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區經濟發展的幾個問題探索
時間:2022-11-12 04:57:04
導語:牧區經濟發展的幾個問題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桑才讓工作單位:中共青海省委黨校
2005年7月26日至8月15日,筆者和幾個同事,為了完成一項調研任務,先后去了黃南藏族自治州的澤庫縣、河南縣,果洛藏族自治州的久治縣、班瑪縣、達日縣、甘德縣、瑪沁縣,玉樹藏族自治州的玉樹縣、治多縣、曲麻萊縣進行調研。這次調研中的所見所聞,使我們對青南牧區有了很多新的感受和想法。改革開放以后,青南牧區的經濟社會普遍得到了發展,所到之處都給人以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團結的總體印象,我們心中感到很大的欣慰和由衷的高興,說明這些年各級政府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但是,在調研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們認為,這些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可能會影響青南牧區經濟社會事業的健康發展,十分值得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給予極大的關注。
一、關于蟲草經濟問題
筆者之所以把當前青南牧區牧民通過采挖蟲草增加收入的活動和現象冠以“蟲草經濟”的名稱,主要緣于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是近幾年隨著蟲草價格的不斷看漲(2005年1公斤蟲草的市場價為20000—40000元之間),牧民從蟲草采挖中獲得的利益也越來越多。目前牧民的經濟收入主要來自于蟲草和與此相關的產業中,蟲草收入已經遠遠高于從事畜牧業的收入,依據蟲草資源分布的疏密和質量的優劣,牧區家庭中蟲草收入的比例有的地區達到60%,有的地區達到80%。我們在調查中發現,這幾年牧民憑借蟲草收入普遍購買了摩托車,有的家里還買了吉普車,添置了較貴重的藏族服飾,有的牧民舉家前往西藏、甘肅、四川等地朝拜。加上這幾年政府大力投資,目前牧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有了提高,蟲草資源富集區牧民的生活明顯好于海東地區的農民。二是每年采挖蟲草的季節,大量的外來人口涌入牧區各個縣城,有力地帶動了這些地區的運輸業、餐飲業、商業、旅店業等第三產業的發展。如2005年挖蟲草季節,僅瑪沁縣的外來人口就達到7萬人。人們反映,在蟲草采挖季節,牧區各縣城表現出歷史上少有的繁榮局面。總之,蟲草經濟在青南牧區客觀上已經形成,并且成為目前青南牧區經濟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是我們也發現,由蟲草而帶來的增長和繁榮的后面,也隱含著一些矛盾和問題。最主要的問題是蟲草經濟暫時掩蓋了青南牧區經濟發展中的一些隱患。青南地區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地區,礦產資源少,海拔高、氣候寒冷、生態脆弱,現代文化和科技擁有量小,離中心城市和大市場遠,與其他地區相比,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比較多。因此,青南地區的經濟發展問題一直是政府和有關方面探討的一個重要課題。但是,近幾年,隨著蟲草經濟的興起,給人一種錯覺和假象:青南地區的經濟發展問題似乎得到了解決。我們在調查中發現當地有的干部對蟲草經濟津津樂道,熱心于蟲草經濟的規劃和發展,而沒有興趣談畜牧業等牧區支柱產業的發展。我們認為,其實,只要理性地作一番思考,便可發現,青南地區的經濟發展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長期困擾青南地區發展的制約因素依然存在。雖然不能說蟲草經濟帶來的增長和繁榮是一種假象,但至少可以說它是一種暫時的現象。一是蟲草經濟根本上有悖于國家關于三江源生態保護的要求,國家會逐步加大對蟲草資源的管理力度,人們的蟲草收入會逐步減少。據資料反映,采挖1根蟲草至少破壞30平方厘米的草皮,按每年10萬人次,每人每天挖蟲草6—10根,挖掘期為50天來計算,每年采挖蟲草破壞的草皮面積就達到8—10.8萬平方米。除此之外,踐踏、車碾以及做飯用去的灌木燃料的破壞更加嚴重。據統計,2000年僅做飯一項每天破壞的灌木林有近200多公頃。三江源地區的生態保護和建設越來越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隨著國家逐步實施三江源生態建設工程,大規模采挖蟲草的時代將成為過去,人們從蟲草經濟中獲得大量的收入越來越不可能。二是蟲草資源分布的區域越來越小,蟲草經濟持續發展的資源支撐力越來越小。近幾年蟲草的采挖量很大,據反映,僅玉樹州每年的采挖量就達到75噸。這種情況使蟲草的生長環境受到了很大影響,導致產量逐年下降。20世紀60年代初,在海拔高度3500米以上的大部分地區有蟲草分布,如今,大部分蟲草只分布在4500米以上的地區,且數量和質量逐年下降。總之,隨著蟲草資源的枯竭和國家生態管理的加強,蟲草經濟帶來的效應會逐漸消失,牧區經濟發展的根本問題會再次顯現和暴露。因此,對于青南牧區來說,在繼續做好蟲草經濟的同時,要居安思危,積極探索適合青南牧區經濟長遠發展的新路子。
