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對果蔬交易市場的影響

時間:2022-02-18 09:44:16

導語:電子商務對果蔬交易市場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子商務對果蔬交易市場的影響

摘要:近年來,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推動了互聯網與農業的有機結合,實現了農產品流通模式的顛覆性發展,本文主要分析了電子商務對壽光果蔬交易市場影響及現存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電子商務;壽光果蔬交易市場;營銷方式;影響;對策

電子商務興起于20世紀九十年代,在近三十年內得到快速發展,為我國經濟帶來了更多的增長可能性。經歷了以B2B為主體的穩定成長期及在3G時代全網全程電子商務V5時代成型之后,我國電子商務已經進入了穩步增長的成熟期,對經濟各環節產生著巨大的推動作用。2015年我國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對未來農產品銷售方式的展望,即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企業參與涉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創新農產品的流通方式,切實推動我國農民經濟效益的增創。在現代化農業建設的不斷推動下,電子商務與農產品營銷的有機結合,一方面能切實解決農產品銷售渠道流通不暢的問題,建立起時效快、費用低、流通快、售面廣的農產品網絡銷售平臺;另一方面也給農民帶來更多商機和經濟效益,促使農產品銷售從“找市場”到“選擇市場”的轉變,實現農民增收。

一、壽光果蔬交易市場的發展現狀

山東壽光蔬菜批發市場創建于1984年,占地近千畝,其中果蔬品種齊全,四季常鮮,年成交量多達百億公斤,交易額多達一百多億元。壽光從1989年開始發展大棚蔬菜以來,通過打造蔬菜產業的種植、技術、展覽、物流、價格形成中心等措施逐漸將壽光打造成了“中國蔬菜之鄉”。其由于先進的管理理念、龐大的市場規模,具備檔次高、蔬菜品種齊全等特點優勢聞名全國,并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套成功的管理營銷模式經驗,在擁有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交易市場基礎上逐漸成為了全國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最大蔬菜信息交流中心、價格形成中心和蔬菜物流配送中心。壽光果蔬交易市場在電子商務不斷發展的今天,其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在不斷完善市場基本配套設施(冷凍、倉儲、電視監控、電子英漢、客戶服務中心)的基礎上建立起具有10萬平方米的果蔬交易服務大廳和大棚,通過率先使用交易全程“一卡通”結算方式實現了果蔬交易的全程電子化。2003年10月,市場投資4000萬元建立起了國內第一家蔬菜電子拍賣市場,其以“包裝規格化、質量標準化、質量等級化、可會員化、交易電子化”的五化模式促進了壽光果蔬的標準化發展。

二、壽光果蔬交易市場電子商務應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014年末,壽光農產品批發電子商務平臺進入了運營階段(物流園母公司壽光地利農產品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已于2014年8月上線),其充分利用壽光傳統大宗蔬菜貿易的優勢來擴大了壽光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對全國的輻射影響力。其中自主研發推出的“掌上菜都”大宗蔬菜電子商務平臺依靠手機、電腦等終端設備實現了報價、驗貨、交易等商務活動,并通過打造品牌營銷、包裝設計、倉儲設計、網絡分銷等方式推動了蔬菜產品電子商務營銷的一條龍服務,推動著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

