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融資風險管理研究
時間:2022-03-16 11:00:06
導語:民間借貸融資風險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間借貸是指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公民與其他組織之間的借貸行為。當雙方當事人意見表示真實時,可認定民間借貸有效,與借貸有關的抵押也相應有效,但民間借款利率不得超過人民銀行規定的借貸利率。中小企業民間借貸融資是一種在一定地域范圍內進行的中小企業與自然人之間的直接融資渠道,中小企業向銀行借貸則是一種間接融資渠道。民間借貸這一直接籌資方式的效率要高于間接籌資方式。中小企業需要資金的特點是時間緊,銀行借貸的審批需要較長時間,且中小企業很難獲得,因此,中小企業更多的通過民間借貸獲得資金。雖然民間借貸活動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法律和法規中的有關規定,遵循自愿互助、誠實信用原則,但目前多地發生老板“跑路”現象,使得民間借貸面臨更大的風險,這就給涉及民間借貸融資的中小企業敲響了警鐘。因此,研究民間借貸融資風險問題,能夠幫助中小企業全面認識和規避民間借貸融資風險。
二、中小企業的風險現狀
(一)經營風險現狀。企業由于經營中使用固定資產的原因,當企業的銷售量降低時,單位產品占用的固定成本會增加,單位產品的利潤降低,因為單位利潤和銷售量同時降低,就使息稅前利潤降低的幅度更大,這就是經營風險形成的原因。用經營杠桿系數來反映經營風險的大小。DOL=(S-V)/(S-V-F),S代表銷售收入,V代表總的變化成本,F代表總的固定成本。只要影響到單價和單位成本的因素都會影響經營風險。單價、產銷量、固定成本與經營風險同方向變動,單位變動成本與經營風險是反方向變化。因此,產品需求、產品售價和產品成本越穩定,固定成本的比重越小,經營風險就越小;反之,經營風險就越大。民間借貸年利率通常是銀行利率的4倍左右,是實業企業無法負擔的。因此通過使用高成本的民間借貸資金的中小企業,把民間借貸的資金主要用于:第一,中小企業把民間借貸資金投資甚至是投機于具有更高投資收益的行業,比如房地產、煤礦、石油,這些行業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點,企業家預期這些產品價格能夠快速上漲,從而獲得相對較高的收益。高收益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進入該行業,使供給增加,價格降低,國家的宏觀調控也會控制產品價格的過快增長,因此,相關產品價格增長速度降低,甚至下降,使得中小企業的經營風險加大。此時,投資于該項目的收益便會低于預期收益,甚至出現巨大損失。第二,中小企業把民間借貸的資金用于轉貸,以賺取利差。此時,若其債務人出現借貸危機,中小企業也會遭受相應的損失。中小企業的經營風險與債務企業的總風險正相關。借貸鏈條由后向前傳遞風險,并且債務企業很少是從事低風險的實體經營,高風險項目已占經營的大部分甚至全部。這就使得借貸鏈條上的這些企業經營風險很大。(二)財務風險現狀。中小企業由于運用了債務籌資方式而產生的喪失償付能力的風險是企業的財務風險,這種風險最終由權益資金所有人承擔。固定的債務利息和優先股股利是形成財務風險的根本原因。當息稅前利潤降低時,每一元息稅前利潤所負擔的利息成本就會增加,單位息稅前利潤可供股東分配的部分會減少,并且總的息稅前利潤在降低,使得歸普通股的稅后利潤大幅度降低,這就是企業的財務風險形成的原因。用財務杠桿系數來反映財務風險的大小。其計算公式為:DFL=EBIT/(EBIT-I-D/(1-T)),EBIT代表息稅前利潤,I代表利息,D代表優先股股利,T代表企業的所得稅稅率。因為優先股的股利是稅后支付的,所以把優先股的股利轉變成稅前的優先股股利。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財務風險越大。利息和優先股股利與財務杠桿系數同方向變化,息稅前利潤與財務杠桿系數反方向變化。只要影響要利息的因素都會影響財務風險。中小企業的資本規模,債務的比重和利率都會產生財務風險。中小企業在進行高收益項目的投資需要大量資金時,通常會進行負債籌資,而且中小企業因很難從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獲得貸款,負債籌資的很大一部分是通過民間借貸獲得的,利率通常很高,高達20%-30%以上,這就使中小企業要承擔很高的債務利息。雖然企業預期息稅前利潤較高,但債務利息仍占息稅前利潤的很大比重,財務杠桿系數很高,財務風險很大。(三)總風險現狀。企業總風險是指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共同作用,使權益資金收益大幅度波動而形成的風險。企業總風險是由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共同構成的。企業的理財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而企業價值受預期收益和風險的影響,所以一般的企業會控制企業的總風險在一定范圍內,如果經營風險大,就適當控制負債的比重,降低財務風險;如果經營風險小就會增加財務杠桿系數,以期獲得較高的財務杠桿利益。對于一個項目的投資與否,企業應根據其對企業價值的影響來決定是否取舍。采用民間借貸融資的中小企業通常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都很大,導致企業總風險過大。很多項目不但沒有提高企業價值,反而降低了企業價值。總風險過大最終造成了中小企業的債務危機。