二、關于三江源生態移民的后續產業發展等問題
三江源地區是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近幾年來,為了恢復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政府部門在其核心地區以及生態退化特別嚴重的地區實施了生態移民工程。據規劃,政府準備利用五年時間,完成7921戶、43600人的搬遷任務。據有關資料統計,目前,已經從三江源核心區遷移出的牧戶達到2000戶,人口11000人。國家實施三江源生態移民工程對于保護三江源地區的自然環境,促進牧區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體實施這項工程中還有些相關的或比較長遠的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1、生態移民在一段時間內將作為牧區社會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而存在牧民進入城鎮生活,從表面看主要是牧民生活空間的變化,但實際上是牧民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價值觀念以及社會組織形式等眾多內容的變化,并且從時間和速度來講,這些變化都具有突變的性質。因此,生態移民在一段時間內將不可避免地生活在傳統和現代的夾縫之中,即一方面他們脫離了傳統生活和生存模式及觀念,另一方面又不能立即融入新的環境,從而成為游離于兩者之間的新的牧區社會群體。這是牧區社會的新情況、新現象,無論是政府層面還是理論界都應該加強對此的研究。2、生態移民的后續產業發展問題我們在調查中看到,現在已經從草場上搬下來的牧民都住進了政府無償提供的牧民新居點嶄新的房子里,并且根據情況每戶牧民家庭,每年從政府那里拿到6000元或8000元的生活補貼。應該說國家對生態移民的政策是很優惠的,從目前的情況看,國家的補助能夠滿足剛進入城鎮的生態移民的生活消費。但是,國家對生態移民的補貼政策是有期限的。補貼期限到期后,國家將會終止補貼。到那時,生態移民將依托什么而生存?他們會不會因為在城鎮無法生存而重返草場?這里就有一個生態移民的后續產業發展問題。當然,一提到這個問題,有些人可能會提到通過技能培訓,使牧民參與第三產業和牧區工業等諸多辦法。但是,從客觀上看,青南牧區落后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狹小的市場以及牧民勞動力的特殊結構,使很多理論上的良策很難在實踐中發揮具體作用。因此,我們認為解決生態移民的后續產業發展問題是今后一個時期牧區各級政府認真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我們從調查中了解到,至少目前青南牧區各縣對此還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對策。3、生態移民的社會保障問題從簡單層面上講,生態移民進城以后,應該和城鎮居民一樣,享受國家社會保障的有關待遇,這是一個社會公平問題。從復雜的層面看,因為牧民的生存環境發生了變化,與以前相比,牧民的生活成本和負擔也有了增加,他們甚至不能在短時間內樹立新觀念、掌握新技能。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生態移民更需要國家社會保障的關照。4、生態移民區的組織和管理問題目前青南牧區各縣都在縣城附近劃出一片相對獨立的區域作為生態移民區。這些新形成的移民社區嚴格地講不同于城鎮社區和牧區社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他們不同程度地脫離了原有的宗教組織、部落組織以及基層政治組織,在一段時間內因為缺乏有效的自組織功能,使社區有可能出現相對的紊亂狀態;另一方面,移民社區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它在外部和城鎮社區存在物質的、信息的交換關系。這種相互影響和交換的關系,使移民社區變化的方向和性質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移民社區的這種特殊情況,要求我們認真研究并加強對其管理和組織,從而避免有些國家移民社區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三、關于抑制部落勢力的消極影響問題
