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低碳經濟景象及發展阻礙論文

時間:2022-12-10 10:23:00

導語:剖析低碳經濟景象及發展阻礙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剖析低碳經濟景象及發展阻礙論文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加之一直以來對環境忽略,人為地破壞了生態環境的自然平衡,是的人與自然的矛盾日益惡化。我們已經沒有足夠資源來支撐高消耗,高污染的經濟增長方式,也不能在持續這種不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方式。因此必須強化全民的資源危機意識,在發展循環經濟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的同時,發展低碳經濟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減少對資源的肆意浪費。唯有如此,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向生態文明的跨越,實現人與人人與自然雙重和諧的生態文明。隨著全球人口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能源使用帶來的環境問題及其誘因不斷地為人們所認識,不止是煙霧、光化學煙霧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氣中二氧化碳(CO2)濃度升高帶來的全球氣候變化業已被確認為不爭的事實。因此低碳經濟已經成為2010年家喻戶曉熱題。

所謂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發展低碳經濟,一方面是積極承擔環境保護責任,完成國家節能降耗指標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調整經濟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益,發展新興工業,建設生態文明。這是摒棄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約的發展模式的現實途徑,是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雙贏的必然選擇。其實質是能源的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題。那么’”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從而減少對大氣的污染,減緩生態惡化,主要是從節電節氣和回收三個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

那么我們的低碳經濟的現狀是什么呢?2003年,英國政府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首次明確提出發展“低碳經濟”,也就是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相統一新的經濟發展模式。早在2007年9月8日,中國國家主席就曾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15次領導人會議上,本著對人類、對未來的高度負責態度,對事關中國人民、亞太地區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鄭重提出了四項建議,明確主張“發展低碳經濟”,令世人矚目。他在這次重要講話中,一共說了4回“碳”:“發展低碳經濟”、研發和推廣“低碳能源技術”、“增加碳匯”、“促進碳吸收技術發展”。他還提出:“開展全民氣候變化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節能減排意識,讓每個公民自覺為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做出努力。”這也是對全國人民發出了號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主席并建議建立“亞太森林恢復與可持續管理網絡”,共同促進亞太地區森林恢復和增長,減緩氣候變化。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大力發展綠色經濟,緊密結合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決策部署,培育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建設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工業、建筑、交通體系。

關系到人類未來的發展的低碳經濟我們要與無碳經濟加以區別。它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那么我們能不不能實現低碳經濟就是更加關注的議題,我們首先算一筆賬:每人每天通過呼吸大約釋放二氧化碳1.14千克,電腦使用一年平均間接排放二氧化碳10.5千克,汽車的一臺發動機燃燒一升燃料小大氣釋放二氧化碳2.5千克,在中國,一個城市白領即便只有四十平方米的居住面積,開1.6排量的車上下班,一年乘飛機12此,碳排放量也會在2611噸。在中國,農戶從人口往少說也有6億吧,他們每天做飯,他們冬日里的取暖多數使用煤炭或者是煤炭的加工品來滿足,他們每年粗放式的排放屬于高碳生活,他們的碳排放量并不會比城市人口排放量少。低碳生活幾乎涵蓋所有產業,“低碳主義族”成為了引領時代的主題,在中國只能是積極倡導低碳生活方式。倡導低碳生活主要體現在:一是倡導廣大人民生活的節能減排;二是倡導盡量使用低碳能源,比如太陽能熱水器,綠色電力,新技術新能源汽車;三是“生態碳匯”建設,如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等等。在倡導的同時政府應該營造低碳生活環境,引領健康的生活方式。媒體輿論應該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引導大家做到適度消費低碳消費。更重要的是要體貼關心弱勢群體的地毯意識和生活方式。面對著“生活消費之上”的理念我們必須拿出足夠的勇氣把資源和利益在協調再分配,積極的倡導我們整個國民的低碳生活是我們的重中之重。

如何從生產到消費到做到低碳經濟呢?