三、中小企業總風險過大產生的原因分析
(一)所有者對待風險的態度。中小企業所有者是企業的最終決策者,對企業籌資、運營和投資決策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企業的所有者因為缺乏財務管理的專業知識,管理水平較低,并且片面追求高收益,缺乏對風險的認識,甚至完全忽視民間借貸客觀存在的高風險,這就造成了中小企業對風險缺少認識及控制。因此,所有者忽視風險勢必造成中小企業總風險過大。(二)企業的管理水平落后。首先,中小企業一般是家族型企業,其所有權與經營權尚未分離,管理決策中易出現領導者集權、個人獨斷專行、任人唯親制度等現象。這些管理方式與現代公司治理方式相關甚遠,管理方式落后。其次,財務管理機構不健全,人員職責分工不明確,管理混亂,沒有科學的決策制度,即使有一定的制度,管理者也常常不按制度辦事,越權行事及不盡其職現象嚴重。最后,中小企業沒有聘用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財務管理人員缺少專業知識,對風險認識不足,很容易決策失誤,忽視風險。(三)財務決策中忽視風險。由于所有者對風險認識不足,企業的管理水平又落后,使企業在投資決策中常常只注重收益,忽視風險。體現在:一方面,企業缺乏明確的實體經營方向,不顧自身能力的不足,片面追求“熱門”產業,投資于房地產、煤礦等產業,從而增加了企業投資風險。另一方面,中小企業進行項目投資時缺少可行性分析,或者在進行可行性分析時,過于盲目樂觀,忽視風險的存在,采用較低的折現率來計算凈現值,使預測的收益過高。這樣就使得中小企業在投資決策中的風險增加。另外,項目投資中所需要的資金一般是通過自有資金和借貸資金,正規金融機構不愿意給實力較弱的中小企業提供資金,中小企業在建設期,不得不向民間借貸,民間借貸資金的風險大,因此,增大了企業籌資風險。(四)無財務預警系統。中小企業所有者忽視風險,只關注企業的投資是否帶來收益,沒有建立完善的財務預警系統,不知道所面臨的風險是否已經有可能影響企業的正常生存。尤其當民間借貸存在的情況下,隨時可能面臨巨大的風險,甚至導致中小企業破產。
四、中小企業民間借貸融資的風險防范策略
(一)增強所有者的風險意識。所有者應加強學習財務管理的專業知識,充分認識影響企業風險的因素,增強風險防范意識。所有者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時充分考慮風險,避免投機行為,綜合考慮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嚴格控制企業總風險。(二)采取先進的管理模式。首先,把中小企業從家族制向現代企業制度轉變,使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聘用高素質的管理人員,進一步強化企業民主管理,不再由所有者進行經營管理決策,避免任人唯親的現象出現。其次,建全財務管理機構,做到管理人員設置合理、職責分明、互相制約、保障機構的良好運行,使管理者按章程和制度辦事,各司其職。最后,提高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專業水平。選拔優秀的專業人員進行財務管理,并適時地進行培訓,使其掌握足夠與風險相關的知識,從而提高其業務水平。(三)加強財務決策中的風險控制。中小企業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有明確的企業經營發展方向,不僅僅追求“熱門”產業。科學合理的確定項目的投資規模的大小、建設周期的長短以及資金來源的渠道,杜絕盲目性投資。當中小企業在資金充裕時,也須保持警惕,面對其他企業提出的高息誘惑時,要進行風險分析和判斷,避免一味追逐高利率的收益而盲目地出借大量資金,防范無法收回債務的風險。中小企業應規范民間借貸資金的使用,根據自身狀況制定資金使用計劃,避免超出還貸能力,短期借入的資金要用于短期投資,不能冒風險將其投資于回收期較長的項目上,防范資金鏈的斷裂。當然在互聯網金融體系中,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獲得資金,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眾籌的方式,防范民間借貸融資的財務風險。(四)建立財務預警系統。中小企業應建立財務預警系統,提高企業信息化程度,實時監控企業潛在的風險,當風險過大時,發出預警,從而防止企業風險過大。中小企業還應建立風險應急機制,事先準備風險基金,以備風險發生時使用,從而控制企業總風險。
[參考文獻]
[1]周康爽.中小微型企業民間借貸融資的財務風險管理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7(9):161-162.
[2]朱逸才.溫州民間借貸危機對民營企業風險管理的警示[J].財會通訊,2013(2):116-117.
作者:陳艷杰 單位:徐州工程學院
- 上一篇:人資管理企業核心競爭力研究
- 下一篇:企業會計信息失真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