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職業道德建設論文
時間:2022-11-16 04:31:00
導語:會計職業道德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會計職業道德缺失的原因主要是:會計失信的收益大于成本,現有體制使會計人員缺乏獨立性,會計人員素質偏低,監督約束機制不健全,監管力度不強等。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主要要求是: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強化服務。加強會計誠信建設,應在思想上高度重視會計誠信建設,建立會計誠信激勵約束機制,加強誠信教育、實施誠信工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完善會計監督機制。
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會計誠信
職業道德是人們在從事各種特定的職業活動過程中,應遵循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的總和,是會計人員在會計事務中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經濟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即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中應遵循的道德標準。會計職業道德作為社會道德建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完善社會道德體系的重要方面,也是在新世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的重要前提。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修養和素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會計職業道德缺失原因分析
(一)會計失信的收益大于成本。會計造假的背后一般都是經濟利益驅動,在利益驅動下,加上處罰不力、失信成本低、風險小。會計失信所獲取的收益遠大于成本,這是會計誠信缺失的主要原因。會計造假的受益人較多,如企業管理者、政府主管部門和官員、中介機構等。目前,我國對會計造假行為往往是“重經濟處罰,輕行政處罰;重單位處罰,輕個人處罰;重內部處理,輕外部公開處理”,有限的經濟處罰很少影響到單位負責人及會計人員的后續發展,威懾力不足。由于缺乏誠信激勵約束機制,導致失信的收益遠大于成本,失信已成為一種“理性選擇”。同時,在執法過程中執法不嚴或有法不依,致使違法違規者得不到應有的處罰,助長了會計失信行為。
(二)現有體制使會計人員缺乏獨立性導致誠信缺失。我國各單位自主設置會計機構、任免會計人員并對會計人員進行日常管理,政府有關部門(如財政部門或企業主管部門等)僅對會計人員的從業資格、專業技術資格等進行間接管理。
在這一體制下,會計人員隸屬于所服務的單位,并對本單位的行政領導負責。因此,法律賦予會計人員的監督職能實際上難以履行。會計人員處于經營管理者的控制之下,缺乏獨立性,迫于壓力,而導致了會計誠信缺失。
(三)會計人員素質偏低導致誠信缺失。有些會計人員專業知識貧乏、技術水平低,職業道德思想覺悟較低,對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和相關法規了解不多,很難做到遵紀守法、依法辦事;為謀取私利而做出諸如挪用公款等違法的事情,當面臨壓力時很容易被動作假。現行會計準則較多地運用到職業判斷,這需要會計人員具有較高的素質。如果會計人員不能完全排除干擾,其主觀判斷就會失去客觀性和公正性。
(四)監督約束機制不健全,監管力度不強。一些公司的會計人員在內部控制過程中往往既負責信息提供又進行內部審計,缺乏相應的監督機制。公司監事會成員不能保持獨立性,其工薪、職位等基本都由經營者決定,無法履行獨立監督的職責。缺乏有力的外部監督機制,企業財務、稅務、審計等部門各自為政、重復監督,使得監管效率低下。
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主要要求
(一)愛崗敬業
愛崗敬業即熱愛自己的職業,這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基石。愛崗和敬業,互為前提,相互支持,相輔相成。敬業愛崗,要求會計人員應有強烈的事業心、進取心和過硬的基本功。忠于職守,珍惜自己的職業聲譽,維護國家和企業的利益,向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
會計人員要以強烈的主人翁責任感和對事業執著的追求精神,爭當本職工作的行家里手,使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適應所從事的工作要求。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個人利益無條件地服務黨和人民的利益,兢兢業業、踏踏實實、無私奉獻、嚴格執行并遵守黨和國家的財經方針和各項財務規章制度。
(二)誠實守信
誠實守信要求會計人員在執業活動中講求信用,保守秘密,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真實、完整的會計核算;不搞虛假,不為利益誘惑;執業謹慎,信譽至上。誠實守信要求從業人員說實話、辦實事、不說謊、不欺詐、守信用、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誠實守信要做到既有高質量的產品,又有高質量的服務,還要嚴格遵紀守法。只有這樣,才能取信于民,從而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三)廉潔自律
