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計增加機構價值論文
時間:2022-05-17 08:50:00
導語:內部審計增加機構價值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引言;內部審計在企業風險管理中的作用;內部審計參與企業風險管理法的途徑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保證工作與咨詢活動、內部審計與企業風險管理有著緊密的聯系,風險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是企業內部成員、在確定風險管理范圍過程中的作用、相對獨立客觀地對企業風險管理范圍的合理性做出評價、在企業風險識別和分析過程中的作用、在企業風險評價過程中的作用、在企業風險處理過程中的運用、在企業風險反饋過程中的作用、提高內部審計的地位、壯大內部審計人員隊伍、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完善我國內部審計準則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風險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內部審計作為公司治理的自我調控機制和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解決信息不對稱的重要措施,與風險管理密不可分。
關鍵詞內部審計風險管理評價
1引言
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保證工作與咨詢活動,它的目的是為機構增加價值并提高機構的運作效率。它采取系統化、規范化的方法來對風險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進行評價,提高它們的效率,從而幫助實現機構目標。
內部審計與企業風險管理有著緊密的聯系,風險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內部審計作為公司治理的自我調控機制和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解決信息不對稱的重要措施,與風險管理密不可分。而隨著風險管理導向內部控制時代的來臨,內部審計的工作重點也發生了變化,現代內部審計除了關注傳統的內部控制之外,更加關注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在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觀念下,風險管理成為組織發展的關鍵,促使內部審計的工作重點不僅是測試控制,而且包括確認風險及測試管理風險的方法。由于內部審計的自身特點,其參與風險管理擁有一定的優勢。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熟悉本單位情況,對企業面臨的風險更了解;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是企業內部成員,其利益同企業的發展和興衰密切相關,對防范企業風險、實現企業目標有著更強烈的責任感;內部審計機構不同于其他部門,不從事企業具體業務,其職能獨立于業務管理部門,可以跳出業務各環節的圈子,從全局出發、綜合客觀地對風險進行識別和評價,采取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中,隨著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各種風險因素增多,內部審計工作在改進風險管理和完善企業治理機構等方面將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同時,內部審計也被賦予了更多的職責和使命。近年來,在美國發生的財務造假案導致了安然世通等跨國大公司的破產,同時也導致了安達信這樣一個有著90多年歷史的世界級會計師事務所退出了歷史舞臺。在我國也曾出現“銀廣廈”、“藍田股份”、“億安科技”等坑害中小股民的事件。所有這些事件的發生,在全球引起了各方對民間審計機構誠信問題的探討,同時也觸動了人們對企業內部控制的進一步思索。
2內部審計在企業風險管理中的作用
2.1在確定風險管理范圍過程中的作用
內部審計能從全局的角度出發,相對獨立客觀地對企業風險管理范圍的合理性做出評價。同時,內部審計應對確定風險范圍的方法、標準及體系進行評價,以確定其是否充分合理、健全有效。內部審計還應關注管理層和審計委員會對風險的接受水平,并對風險范圍的涵括權衡輕重,確定其是否考慮周密且符合重要性及成本效益原則。
2.2在企業風險識別和分析過程中的作用
內部審計對公司的業務流程和經濟管理比較熟悉,有條件和優勢評價風險管理組織對風險的識別,確定風險歸類的正確性,識別風險是否全面、風險分析方法是否適當。內部審計可以采用各種風險分析方法對企業內部和外部的風險要素、征兆、可能性、性質、后果及頻率進行識別分析,然后判斷風險管理層是否對主要風險均已識別和分析,并充分考慮風險可能造成的影響,為進行風險的評價奠定基礎。