(一)電子商務應用現狀

壽光蔬菜電子商務作為我國農產品網上交易的領導者,在電子市場上的管理和運用水平代表了全國蔬菜電子商務的高層次,并在不斷完善好發展中逐步形成了集蔬菜商情、在線交易、網上支付于一體的電子商務平臺,為蔬菜的電子市場交易提供了更加全面、及時、準確的信息,并為各用戶、客戶、中介者提供了優質的服務,在極大程度上降低了蔬菜批發的配送成本、降低了價格風險。此外,電子商務的應用提高了蔬菜的流通速度,提高了壽光的國際競爭能力,在市場上形成了有效的公平交易機制,保障了交易雙方的合法權益。電子商務給壽光帶來的影響是機遇與挑戰并行,其通過建立蔬菜電子交易市場為壽光“富民強農”創建起一條無縫的產業鏈。1、建立起無縫蔬菜產業鏈。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在縱向上促使壽光蔬菜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促使其蔬菜種植從單個品種走向了規模化和集約化。在橫向上的影響是推動了壽光蔬菜批發市場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帶動了農資、育種、育苗、種植、物流、銷售、加工行業等一條龍無縫產業鏈的形成和發展。此外,電子商務與農產品銷售的有機結合也奠定了壽光蔬菜的龍頭地位,讓壽光蔬菜成為全國的蔬菜種植中心、技術中心、物流中心、價格形成中心、展覽中心,構建起了目前亞洲最大的綜合性農產品物流園,成為了全國蔬菜物流集散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推動了壽光蔬菜交易的市場化、標準化、規范化和國際化發展。2、促使蔬菜產業專業升級。近年來壽光在建立起一條龍的蔬菜產業鏈基礎上不斷擴大產業規模,形成了巨大的發展需求,產業現狀呈現良性發展,但在蔬菜專業升級方面尚未尋找到突破口。在中央政策的號召和支持下,農業的產業化發展將吸引更多資本流入,并且引發國內IT科技巨頭紛紛布局農業,推動農行成為繼房地產、互聯網后的又一大熱潮,這就為蔬菜產業的專業升級帶了更多機遇和挑戰。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參與者整體對電子商務的了解和應用較差。電子商務的優勢是利用互聯網的無形和涉及面廣為用戶提供更多客戶和潛在客戶,而蔬菜電子交易市場在參與主體上極具復雜性,包括了菜農、蔬菜經營者、蔬菜加工者、中介機構等等,參與主體的多樣化和復雜性拉低了整個參與主體的素質水平。再加上許多參與主體沒有充分了解電子商務的運用,對在線交易、在線支付并不熟悉,因而經常導致交易過程產生意外,交易延遲、支付風險等事件頻發。2、商品流通效率較低。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較,物流成本控制在10%左右才能進一步推動電子商務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而當前壽光蔬菜市場物流受到我國物流成本、物流效率的影響存在著商品流通率較低、物流成本較高的問題。因此在實際運營管理的過程中還需進一步加強政府與政府間的溝通交流合作,打破行政壁壘;在蔬菜采摘、運輸、存儲等物流環節中加強技術監管來降低蔬菜的損失率;此外,提高物流的管理水平、推動蔬菜物流的標準化進程,才能徹底解決當前蔬菜流通效率低下的問題,保障蔬菜新鮮的同時為經營者實現增收創收。3、尚未健全電子商務跟蹤管理體系。首先,在蔬菜生產過程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信息跟蹤體系,因此無法獲得全面的蔬菜生產過程具體信息,容易導致信息的不對稱,無法做到蔬菜生產信息與市場產品需求信息的對接。其次,壽光蔬菜電子商務平臺尚處于起步試營運階段,許多制度的健全和戰略的完善仍處于探索分析階段,因此在監管體系、健全的標準體系、生產體系、檢測體系、品牌創建體系等方面依然存在著巨大的隱患問題。

三、壽光果蔬交易市場完善電子商務應用的對策

(一)吸納電子商務人才

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背后是對電商人才的迫切需求,在農產品營銷方式與電子商務有效結合的今天,壽光只有根據市場需求來加強與高校間的合作,通過建立起當地校企實訓基地來培養電子商務人,通過加強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來培養綜合型復合型電商人才,從而推動農產品電商營銷的穩步、快速發展。

(二)加快信息化建設,降低信息成本

信息渠道的暢通,信息對稱是實現農產品零庫存的重要保障。因此當地政府要加快農村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設備在農村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網,保障農產品市場需求信息、農產品銷售信息、農產品價格信息等信息的流通,從而幫助農產品營銷制定正確的營銷策略,在降低信息成本的同時實現農民的增收。

(三)促進農產品經營產業化

“鞏固核心、擴展體系、突出加工”將成為市場體系建設、產業經營市場化的指導思路,只有不斷加大產品銷售的市場范圍,才能促進農產品的產業化經營。壽光蔬菜在鞏固核心方面需要不斷改進其市場運作方式、交易手續、組織體系和市場發展戰略及策略,通過加大投資擴展批發市場。以批發市場為核心對內完善制度體系、對外開拓市場,促使批發市場建立起與國內外市場相融合的現代化市場體系。

(四)建立高效物流配送體系、完善售后服務機制

為了適應壽光蔬菜的產業化經營,需要建立高效的物流配送體系。通過建立起“買全國、賣全國”的“農產品物流園”來保障蔬菜物流配送,以推動本地建立起集蔬菜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價格形成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為一體的一條龍產業服務體系,并在不斷完善農產品售后服務機制的基礎上促使產品銷售額的增加,切實保障農民的增收創收。結束語:壽光果蔬批發市場的電子商務應用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依舊存在些許問題,因此需要當地政府加強對人才的培養、加快信息化建設、促進農產品產業化經營來推動壽光經濟的穩定發展。此外,從整體來看,互聯網進入農業發展雖然起步較晚,并且尚于興起之勢,但可以看出農產品電子商務營銷模式的未來發展前景良好,農產品電子商務營銷將不斷完善至最終進入標準化體系階段,為我國農戶增收創收提供更多機遇和保障。

參考文獻:

[1]侯艷艷.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對策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5,31,6.

[2]殷鋒社.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分析與研究[J].電子設計工程,2011,06.

作者:霍慧智 孫美 單位:大連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