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旅游試驗區創新合作路徑研究
時間:2022-09-16 03:21:13
導語:邊境旅游試驗區創新合作路徑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研究通過深入了解防城港市旅游產業的現狀、資源狀況、資源類型等情況進行梳理分析,并對由國務院2018年4月同意設立的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的未來發展和面向東盟國際旅游產業合作方面的創新途徑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謀劃國際間的開發與合作的發展戰略,并提出有效地對策與措施,不斷推動防城港市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邊境旅游;國際合作;旅游產業;創新途徑
一、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概述
廣西防城港市的邊境旅游試驗區毗鄰北部灣,與東盟國家越南海陸相連,有“金花茶之鄉”和“白鷺之鄉”等自然與人文勝地之稱,擁有東興口岸、浦寨口岸以及多個深水港碼頭,居住有京族等多個少數民族。可見,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自然資源豐富,區位優勢獨特,具有較大的潛力和發展前景。因此,國務院在2018年4月批準同意設立廣西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也是全國首批邊境旅游試驗區之一,其主要的目的是探索旅游產業發展新機制;推進邊境旅游加快轉型升級;創新邊境旅游合作的新模式等多項舉措和任務。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的建立旨在通過政策引導、區域優勢、資源特色等方面的優勢條件,進一步促進邊境的旅游資源開發和旅游產業發展,以旅游產業經濟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并由此面向國際拓展,邊境旅游試驗區的設立對我國旅游產業的改革與創新有著重要經濟意義和歷史意義。
二、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旅游產業發展現狀
廣西防城港邊境試驗區位于廣西防城港市,正處于北部灣經濟區內,海洋資源、自然資源、人文資源都相當豐富,目前已經開發有國家級、自治區級等多個名勝景區景點,建立多個五星級酒店以及各類品牌連鎖餐飲企業,目前已開通了中越客輪旅游航線—“海上胡志明小道”等。(一)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的旅游資源。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的旅游資源大致可分為三類:自然旅游資源、海洋旅游資源、人文資源等資源,具體如表1。截至目前,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已經可以滿足廣大游客觀賞、吃喝玩樂、跨境購物等需求。可見,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的建設已初成規模。按照防城港市政府旅游發展管理部門的“十三五”規劃,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繼續加大開發5A級景區的力度,爭取數量和質量同時攀升,確保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發展繼續邁上新的臺階。(二)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的旅游實況。根據近5年的數據分析,防城港邊境旅游實驗區的旅游人數呈穩步上升態勢。2012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819.4萬人次,2016年上升為1533.1萬人次,其中以國內游客為主,占比為全年游客的97.5%以上,其中海外游客占比相對較少,占比為2.5%左右。數據顯示,雖然游客人數逐漸增加,但是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仍需在多方面加強對旅游資源的開發、建設、完善、提升等,才能進一步吸引海外游客,提升國際知名度,推動邊境旅游試驗區的旅游產業穩步發展。(三)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面向東盟國際合作發展面臨的問題。1.國際合作的政策尚未完善。