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教學創新策略思索
時間:2022-05-25 08:44:00
導語:會計教學創新策略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高素質技術人才成為企業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的今天,中職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而作為中職教育專業之一的會計專業也正是伴隨著中職教育發展起來的,其專業人才已深入到社會各行各業。但即使在強調技能為本的宗旨下,目前的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仍暴露出許多問題,不少會計專業畢業生難以獨立勝任企業會計工作。本文針對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的現狀作出了論述,指出創新對其教學的重要性,并針對暴露的問題提出了教學創新的探討方案。
一、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現狀
經濟的發展使中職會計專業日臻成熟,為企業的財會管理輸送了人才,但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和科學技術的更新不斷加快,中職會計專業沒有跟上發展的步伐,越來越暴露出許多問題和不足,特別是在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教學理念滯后
中職會計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掌握專業的會計技能,以滿足市場中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求。但在實際的教學中,會計教育并沒有在觀念上改變傳統應試教育的模式,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重知識,輕能力,仍舊過分注重灌輸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和學生的分數,在質量上忽視了學生自身對會計專業技能的掌握程度,沒有達到實際的會計教學效果。二是教學重心不明,仍將教師的教學作為中心,忽視學習的主體在于學生,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專業課程亟待改善
中職會計專業設置的課程分為兩類,會計專業課和公共基礎課。就目前中職會計專業課程設置情況來看,三成多的課程為公共基礎課,其它課時為專業課,這就造成了專業選修課偏少甚至沒有,課程比例從而失衡的局面。這種課程的設置并沒有體現出中職教育注重實踐教學的特色,不利于學生畢業后參與就業過程的競爭。同時,中職會計專業課程在內容上也存在相互重復的現象,在課程設置方面也沒有注重主次之分和個體差異,對于每個學生所學習的幾乎都一樣,嚴重造成了課時的浪費,同時也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缺乏實踐教學環節
中職教育承擔著向社會企業輸送實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這就決定了中職教育對學生的最終教學目標是學以致用。所以,會計專業教學的教師除了要掌握必備的會計專業理論知識外,還應該具備豐富的會計實踐操作經驗。但目前中職會計專業中,具有實踐經驗的教師不多,難以承擔實踐性教學的任務。由于教師自身實踐能力的不足,在教學過程中,也沒有充分認識到實踐對學生的重要性,有的學生只懂理論知識,對實務操作(比如珠算、點鈔等)卻知之甚少,造成了知識的學習與實踐的操作脫節,會計專業的實踐性教學也就難以達到良好的效果。
二、關于中職會計教學的創新
1.中職會計創新教育的必要性
在以文化知識和科技為基礎的知識經濟時代,各行各業只有通過不斷的創新,才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發展的社會需要。而中職會計教學工作也必須堅持與時俱進,進行創新。這是因為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企業管理上出現了新的變化,會計工作也發生相應的變化,從而對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提出了具有多變能力的要求。同時,知識產品的出現要求會計人員具備吸收新知識和高判斷的能力,只有掌握新的會計方法,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抓住風向標。
2.創新中職會計教學方法的思路
(1)建立新的課程體系,使課程設置合理化。在課程設置方面,要打破傳統,建立以能力為本的課程體系。首先,結合中職會計教育的自身特點,堅持市場為導向,轉變為以學代教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學用結合,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同時要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和個體差異,實行分層次、多形式的教學方法。其次,要避免重復內容課程的出現,融合各類不同的課程,讓學生了解整個會計專業的課程體系。并在專業課程方面,設置相應的專業選修課程。最后,中職學校可以根據所在地的具體情況,對學生實習會計培訓的學習,讓學生了解關于會計專業的最新消息,了解市場會計動向,增強會計專業的實用性和實效性,不斷更新知識、技能,在提高專業水平的基礎上,拓展新的知識結構,加快會計人才的培養步伐。
(2)注重實踐教學,加大實踐課程比重。雖然目前中職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獲得實習的機會,但實習的時間卻非常少。中職會計專業可以讓學生在充分掌握了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盡量增加實踐的課程比例,讓學生提高動手操作的能力。中職會計專業的實踐課程大致分為校內模擬實訓和社會實踐兩類,模擬實訓是利用教學的有限條件進行課堂實訓的一種方法,比如說在會計基礎課程中,讓學生自己參與憑證填制、賬簿登記和報表單的制作等,同時還可以強化會計課程中珠算和收銀等課程,以提高學生實務操作的能力。社會實踐主要是開展校企合作,中職應高度重視企業與學校人才的交流,在兩者之間實現資源和信息的共享,建立雙方合作關系,為學生開設社會實踐的窗口,為學生創造會計實習的基地。中職可以利用企業提供的基地,讓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接觸實務,比如,各種單據的制作、發票的保存、發票與存根的鑒別。通過這些手段,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提高了運用知識的能力。
(3)自主學習,激發創新意識。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認知水平,讓學生成為會計教學的主體,自己當老師在課堂上講解,挖掘學生的潛能。教師在學生試講時,要認真對試講的過程做好記錄,找出學生不足的地方進行事后補充,同時,要隨時做好提問的準備。在試講之前,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比如:憑證填制沒有錯誤,但登記賬簿時卻出現錯誤,歸納導致錯誤出現的情況等等。這樣,學生將被動的學習轉變成主動,大大提高了會計學習的興趣。
三、結語
要使中職會計專業適應新時期的發展變化,就必須找出教學過程中的問題,不斷改善教學方法,加快創新的步伐,讓中職會計專業人才更好地服務社會經濟建設。
- 上一篇:全區殘疾家庭整改方案
- 下一篇:企業會計ERP運用問題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