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組織會計信息披露綜述
時間:2022-02-21 11:47:00
導語:慈善組織會計信息披露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我國一些慈善組織經常出現善款被挪用、使用效率低下、會計信息披露不完整等現象。本文基于我國慈善組織會計信息披露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對如何提高慈善組織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慈善組織;會計信息;披露
據京報網報道,在搜狐財經頻道、搜狐公益頻道主辦的論壇上,就“中國民間公益力量的現狀與未來”問題,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秘書長王海京指出:“公益組織,要提高自己的公信力,要公開透明地使用好每一筆善款。以前我們做得不是太好,包括我們自身也不是做得很好。我們雖然每年有財務報告,但還是不夠透明,以后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做好這方面的工作。”現階段,我國慈善組織的財務透明度越來越受到重視,我國慈善組織會計信息披露問題亟待解決。
一、我國慈善組織會計信息披露現狀
目前我國慈善組織呈現管理模式社會化、出資主體多元化的特點,形成了國家、集體、社會團體、個人(國內外)多渠道、多形式興辦和管理的格局,概括起來主要有5種運作模式:(1)公辦公營,即政府出資、政府機構經營。其體制屬于事業單位,這種“慈善組織”是中國特有的模式。(2)公辦民營,即政府出資、民間機構經營。政府主管部門采取產權與經營權分離的方式,通過公開招標,由一些有管理經驗、服務質量比較好的民間慈善機構經營。(3)民辦公營,即民間組織出資、運行模式行政化。(4)民辦民營,即民間組織投資、民間組織經營。(5)混合模式,即政府與民間共同出資、聯合經營。
我國慈善組織會計屬于非企業會計,目前慈善組織按所有制成分不同分別執行不同的會計制度。公辦的慈善組織(或稱社會福利事業單位),進行事業單位法人登記,執行自1998年1月1日起試行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試行)》。準則第五十三條規定:全國統一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由財政部根據本準則制定。民辦的慈善組織,可進行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或基金會法人登記,執行2004年8月18日頒布的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由于我國慈善組織根據注冊身份和體制的不同,分別執行不同的會計規范,而不同會計規范的信息使用者是不相同的,因此,要求慈善組織向外提供的會計信息也不相同。這將導致慈善組織之間會計信息缺乏可比性。例如:《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第十一條規定:會計信息應當符合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要求,適應預算管理和有關方面了解事業單位財務狀況及收支情況的需要,并有利于事業單位加強內部經營管理。《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第八條規定:會計核算所提供的信息應當能夠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捐贈人、會員、監管者等)的需要。
二、我國慈善組織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信息缺乏可比性
目前我國各種慈善機構執行不同的會計規范,向外提供的會計信息差別很大,并且慈善機構的財務報告沒有統一的格式。這將造成慈善組織之間會計信息缺乏可比性,不利于監督機構對慈善組織進行監管和慈善組織之間的比較。
(二)會計信息披露不公開、不透明
在我國,許多慈善組織的運作是不公開、不規范的,捐贈人無法通過合適渠道得到慈善組織的各種相關信息,無法了解所捐資金的使用情況,這必然會降低公眾對慈善組織的信任度。
(三)會計信息披露不充分
我國有些慈善組織雖然財務信息對外公開,但是信息披露不夠充分,雖然編制了會計報表附注,但所披露的會計信息較少且具有局限性。慈善組織通常選擇披露一些對組織有利的信息,對不利事項披露較少或根本不披露;或是披露一些使用者并不感興趣的數字,如折舊是多少,借款的比例,現金的凈增加額等。事實上,慈善組織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感興趣的是能夠體現慈善組織的公益或互益宗旨的相關內容,如慈善組織資金的數量和使用效率,提供的服務是否與使命相關,高級職員的報酬是多少,享受稅收的減免是多少等內容。
(四)會計報表附注內容滯后
有相當一部分慈善組織僅編制資產負債表、業務活動表和現金流量表3張基本報表,根本沒有編制會計報表附注。有的慈善組織雖然編制了會計報表附注,但故意使內容滯后,如對或有事項、提供擔保等需要及時公布的內容有意延期披露;有的組織是非故意的,也造成了信息滯后,比如組織管理層及會計人員的素質不高,當時未能正確理解附注應披露哪些內容而造成的事后披露。
(五)會計信息查閱困難
查閱我國慈善組織會計信息很困難,對外公布財務報告及其相關信息的慈善組織所占的比例很少,還有為數眾多的慈善組織沒有對外公布財務報告及其相關信息。有些慈善組織即使對外披露財務信息,也僅僅披露那些無關緊要的信息,對于捐贈者想要了解的慈善組織接受捐贈情況,善款的去向和使用情況,慈善組織享受稅收的優惠政策等信息不披露或較少披露。
(六)缺乏對所披露會計信息的審計
目前在我國慈善組織中,只有規模較大的慈善基金會按規定提供由注冊會計師審計的財務報告,而一些規模較小的慈善組織來按規定要求提供審計報告。還有一些慈善組織,由業務主管部門執行財務審計,審計質量不高,往往敷衍了事,無法保證信息的可靠性和公允性。