廉潔自律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前提,是維護會計職業聲譽的基石;廉潔自律要求會計人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公私分明,不貪不占;遵紀守法,盡職盡責。廉潔是會計職業道德自律的基礎,而自律是廉潔的保證,二者不可偏廢。保持廉潔主要靠會計人員的覺悟、良知和道德水準,而不是受制于外在的力量。自律很重要,會計人員應該能夠經得起各方面的利益誘惑,自我約束,自我控制,不為金錢、酒色所動,學榜樣,找差距。靠內心道德和職業良心來實現會計道德上自我完善的追求。
(四)客觀公正
客觀公正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根本;會計人員在辦理會計事務中,應當實事求是、客觀公正。這是工作態度,也是會計人員追求的境界。會計人員在履行職能時,應摒棄個人私利,避免各種可能影響其履行職能的利益沖突。由于會計人員是和企業資金運動緊密相聯的一個工作,其工作必然會涉及到企業其他人的經濟利益。做好會計工作,無疑是需要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但這并不足以保證會計工作的質量,有沒有實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觀公正的態度,也同樣重要,否則,就會把知識和技能用錯了地方,甚至參與弄虛作假或者通同作弊。客觀是公正的基礎,公正是客觀的反映。只有做到端正態度、依法辦事、實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獨立性,會計人員才能達到客觀公正這一職業目標。
(五)強化服務
強化服務是要求會計人員具有文明的服務態度、強烈的服務意識和優良的服務質量。會計職業活動涉及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等各個環節,因此,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具備文明素質。在實際工作中,會計人員服務態度好、質量高、做到講文明、講禮貌、講信譽、講誠實,堅持準則,嚴格執法,服務周到,就能提高會計職業信譽,增強會計職業的生命力。強化服務是會計工作的升華,是奉獻社會,這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歸宿點。
三、加強會計誠信建設的措施
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核心的任務是加強會計誠信建設。主要應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1思想上高度重視會計誠信建設。會計誠信對建設和諧社會非常重要,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視會計誠信建設,將會計誠信建設提升到構建和諧社會的理論高度。和諧社會將為會計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能推動會計事業的發展,有利于實現會計人追求和諧的目標。會計和諧又為會計誠信建設提供了環境支持。會計誠信建設不只是會計人員的事情,各級領導應予以關注。應以政府相關部門為主,各部門充分利用各自的優勢,相互協調,有機結合,制定總體規劃,形成合力。
2建立會計誠信激勵約束機制。要加大對會計造假行為的處罰力度以增加失信成本,應大幅度提高守信收益。建立會計誠信激勵約束機制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通過實施會計誠信激勵約束機制,失信者付出巨大的代價,守信者得到獎勵,從而使講誠信成為一種理性行為。
3加強誠信教育,實施誠信工程。加強會計誠信教育是提高會計職業道德水平、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推動力。誠信在多大范圍內和多大程度上為人們所接受,取決于誠信的宣傳與教育。
(1)加強誠信教育。會計誠信教育應是全面的誠信教育。應把會計誠信教育作為社會主義誠信體系構建的一項基礎工程來抓。對會計人員和掌握會計誠信水平支配權的強勢集團(包括企業負責人和能夠控制企業負責人的政府官員以及會計師事務所的合伙人),借助會計繼續教育來加強誠信教育,使其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
(2)加大誠信宣傳力度。通過宣傳,營造會計誠信氛圍,強化“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觀念,讓全社會都認識到會計誠信的重要性。既要從正面要求會計從業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事業觀,在社會上形成“求真務實”的誠信環境,叉要從反面宣傳和報道會計誠信缺失的單位和個人,以起到警示和教育作用。
(3)建立會計誠信檔案制度,為深化會計誠信建設、提高會計行業管理水平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撐。
4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通過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使會計誠信信息的采集、整理、評價及后續的激勵約束有法可依,從而使會計誠信建設有制度保障。應盡快構建較為完善的法律體系,以促進會計行業規范、健康發展。
5完善會計監督機制。企業要建立強有力的內部審計制度,企業外部建立以財政監督、審計監督、稅務監督、行政監督為主的外部監督體系,形成內外部監管的防范體系。但應避免職責交叉和重復檢查。
- 上一篇:綠色會計實施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論文
- 下一篇:縣委組織干部個人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