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公益性資產管理論文
時間:2022-12-30 10:46:51
導語:鄉鎮公益性資產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筆者近期在鄉鎮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中發現,部分鄉鎮每年投入大量財政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建成后的政府公益性資產既不入資產賬,也未建立管理臺賬,賬務核算長期掛“在建工程”,相關管理人員對這部分資產的管理意識薄弱,造成基礎設施建成后無賬可查、無人說得清,后續管理處于缺失狀態。在此,筆者建議從以下四個方面加強對鄉鎮公益性資產的管理。
一是更新觀念,掃除公益性資產的管理盲區。目前,部分鄉鎮對政府性資產管理意識不強,往往只注重本部門固定資產的管理,而忽視公益性資產管理,有關部門應通過開展專題培訓等方式增強管理人員觀念。
二是明確產權歸屬,實行分級管理。鄉鎮在對由多方投資建成的基礎設施產權確認上存在困惑,如道路工程中,資金來源包括省級財政、縣級財政以及鎮級財政,道路建成后應屬哪級政府管理沒有明確依據與標準。因此,應在項目立項環節,就明確項目建成后的產權歸屬。
三是建立臺賬,實行動態管理。要對投資建設的道路、橋梁、公廁、廣場等公益性資產數量、使用年限及使用狀況等方面全面摸清、避免因管理缺失而造成資產流失。應由專人負責,對鄉鎮所有公益性資產建立詳細臺賬,及時反映資產交付時間、日常維護等基礎信息,實施動態管理、定期檢查,確保公益性資產的使用性能和安全。
四是規范會計核算,將賬外資產轉為賬內資產。公益性資產一般由財政直接投入形成,理論上應在鎮政府賬面反映。應設立“公共基礎設施”及“資產基金——公共基礎設施”兩個明細科目,分別核算由財政投入形成的政府公益性資產。
作者:劉丹 單位:江蘇省阜寧縣審計
- 上一篇:中職鋼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
- 下一篇:采油廠固定資產管理效益提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