三、我國慈善組織會計信息披露的改進建議
(一)統一慈善組織會計規范
為改變我國目前慈善組織會計制度適用的混亂狀態,應從根本上改革現行的會計規范模式,即打破所有制、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的界限,建立一套統一的適用于所有慈善組織的會計規范,其規范的范圍既包括公立慈善組織,也包括民間慈善組織。統一的會計規范,不僅可以保證慈善組織會計信息的可比性,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還可以使我國慈善組織的會計信息披露具有國際可比性,有利于與國際會計的協調。
(二)完善慈善組織財務報表
由于慈善組織資金主要來源于各種形式的捐贈收入,這些慈善組織有義務將資金的使用情況盡可能詳細地向捐贈者公布,幫助捐贈者了解所捐資金的使用去向和使用情況,讓捐贈者知道自己委托給慈善組織的資產是否得到了恰當的使用,并可能幫助捐贈者做出追加捐贈等決策。目前,我國慈善組織還沒有一張報表能夠說明整個組織各種費用的詳細開支情況,相關報表使用者只能從組織的業務活動表中了解業務活動成本、管理費用、籌資費用和其他費用的總體情況,無法了解慈善組織為了實現其業務活動目標或者提供服務所發生的各項職能費用的詳細開支情況,比如:組織員工工資及稅金是多少,員工的福利及退休金的開支比例,差旅費、會議費用及辦公費用的開支比例等。鑒于此,本文建議在原有報表的基礎上增加一張職能費用表。該職能費用表是將業務活動表中的業務進行二次分類,將業務活動表中的業務細分為項目業務和輔助業務兩大類,其中“項目業務”包括:生物醫療服務、社區服務、國內災害服務、健康與安全服務、國際救濟與發展;“輔助業務”包括:員工的工資、員工的福利費、員工的退休金、差旅費、會議費、辦公費、聘請中介機構費用、水電物業費、電話與網絡費等。通過該職能費用表,捐贈者可以了解所捐贈資金的用途和去向,其他財務報告使用者也可以了解慈善組織的詳細費用開支。
(三)提高慈善組織會計報表附注信息披露質量
慈善組織與企業和政府不同,它不擁有企業的商業秘密,也不涉及國家的安全機密,應該充分利用會計報表附注或財務情況說明書,充分披露有利于信息使用者評價其績效的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體現透明度,從而更多地得到公眾的信任和支持。慈善組織財務報告附注應該披露如下一些內容: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運作效率和效果;捐贈人所捐贈資金的用途和去向;慈善組織享受的減免稅政策;募集資金的動機;慈善組織所做的與信息使用者有關的決策和行動;特殊年份對特殊業務的充分披露,比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災后重建的資助情況。慈善組織財務報告附注披露的信息不僅要全面,而且還要及時,信息披露滯后,會影響信息使用者利用信息做出的決策,例如捐贈者可以根據披露的信息做出是否對該慈善組織進行再次捐贈的決策,從而影響慈善組織募集資金的能力。
(四)改進會計信息渠道
在網絡信息化的今天,互聯網已成為人們獲得信息的主要通道。2007年11月中旬,由中華慈善總會主辦,浙江省慈善總會和中華慈善網承辦的“中華慈善互聯網”大會在杭州召開,來自全國102家慈善機構的代表參加了大會。大會就如何讓互聯網成為慈善事業發展的新動力進行了探討,并通過了加盟中華慈善互聯網救助中心的宣言。目前雖然一些慈善機構建立了網站,但是沒有充分利用這個網站,沒有發揮網站的作用。本文建議由國家民間組織管理部門建立和管理這個網絡化信息平臺,各個慈善組織以會員形式注冊加入。慈善組織各會員可以通過這個平臺會計信息,各會員組織應對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在這個網絡平臺上,還可以進一步開發會計信息整理、分析、評估等高級功能。信息使用者通過這個平臺可以了解某個慈善組織的整體財務狀況,可以對慈善組織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考核,有效地監督資金的使用效果,還可以對各個慈善組織進行比較。
(五)加強會計信息披露的審計與監管
首先,為了接受政府主管部門和社會各界的監督,保證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公允性,慈善組織不論規模大小都應該提交經過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的財務報告。會計師事務所作為專業的、獨立的中介機構,能夠為慈善組織的財務報告進行審計鑒證。在英、美等國,慈善組織的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早已確立,美國甚至已經建立了責任賠償制度。其次,慈善組織的業務主管部門應定期對財務報告審計鑒證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及檢查,對于未按要求進行年度財務報告審計的慈善組織,應有相應的處罰措施。例如美國為此建立了慈善信息局,行使慈善組織的財務審計報告的監督檢查職能。
主要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S].2004.
[2]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事業單位會計準則[S].1997.
[3]王慶成.我國非企業會計組成體系的構建[J].會計研究,2004(4).
[4]張海燕.美國非營利組織財務會計框架簡介[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5(12).
[5]何梅萍.慈善組織會計法規體系的構建[J].會計之友:中旬刊,2010(7).
[6]杜英.我國民間非營利組織財務報告的改進[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09.
- 上一篇:探討小學數學學具的科學使用法
- 下一篇:剖析高中生英語情感教學形式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