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信息化對價值鏈的影響與建議詮釋
時間:2022-04-10 10:45:00
導語:會計信息化對價值鏈的影響與建議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內容摘要:本文側重探討了會計信息化對價值鏈的影響,旨在揭示會計信息化可以提升價值鏈增值效率。企業整個價值鏈的綜合競爭力決定了企業的競爭能力,價值鏈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其手段是單支鏈條的價值增值,但是企業各單一鏈條間并不會“和平”相處,價值鏈之間存在持久競爭,而平息這場“戰爭”的最有效手段是會計信息化。
價值鏈作為市場經濟中的“食物鏈”效應,其表現形式是將供應企業、銷售商、運輸部門、服務商、輔助及客戶連接成極具競爭力的集合體,通過各鏈條企業之間的協同效應,提升價值鏈集合體的核心競爭力。實務界認為,價值鏈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其手段是單支鏈條的價值增值,促使企業整個價值鏈的綜合價值趨向最大化。盡管企業會因上述原因而大幅度協同價值鏈,但這并不意味著企業中的各單一價值鏈能“和平”相處。
問題提出
價值鏈的這種持久競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要求的協同效應。鏈條利益最大化截斷了鏈條信息共享,企業利益相關人不能及時得到企業的價值增值情況,此時的價值鏈就呈現出不協調現象。如內部管理者無法確定內部各價值鏈的成本預算和價值增值量;上游價值鏈供應商無法確定自身付出與所獲得的價值回報在整個價值鏈上是否配比;而下游價值鏈的銷售商或客戶同樣也無法確定自己所付出的是否與所獲得的服務或產品等值。解決這種不協調現象的唯一方法在于實現整個價值鏈信息共享,建立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信息共享機制,也就是會計信息化。
價值鏈增值向企業會計人員提出會計信息化要求,從原來的會計電氣化演變成以信息為價值流動管理活動。企業會計信息化的實現有助于提升信息傳遞效率,在扁平化企業組織結構后,企業基層信息可以直接傳送給高級管理人員,達到信息“全真”效果;會計信息化加強了企業內部的交流和溝通,使得企業內部人員可以更快、更準確地把握企業內外部的變化信息,同時在面對同一信息時,相關人員可以用比較統一的尺度進行測量和評價,不至于企業內不同人員對這一信息做出不同的反應;由于會計信息化的優越性,促使新的價值鏈管理的出現,會計人員將有機會步入管理層的可能。
會計信息化對價值鏈的影響
(一)扁平化企業組織結構為提升企業價值鏈信息流動效率提供可能
價值鏈增值前提是企業經營者能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實時的對比和分析,通過指導、調節、約束、促進等手段來提高經營效率和效益,而這些都需要對企業經營活動過程中的三量信息(時間量、實物量、資金量)進行實時監控。如果企業還停留在簡單的手工階段,或者是會計電算化階段,企業將無法實行價值鏈實時功能,也就無法從整條產業鏈的高度對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更有效的決策,增值不了價值鏈價值。但是會計信息化的實現,可以扁平化企業組織結構,消除企業內部之間信息傳遞限制以及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地域限制,為企業提升價值鏈信息流動效率提供可能。
(二)會計信息化技術平臺對價值鏈的影響
會計信息化中的計算機網絡硬件設備、軟件系統等物質基礎,實現了企業價值鏈基礎設施的共享,為價值鏈聯盟企業間的業務協同降低了成本,價值鏈間的價值增值也在無形中產生。同時由于這些物質基礎促使聯盟企業間協調、信息、過程集成趨向柔性化,企業與企業間的實時信息也就及時的傳遞到整個價值鏈,進而影響整個價值鏈的業務效率。
(三)會計信息化的實時控制催生新的價值鏈管理出現
傳統的會計人員往往需要從事繁瑣的記賬、算賬和報賬工作,使他們無法涉足企業其他管理工作,而且繁瑣的工作量需要大量的中低層會計人員,大大消耗企業人事資源,財會部門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企業負擔。而隨著會計信息化實時控制觀的確立,價值鏈聯盟體之間的信息傳遞、加工和披露便由信息系統接手,會計人員從以往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嵌入到企業的經營活動中,此時一種以會計人員為主力,以降低成本為目標的價值鏈管理在企業誕生。而因會計信息的實時控制帶來網絡管理方式和各個價值鏈節點互聯管理,同樣成為因會計信息化而產生的新價值鏈管理。這兩類新價值鏈管理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成本,提升價值鏈價值。
會計信息化提升價值鏈增值效率的政策建議
(一)搭建上下游價值鏈的信息傳輸系統
目前的會計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只注重對價值鏈中的核心企業進行信息實時化,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上游價值鏈的供應商和下游價值鏈的客戶的信息傳輸系統搭建,這使得價值鏈中本應該價值最大化的兩個環節信息不通,上游價值鏈的供應商無法確定自身付出與所獲得的價值回報在整個價值鏈上是否配比;而下游價值鏈的銷售商或客戶同樣也無法確定自己所付出的是否與所獲得的服務或產品所等值。這二者之間因信息不通導致整個價值鏈的功能協調,所以用會計信息化搭建上下游價值鏈的信息傳輸系統,能消除信息不對稱。
在搭建上下游價值鏈的信息傳輸系統時,首先是對上游價值鏈供應商的處理,可以利用會計信息化中的外聯網系統建立相關項目,讓企業采購員在第一時間內了解到詳細、準確的發貨信息與銷售信息,并第一時間得到相應的采購方案,這樣可以提高企業采購效率。同時運用會計信息化中的FTP信息溝通技術,通過系統的上線,與上游價值鏈就業務操作流程進行探討與梳理,使業務操作的流程更加流暢與合理。其次是對下游價值鏈的處理,下游的處理應該是以方便客戶為前提的,所以建立便捷的支付方式和相應的電子卡是實現下游價值增值的有效方式,如建立網上購物與網上支付功能等。
(二)建立會計信息化技術革新機制
相對于會計人才而言,會計信息技術的革新難度遠大于人才革新,但是目前大多數企業只建立人事部來進行及時的人才革新,而對會計信息技術的革新并沒有建立專門部門,從而使得會計信息技術的革新速度不能滿足于當前價值鏈要求的價值迅速增值的需求。所以應盡早組建專門的技術革新機制,根據價值鏈市場的第一需求,創新出合適的、及時的、準確的會計信息技術?,F有的相關研究所應該將其最新的研究技術及時的運用到試驗單位,使技術能第一時間發揮出相應的作用、創造理想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滕曉梅.基于價值鏈管理的會計信息化實施策略—以蘇寧電器為例.中國管理信息化,2009(1)
2.滕曉梅.論價值鏈管理與會計信息化的聯結性.中國流通經濟,2008(9)
3.陳海寧.會計信息化對價值鏈會計的影響.商業會計:上半月,2008(2)
4.滕曉梅.試析零售企業價值鏈管理會計信息化推進中的問題.集團經濟研究,2007(12S)
5.滕曉梅.論會計信息化與價值鏈會計的互動發展.財會研究(甘肅),2006(8)
- 上一篇:會計電算化問題及防治詮釋
- 下一篇:漫談企業財務質量的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