部落制度是藏區傳統社會中的一項重要制度,歷史上,它對藏區社會的組織和管理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解放后特別是在中,部落制度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沖擊和削弱。但是,在青南牧區至少目前還沒有表現出逐漸衰落和消亡的趨勢,相反在有些地區,因為國家基層組織力量薄弱、政府的社會服務功能有限等,部落制度和部落勢力一直以強制度和強勢力而存在。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部落制度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例如部落成員間形成的互助合作關系、部落表現出的社會組織能力、部落的救濟功能、部落調節社會矛盾的廣泛性等。從某種意義上說,現階段部落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彌補政府在牧區有關社會工作上的不足和缺陷的作用。了解這一點很重要。但是關于部落制度,我們聽到和了解到的更多的是它對現代牧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消極作用,我們覺得認識和了解這一點更為重要。目前部落制度對牧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消極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部落間的沖突頻繁發生,導致牧區群體性的事件越來越多在青南牧區由于部落制度和勢力的存在,社會成員個人間的沖突往往演變和上升為部落間的沖突。部落之間矛盾的解決一般都要采用協商來解決,但是,由于各種原因,部落之間的這種協商不能每次都成功和有效。當協商失敗,關系破裂,部落間往往發生大規模的械斗沖突,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部落間因此也會結下很深的仇怨,成為影響牧區社會穩定的主要因素。在這次調查中我們聽到了很多這樣的案例。有些是因為兩家的婚姻糾紛造成了兩個部落間的矛盾和沖突,有的是因為物質利益糾紛導致整個部落的沖突,有的是因為刑事案件激起兩個部落的整體沖突。由于近幾年引發牧區社會矛盾的誘因性因素增加,牧區社會成員間的矛盾以及由此而帶來的部落沖突明顯表現出增多的趨勢,對此,應該引起有關方面的注意。2、部落活動的費用日益增多,造成牧民群眾的經濟負擔加重部落整體的宗教活動和部落對外對內的各種賠償和救濟往往需要集中大量的錢財,而這些錢財都是通過部落向牧民的攤派來籌集。目前,由于部落活動的頻繁,青南牧區牧民一年中交納部落的各種攤派費用比較高。另外,部落的各種罰款名目繁多,部落成員如果違反了部落的各種規定,便要繳納相應的罰款。據了解,目前一般的罰款額度是一頭牛或幾只羊。如果違反了部落認為的重要活動的規定,那么罰款額度就很重。3、部落勢力影響基層政權建設部落勢力主要從兩個方面影響著牧區基層政權,一是干擾和影響基層選舉工作。在鄉鎮長選舉過程中,有些部落勢力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制造種種阻力,設法阻止外部落或外地人員進入領導層;在村委會主任的選舉過程中,為了爭奪公共資源的支配權,有的部落不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一些原則,以勢力做依托,粗暴干涉選舉工作;在選舉有關代表的過程中,處于提高部落聲望或獲得某種好處的需要,有的部落勢力從事各種活動,想方設法獲得代表資格。二是干涉基層政務和司法工作。有的部落勢力單純強調和追求自己的利益,對政府的有關政策和行為消極對抗,從而使政府的有些工作嚴重受阻,有的則采取組織本部落人員越級上告等方式,企圖混淆視聽,把一些敢于管理的干部搞垮,從而擾亂了基層政府的工作。在司法工作中,有些部落無視國家法律的存在,利用部落習慣法處理各種糾紛和案件,從而造成了在一些地方同時存在兩種法律的混亂局面。4、部落制度的存在使現代文明進入牧區的進程趨緩部落制度從根本上說,是牧區傳統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反映,它更適合于傳統社會。在現代社會,部落制度雖然也表現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這不是主要的方面,部落制度在根本上存在著排斥現代社會文明的一面。國家法律受到部落制度的干擾和影響等說明了這一點。總之,部落制度的存在一方面說明了這種制度在牧區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們工作的一些不足。我們應該從各個層面去研究當前青南牧區存在的部落制度,通過加大政府工作的力度,逐漸消除部落制度和勢力的消極作用和影響。