體系完整、內容實用、適合教學的電子商務系列教材。教師在選用教材時應慎重選擇,從教材的內容、側重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等多方面考慮,使教材在教學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養成“網上生活”的習慣,因為互聯網上有豐富的學習資源,能夠為學生提供第一手的學習資料,包括在網上論壇和大家交流、瀏覽電子商務新聞和評論、博客等等。

電子商務改變了人們生產、生活和學習的方式,其發展勢不可擋。作為培養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職業教育,應準確把握經濟發展的脈搏,熟悉電子商務人才應具備的素質特征,認真分析當前國家和本地區電子商務人才需求結構,加強專業建設,結合學校自身的辦學優勢和特色,培養出滿足社會需要的電子商務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廖曉淇.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國電子商務報告(2004—2005年)[R].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2]粥魚.電子商務的最后一公里[J].電子商務,2006,(8).

[3]馬繼剛.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電子商務,2006,(4).

[4]張國友.技術依賴阻礙電子商務發展與普及[J].電子商務世界,2006,(4).

[5]楊麗光.把脈電子商務人才培養[J].電子商務世界,2005,(9).

[6]趙莎.再聚焦電子商務人才培養[J].電子商務世界,2006,(2-3).

[7]鄭淑榮.提高電商學生就業率[J].電子商務世界,2006,(6).

[8]鄭培.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憂思錄[J].電子商務世界,2005,(2-3).

摘要:目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旺盛,但是學生的就業率卻不高。高職院校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存在著培養方向模糊、師資力量薄弱、課程體系設置欠佳等問題。因此,應明確專業培養方向,從搞好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等方面入手,提高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質量,以適應社會需求。

關鍵詞: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