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估計審計問題及解決策略

時間:2022-04-18 10:20:00

導語:會計估計審計問題及解決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估計審計問題及解決策略

一、會計估計的特點及其對會計估計審計的影響

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體系已于2006年2月15日由財政部,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審計準則《第1321號——會計估計的審計》和《第1211號——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并評估重大錯報風險》對會計估計的審計提出了具體要求?!兜?501號——審計報告》明確了會計估計的企業管理層的會計責任和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這些準則規范了注冊會計師的會計估計審計工作。

但會計估計涉及的會計報表項目較多,包括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凈殘值及減值準備、在建工程減值準備、無形資產受益期限及減值準備、建造合同完工進度、未決訴訟損失和產品質量保證準備金、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下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估計等等,因而,會計估計的合理與否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將會產生很大影響。目前會計估計已經成為管理當局進行利潤操縱的手段之一,對其進行審計是注冊會計師的面臨的一項重要工作,存在一定的風險。

計估計是指企業對其結果不確定的交易或事項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為基礎所作的判斷。會計估計審計是指在企業會計報表審計過程中,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估計行為及其結果的再次確認和驗證。會計估計通常是被審計單位在不確定情況下作出的,其本身具有不確定性、主觀性和發生錯報風險較大的特點。會計估計是否合理依賴于公司管理當局會計職業判斷。在實務中必然受到公司管理當局客觀上和主觀上的制約。

主觀上被審計管理當局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除了希望會計估計的結果能及時、恰當地反映出企業當新準則體系下會計估計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胡可果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外,還希望通過會計估計計量、披露方法的選擇與運用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維護企業形象。因此可以說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對會計估計的選擇和運用具有較強的主觀傾向性。同時,會計人員進行會計估計時要面臨可靠性與相關性、穩定性與適用性、利益驅動和公允公正等觀念和立場的矛盾與權衡,這就使會計估計受到會計人員主觀(包括執業水平和職業道德水準)的影響較大。會計估計的上述特征必然會給會計估計的審計工作帶來較大的困難和風險。

二、會計估計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統一的會計估計合理性評價標準。由于會計估計具有不確定性特征,在進行會計估計時缺少人們通常都接受的標準、制度和方法,為了實現企業既定的目標被審計單位進行會計估計時就會選擇能“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會計估計計量和披露方法,而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時由于缺少相應標準,只能按執業準則的要求復核和測試被審計單位管理層作出會計估計的過程,利用期后事項、獨立估計的方法從會計報表整體上來評價會計估計的合理性,而合理性的判斷又取決于注冊會計師的專業判斷。這必然會造成同樣的情況可能由于被審計單位及注冊會計師的不同而評價結果不同。

2.被審計單位與會計估計相關的內部控制缺失或薄弱。合理地進行會計估計要求企業建立健全與會計估計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和相關控制程序。由于被審計單位內控制度的不完善或被審計單位重視不夠等原因,有些企業的會計估計內部控制不力,甚至少數企業根本不存在相關內部控制,導致會計估計及其變更缺乏科學合理的依據,隨意性較大。

如在應收款項的壞賬計提方面,多數被審計單位缺乏大額欠款單位的相關資料,也沒有設置單獨的信用管理部門,會計估計通常是被審計單位在不確定情況下作出的,其本身具有不確定性、主觀性和發生錯報風險較大的特點,使得會計估計審計面臨著較大的難度并具有一定的審計風險。同時,會計估計涉及的會計報表項目較多,估計的合理與否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將會有很大影響。2006年頒布的新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體系對會計估計審計作了比較具體的規定,但在具體操作中,會計估計審計實務中仍存在許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