節約資源。這時低碳經濟最本質的內容,也是發展低碳經濟的主要指導思想之一。通過整合現有資源,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資源的消耗和浪費。做到低碳低成本低污染高效率的生產是我們長遠而堅定的目標。

低碳運輸。運輸過程中的燃油消耗和尾氣排放,是運輸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低碳運輸指的是以節約資源,減少排放量,使用清潔能源為特征的運輸。其主要途徑包括:合理選擇運輸工具和運輸路線,克制迂回和重復運輸,以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改進內燃機技術和使用清潔能源,減少二氧化碳等物質的排放。

低碳倉儲。低碳倉儲要求倉庫布局合理,以及約運輸成本。布局過于密集會增加運輸的次數,從而增加了對環境的污染;布局過于松散,也會降低運輸的效率,增加空運率。

低碳包裝。低碳包裝是指的是采用節約資源,降低廢棄物為目的的包裝方式。主要途徑有:使用環保可循環利用材料,提高材質的利用率。設計折疊式包裝以減少空載率。低碳消費前面已說過這里就不再重復了。

影響我們低碳生活或低碳經濟的進程有哪些呢?

思想認識障礙

社會低碳生活理念相當淡薄,低碳生活的思想還沒有確立,低碳生活的行動更是悠悠無期。據中投顧問的《2009-2012年中國環保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中國把節約能源、發展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作為能源領域的基本國策,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各級政府對其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加之企業片面的追求局部效應和短期經濟效益,忽視了其生活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公務員之家

體制政策障礙

我國的社會體制嚴重滯后于經濟發展的體制,各級政府的實施力度和效果也是相對較低;而且中國還處于發展的高速期,不合理不合格的經濟企業比比皆是,假想如果嚴格按照國標運營,大有可能三分之二的企業將會被迫關門,那么中國的經濟將會一落千丈。一句話耍得好“有發展必有污染,要發展但要低污染”。

基礎實施的障礙

剛剛起步的低碳經濟基礎設施建設還沒有較大的改觀,和我們提出的低碳要求所需要的基礎設施相比,那是遠遠不夠的。再如果和發達國家相比較則差距會更大。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著我國的低碳經濟的進程。

技術障礙

我國的低碳運行制度的實施管理和技術手段還相當落后。先進的低碳技術開發還相當滯后,不同的低碳企事業單位之間的技術設備信息標準不統一,非標化相當于普遍。人才的障礙也可以歸結為技術障礙。

如何面對這些問題是我們低碳經濟進程的關鍵。

發展低碳經濟生活的建議,樹立全新的地毯理念。政府要較強需安全低碳經濟環保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喚醒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的環境危機意識,為低碳經濟的進行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引導工商企業打破其低碳經濟的規模。低碳經濟要打破“環保不低碳,綠色等于消費”的傳統觀念,應該著眼于長遠利益,樹立集體協作,節約環保的團隊精神,將節約,減少廢物、避免污染等作為低碳經濟長遠的發展目標。

聽取專家權威的意見:張坤民:采用低碳經濟的戰略應對氣候變化,如果能在中國付諸實施,許多環境與發展問題都可能迎刃而解。牛文元:建設低碳城市,需要加快以集群經濟為核心,推進產業結構創新;以循環經濟為核心,推進節能減排創新;以知識經濟為核心,推進內涵發展創新。李旸:作為一個高能耗國家,我們需要從節能減排、低碳發展的內在規律出發,找到中國巨大社會浪費和環境污染的本源。必須摒棄只關注諸如建筑節能、煤的高效利用等“用”的層面的具體技術問題,而忽視“體”的層面存在的痼疾,比如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理論的負面影響,城鄉空間布局、國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浪費等。因此,創新思維、改變觀念,堅持體用結合,從全局觀、系統論的角度出發,才能正確認識并加快低碳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