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是2018年4月由國務院批準建立的第一批邊境旅游試驗區,所以目前邊境試驗區注重試驗區內的旅游項目建設和開發,在橫向縱向與東盟國際旅游產業合作發展方面,一是政策措施尚未出臺有關的規范性的政策性文件;二是在景點景區、路線、服務方面尚未與東盟國家接軌;三是政府尚未設立試驗區為對外聯系的專門部門。2.試驗區的景點景區規劃不科學。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作為國家級的旅游試驗區,在空間布局、景點景區設置、交通路網、旅游路線、經濟圈形成、國際定位等方面,一是規劃不夠科學化和合理化;二是主題不夠突出,定位不明確;三是景區景點項目繁多服務混亂,有關部門監督不夠,沒有形成長期有效的監督機制。3.試驗區內的旅游基礎設施相對落后。近年來,國家以及自治區層面對北部灣經濟區的投入雖然不斷加大,但從全國乃至國際層面來說,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仍然相對落后。防城港市作為邊境旅游試驗區的核心地區,其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可輕視。目前的城市基礎設施、城市及省際交通設施應該加快推進建設,大部分景區景點的設施設備使用已經超過規定年限,上檔次或者與國際接軌的酒店和飯店等城市旅游服務業相對普通。4.試驗區與東盟各國簽證入境政策不夠完善。試驗區與東盟各國在簽證手續、簽證認可、簽證辦理方面仍然沒有出臺科學合理的政策,如:“一日游”“三日游”“七日游”落地簽或雙邊互認和免簽等政策應該研究如何實施及推廣,現在還存在部分收費高以及整套程序煩瑣復雜等,這不利于邊境試驗區面向東南亞國家的開放合作與創新,也不利于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與國際旅游產業創新合作的可持續發展。5.地區旅游安全問題存在隱患。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地處中越乃至東南亞各國的腹地,其存在著很多不穩定的因素。東盟國家多為宗教民族,宗教、民族、政黨等沖突、恐怖襲擊、邊界爭端等問題時常發生。而我國的西藏和新疆地區與宗教國家的部分恐怖分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們的往來大部分會經過邊境試驗區,給邊境地區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和不穩定因素。所以,雙方應加強合作,建立聯防機制,消除一切不利因素,為試驗區與東盟國際旅游產業的創新合作營造和諧穩定的環境。
三、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面向東盟國際旅游創新合作的策略與措施
(一)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投入。基礎設施的建設與規劃作為試驗區發展的首要任務,構建絲綢之路樞紐城市交通體系,與北、上、廣、深等區域的一線中心城市組成信息共享體。優化區域旅游資源配置,大力推進高鐵的發展,直通東興和浦寨口岸,盡快推動機場項目建設,構建陸空一體化的交通聯動體系,創新實現海、陸、空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交通的暢通無阻,以適應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以及西南地區旅游產業的未來發展。(二)推進旅游簽證制度便利化建設。為適應發展需要加強制度創新合作,一是盡快協調東盟各國推進簽證信息化建設的。使游客出入境全電子化和信息化即可;二是試驗區要成立專門部門,加強與東盟國家的協查與合作,盡快與東盟國家達成旅游簽證共識,設定專門的機構用于統一辦理旅游簽證,為兩國之間的游客提供旅游便利;三是創新合作路徑,創建國家之間的邊境自由旅行區,實現邊境區域內旅游活動免簽,讓游客之間的正常往來更便捷、更人性化。(三)加強國際間的旅游安全合作。試驗區要加強與國際間的旅游安全合作,一是與東盟各國合作構建國際旅游安全預警制度;二是聯合東盟各國旅游和安全部門,建立聯動機制,加強對試驗區與雙邊的安防和檢查;三是運用高科技技術對試驗區實行全方位的實時監控。尤其是對游樂場所、景區景點等人群集中的地方,要加強巡查,消除安全隱患,維護試驗區旅游環境的穩定,為試驗區與東盟各國進一步開展旅游合作奠定堅實基礎。(四)完善多元營銷策略,樹立旅游品牌形象。試驗區要充分利用網絡新媒體等手段打造全新的旅游廣告,一是利用網絡平臺等方式推廣試驗區的特色旅游品牌,做好旅游宣傳;二是政府利用已有的少數民族傳統節日舉辦各類旅游文化節等活動來吸引國內外游客,提升旅游品牌和國際影響力。三是打造試驗區與東南亞各國之間的旅游文化節、民族聯系節、僑胞僑鄉聯誼節等各類活動節慶品牌,以此發展成為國際旅游產業合作的新途徑。(五)打造口岸為中心,輻射帶動旅游產業。邊境旅游試驗區具有特殊的區位優勢,各個口岸無疑會成為邊境旅游發展的中心。一是防城港東興市可以依托自身口岸的中心定位,整合周邊旅游資源,帶動沿線區域和沿線國家的旅游產業的發展。二是建立中小型的國際旅游合作區,規劃多樣式的旅游線路,拉動附近區域的旅游消費;三是打造國際雙邊的邊境商貿合作品牌,研究開發旅游的附屬產品,拉動旅游購物和旅游服務消費。(六)開展邊境自駕路線合作,打造休閑度假自駕品牌。依托邊境旅游試驗區的獨特地理位置和區域優勢,創新國際旅游的合作途徑,一是重點打造口岸邊境自駕游;二是進一步放開國際商貿合作、境內外的地產等政策;三是開展邊境旅游資源合作,打造出邊境旅游走廊的發展模式。使其成為國際旅游合作的創新旅游品牌,從而帶動雙邊沿線地區旅游業的快速發展。