在此談幾點建議供有關方面參考。第一,從長遠和根本意義上看,應在部落習慣法和國家法結合的基礎上,制定和出臺一部既能反映國家法的基本原則又能適應牧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的實際的法律。在部落制度中經常性或主要起作用的是部落習慣法,部落習慣法的很多內容從根本上說與現代社會的發展有一定的一致性,但是現在我們把牧區的這種習慣法棄置一旁,使用另外一套法律系統,使我們的法制工作缺乏必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表現出很大的機械性,從而影響了牧區法制建設。令人可喜的是,我們發現青南地區個別州縣已在這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們結合習慣法制定了解決牧區社會矛盾的有關規定,這些規定在近幾年解決牧區社會矛盾方面發揮了良好的作用。我們認為,這種做法雖然存在著不合法的嫌疑,但是,它應該是一種方向,是一種客觀要求。我們希望這種想法和做法,逐漸能走上立法的層面,最終解決牧區部落習慣法的問題。第二,加強政府工作的力度。從我們的調查中,了解到這些年來政府對牧區的經濟工作和經濟扶持的力度逐年加大,有效地改變了牧區經濟狀況,極大地改善了牧民群眾的生活。但是相比之下,牧區社會組織和管理的投入和措施薄弱,在一定程度上為部落勢力的存在提供了空間。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青南牧區各縣普遍存在著警力嚴重不足的問題,一個縣的警員一般只有40名,實際上由40名警察負責和管理著幾萬平方公里分散的牧區社會的治安。由于警員不足使牧區治安工作很難及時有效地覆蓋各個牧民居住點。在很多情況下,由于路程遙遠、信息不通、缺乏機動警員,案發半月甚至數月后,警察才能到達現場。在這種情況下,單個的牧戶除了求助部落力量,別無他法。那么,如何解決警員不足的問題呢?我們認為目前的鄉鎮改革是一個契機,可以把牧區各鄉鎮的富裕人員轉變為司法助理,如此,一方面解決了鄉鎮富裕人員的分流問題,另一方面加強了警察力量,強化了政府在牧區社會組織和管理中的作用,從而有利于削弱部落勢力及其消極作用。
四、影響青南地區社會穩定因素的新變化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等原因,青南藏區的社會穩定對整個藏區的穩定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從這一點說,維護青南牧區的穩定不僅僅是青海的事情,也是國家需要充分關注的問題。我們在羅列影響藏區社會穩定的因素時,通常把國外藏獨勢力對牧區的影響放在首位。這樣做有它的客觀根據,我們應繼續高度重視和警惕藏獨勢力在牧區的活動。需要我們注意的是,這幾年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以及各種利益的調整,使牧區的經濟矛盾和利益沖突不斷增多,越來越成為與藏獨勢力具有同樣影響力的不穩定因素,這一點務必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我們的根據是:1、近年來,青南地區所發生的影響整個青海藏區的群體事件的起因基本上都是經濟利益的糾紛和沖突問題。2002年發生在澤庫縣的9•26事件,2003年發生在尖扎縣的2•15事件,2005年的雜多事件都屬于這種情況。2、圍繞蟲草等資源的支配權問題而引起的社會矛盾逐年增加。隨著蟲草價格的不斷上漲,蟲草成為當前青南牧區第一位資源。為了爭奪蟲草等資源的支配權,為了從蟲草中獲得更多的收益,各種利益主體不顧國家的有關政策和規定以及牧區社會的穩定,在蟲草采挖各環節中,采取了多種手段和方法。目前,在青南牧區,圍繞蟲草等資源的支配權和采挖權問題,實際上形成了鄉鎮政府與牧戶、牧戶與牧戶、牧戶與外地采挖者以及州縣政府為了保護蟲草資源而實施的一些強硬措施與外地采挖者之間的多重利益矛盾關系。近幾年,在蟲草采挖季節,在這些利益主體之間發生了多次糾紛和沖突,并且有的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另外,在蟲草采挖季節,由于大量的外來人員涌入,使青南牧區城鎮的各種案件明顯增多。據有的縣反映,每年80%的治安案件都是外來人員作案和參與的盜竊案件。在有的縣發生了搶劫蟲草的殺人案件。3、地區差距逐漸成為影響青南牧區社會穩定的根本性因素。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青南牧區的經濟落后,社會事業更落后。目前青南牧區的許多縣醫院連比較簡單的闌尾手術都做不了,許多縣沒有高中教育。嚴重的落后狀況和明顯的地區差距,使青南牧區干部群眾的消極情緒不斷增長,從而在一定意義上為藏獨勢力提供了機會和條件。
- 上一篇:鎮委行政審批檢查匯報2篇
- 下一篇:檔案信息對經濟社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