2.3在企業風險評價過程中的作用
內部審計應首先對風險性質及程度的衡量界定進行評價,這關系著進行風險處理的依據是否可靠;其次應對管理層的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的適當性、執行的有效性評價,找出需要修改完善的地方,為各級管理層提供審計專業意見。風險評價可以采用風險當量法、蒙特卡羅模擬法及專家打分法等等。
2.4在企業風險處理過程中的運用
企業根據對風險的性質的判斷,分別采用相應的戰略措施和方法來進行風險處理,以降低和抑制風險損失,獲取風險收益。內部審計在風險處理中發揮的作用,直接反映在審計成果中,是審計價值的重要體現,因此是相對重要的一個環節。內部審計主要應結合企業內外綜合因素,分析評價風險處理方法措施的合理有效性,并提出意見或建議。
2.5在企業風險反饋過程中的作用
風險管理是一項系統性工程,要求各種有關風險的信息在組織、部門和人員之間有效溝通傳遞和交流協調,信息傳遞交流的暢通與否關系著企業決策的正確性以及思想行動的一致有效性。內部審計通過評價信息可以確定并建議修補風險監督反饋系統中存在的漏洞,促進風險管理系統的有效和完善。內部審計也能從另一個角度將內部控制健全性和風險管理有效性等方面實際存在的風險信息反饋給公司治理參與者,實現風險信息的良性循環,為風險管理提供有效的決策依據。同時內部審計應重視后續審計在反饋中的再作用。
3內部審計參與企業風險管理法的途徑
3.1提高內部審計的地位
提高管理者對內部審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是加強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保證,要使管理者充分認識到內部審計的重要作用,為內部審計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和地位保證,大力支持內部審計工作,使內部審計人員由原來的“內部警察”變成“管理人員的顧問、咨詢者”,加強內部審計人員與其他部門的配合和溝通,不僅使其運用先進的方法來有效地開展風險審計,而且通過使其充當風險管理的顧問或咨詢者,增強企業內部各級管理者的風險意識和風險管理能力促使和幫助更多的人有效地參與風險管理使企業風險管理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揮。
3.2壯大內部審計人員隊伍
內部審計要想參與企業的風險管理審計人員中除了要有財會專業的人員,還需要風險管理人員、信息技術人員等。為了滿足企業風險管理的需要,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要改變以往的人員結構,積極吸收相關專業的人員加入內部審計部門,增強內部審計部門的實力。為此,一方面可以從人才市場上招聘新的員工;另一方面,可以在企業現有人員中吸收新的力量,這樣也可以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
3.3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
(1)培養基礎人才。現在我國很多高校設置了審計專業,但大部分審計專業的學生更注重對會計、獨立審計知識的學習,對內部審計知識的學習重視不夠;同時也缺乏對數學、管理、信息、風險等知識的學習。為了適應內部審計的發展需要,尤其為了推動我國風險審計的順利開展,在加強內部審計知識學習的同時,也要加強交叉學科知識的學習,培養更多的復合型人才。
(2)加強內部審計人員的后續教育。企業管理部門應積極組織內部審計人員學習風險管理知識,積極參與有關部門組織的風險管理知識的培訓,增加內部審計人員風險管理方面的知識。
(3)企業內部審計人員也要增強自身的學習意識,加強知識的積累,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已將IIA在國際上舉辦的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考試引入我國,內部審計人員可以參加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考試,提高自身水平。
3.4完善我國內部審計準則
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起內部審計準則體系的基本框架,并強調了風險審計。但為了更好地發展風險審計,在完善內部審計準則體系的過程中,應進一步細化內部審計師在風險管理、控制及治理中的作用。具體途徑有:加強內部審計參與風險管理的理論研究,推進內部審計實務指南的制定和,以便進一步貫徹落實內部審計準則;借鑒國際審計準則的內容,實現與國際內部審計準則的接軌。只有這樣,才能使內部審計人員在規范的市場經濟運行中有更加明晰的角色定位。
參考文獻
1徐宏峰,李洪天.內部審計與公司治理的改善[J].財會月刊,2007(9)
2王戊.談現代審計方法(中國審計)[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6
- 上一篇:校園禁煙活動主題班會總結
- 下一篇:區鄉兩級人大換屆選舉會議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