四、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面向東盟國際旅游創新合作的政策保障建議
邊境旅游試驗區的建設涉及國內、國外跨境合作,政治和經濟制度的發展水平不一。因此,在面向東盟國際旅游合作開發與創新途徑中,提出以下建議。(一)成立政府主導的對外協調機構。為工作順利開展,一是設立專門的部門并配備專業的人員;二是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并組建以旅游、規劃、發改等部門為成員單位的工作協調機構,統籌安排,有序推進試驗區的旅游項目的實施,科學解決邊境旅游試驗區在面向東盟國際合作中面臨的問題。(二)建立國際間的工作協調機制。創新建立以“互聯網+”模式的政府間專門機構,搭建國際間的交流平臺,加強溝通與協調,促進跨境旅游新產品創新開發與多國項目合作,通過國際間交流平臺的有效協調,促進邊境旅游項目的開發與建設。如“一帶一路”倡議、“東盟博覽博會”等現有的國際交流平臺,專門部門和專職人將不斷提高、掌握、善于處理國際事務的效率,提升邊境旅游產品合作開發中的層次和力度。(三)完善邊境跨境旅游進出的簽證制度。要加快完善邊境溝通和協調機制,創造高效便捷進出關環境。一是雙邊或多邊國家制定統一的出入境管理標準,簡化程序和降低費用。二是創造條件,合理規避政策性的障礙;三是雙邊或多邊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備忘錄或協議,以確保出現不良的法律漏洞。(四)完善國家間的政治合作交流機制。作為國家層次的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應由政府牽頭,提請外交部和有關部門進行磋商協調,一是簽訂多國旅游的海、陸、空通航協議;二是制定簽署旅游項目合作有關的共識文件;三是簽訂多國旅游法規的備忘錄;四是完善政治合作交流機制,進一步促進邊境旅游與跨境旅游項目開發合作與發展。(五)制定并完善投融資機制。邊境旅游產品的開發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支撐,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研究出臺多形式的投資與融資的制度,如設立邊境旅游開發建設專項基金;開放社會融資平臺進行市場運作。成立以政府為主的開發投資機構;引導國際資金或民間資金的加大投入,形成強大的旅游項目開發建設的資金流。為防城港市邊境旅游試驗區的開發與建設奠定經濟基礎和發展動力。
五、結語
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面向東盟國家開發合作與發展,必須要建立并完善有關政策法規,創新發展思路和機制,加強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必須完善鐵路、公路、水路、機場等旅游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建立多種向邊通道;必須加快推進邊境旅游應急救援和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作為國家級邊境旅游試驗區,地方各級政府不僅要與時俱進,不斷優化政府結構及職能,合理配置資源,適應當下發展需求,以旅游市場需求為導向,創新旅游項目建設和發展思路,進一步開發與開放與東盟國際旅游合作的新方向。
【參考文獻】
[1]廖南燕.防城港市邊境旅游開發對策[J].企業管理與發展,2016(2):152-155.
[2]熊小菊廖春貴胡寶清.廣西防城港市旅游資源開發研究[J].現代園藝,2018(3):20-21.
[3]蘇紅霞馮瑩瑩.“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與中亞國際旅游合作的潛力、挑戰與實現路徑[J].新西部,2018(8):44-45.
[4]時進.“一帶一路”背景下國際旅游合作研究[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5):65-67.
[5]柳濤.加強合作推動中蒙俄旅游快速發展——以吉林省為例[J].北方經濟,2017(10):33-36.
作者:高海鋒 單位:廣西財經學院
- 上一篇:旅游業與第三產業融合發展研究
- 下一篇:高校財務報賬流程優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