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城鎮建設規劃初探

時間:2022-07-02 02:41:19

導語:全國城鎮建設規劃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國城鎮建設規劃初探

空間布局

隨著南寧城市東拓,鄉鎮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加深,特別是三塘作為南寧市東北部重要功能片區,大規模開發建設、二三產業迅速發展,必將促使三塘鎮經濟結構有較大改變,農業比重減少,而非農業職能、服務職能將大為增強。三塘鎮區將起到更大的規模聚集效應,帶動整個鎮域鎮村的社會經濟發展。結合鎮村的地位作用以及鎮域范圍內的相對獨立片區,規劃鎮域鎮村體系按“中心鎮區———新型農村組團或獨立片區組團———農村居民點”三個層次結構布局。(圖2)鎮區規劃發展布局根據城鎮建設用地分類及道路結構形成了“一軸五心,多帶六片”的功能結構。(1)“一軸”:規劃以昆侖大道為發展軸的總體結構不變,鎮區沿昆侖大道向兩側展開,城鎮各級中心主要沿昆侖大道兩側分布。(2)“五心”:三塘主中心、北部片區副中心、九曲灣新城副中心、南部片區副中心及四塘小區副中心。(3)“多帶”:為保護生態環境與山水格局,沿水系、主要山體、縱向快速路形成多條生態隔離帶。(4)“六片”:規劃建設用地可劃分為六個主要片區。分別是倉儲物流片區、工業綜合片區、鎮北生態居住片區、鎮南綜合居住片區、九曲灣片區、四塘片區。

產業發展

未來三塘的發展主要集中在現代農業、都市工業、商貿物流、休閑旅游等產業的發展上。應該根據三塘的區域比較優勢,與南寧市產業發展規劃相協調,錯位發展,找到經濟快速發展的新途徑。三塘有多種特色農業資源,但目前只局限于農產品的直接銷售和粗加工,未能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和促進加工業的相應發展。因此,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加強三塘鎮特色產業的發展,同時發展相關的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多種經營并重,發展農產品的深加工業,發展綠色產品,以此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促進三塘鎮工業的持續發展。在面臨著城市外圍相同區位區域同構競爭的威脅下,對商貿區功能定位的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三塘商貿物流產業的發展。未來的三塘只有抓住先機、創新特色、做好環境,并在功能定位上與周邊片區錯位,才能立穩腳跟,求得發展。三塘優越的區位條件已經吸引了大型區域商貿物流項目選址落戶,有助形成南寧郊區購物中心和綜合休閑游憩區,服務南寧、周邊市縣以及參加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商務旅游人群。旅游業的發展與開發,涉及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娛樂、通信等眾多行業,故能直接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并進而對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產生拉動作用。三塘鎮可以發揮區位、交通、生態環境等比較優勢,發展商貿流通業和休閑旅游作為第三產業發展的重點,同時為第一、二產業的快速發展拓展市場空間。三塘位于南寧東北門戶,而南寧北部生態環境最為敏感,同時由于這一區域處于南寧市的上風上水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要求較高,因此三塘未來的產業發展,應該突出“生態、環保”的綠色理念,對現有的產業結構加以調整。產業結構調整包括三大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內部結構調整。未來三塘產業發展將主要以“一產為基礎、二產為支撐、三產為龍頭”。要強化農業基礎地位,強化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加快發展第三產業。三大產業比例結構中,減少第一產業的比重,鞏固第二產業,大力提高第三產業。通過產業結構的調整,實現社會資源的最優分配,提高效率。三塘產業內部結構的調整,重點是調整工業結構,大力發展汽車及零配件產業、新型建筑材料、電子信息、印刷包裝等高技術高附加型的、無污染或低污染的都市型工業。在發展產業的同時,應加大對企業“三廢”排放的嚴格控制和治理,保證達標排放。三塘鎮產業發展時,應注重各產業之間的互補、合作與相互作用的關系。通過產業結構的戰略調整,形成合理的產業分工體系,實現區域內產業的優勢互補,實現區域產業的協同發展,從而達到優化區域產業結構、提升產業能級、增強區域產業競爭力的目的。這些產業間既是獨立的經濟支撐點,又互相依存、互相促進,成為聯動和聚集發展的整體。

民生建設

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規范辦學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九年制義務教育網絡,鞏固“掃盲”成果。提高“雙語”教育,提高勞動者從業素質,構建多種形式的教育體系。在鞏固提高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水平的基礎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做好中小學校布局調整,推進集中辦學,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推進新區學校標準化建設,均衡配置教師、設備、圖書、校舍等各項資源,重點推進九曲灣中學擴建及三塘公辦幼兒園等項目建設。積極構建新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大力鼓勵社會資源參與發展衛生事業,加強鄉鎮衛生院和村級衛生室建設,確保每村有1所衛生室,健全鎮、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加快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做好城鎮職工和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鄉醫療救助制度的政策銜接,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有效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認真貫徹落實“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技指導方針,以提高傳統優勢產業科技水平和逐步應用高新技術培育開發利用特色資源為重點,以重大科技項目建設為抓手,以完善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和加強科學技術普及為支撐,全面實施“科教興鎮”戰略,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推進科技進步與創新。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城鄉文化設施配套,重點建設鎮區文化體育活動中心,逐步形成鎮區有文化廣播站、圖書室,行政村有文化活動室或農村書屋的文化網絡,為城鄉居民廣泛參與文化活動搭建平臺。完善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完成村級計生服務室標準化建設,逐步建立規范化、標準化的鎮區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體系,提高計劃生育裝備服務水平和質量,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逐步普及村級人口計生信息建設,大力普及優生優育知識,開展優生咨詢與優質服務,保障育齡群眾的生殖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繼續開展“關愛女孩”行動,抓好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的綜合治理。

項目建設

鑒于三塘的產業基礎和現狀,本次規劃確定三塘的主導產業為現代農業、休閑產業、商貿物流、都市工業和商務辦公,其中重點發展那些區域內市場、資源和要素較好的產業。依托三塘鎮作為廣西重點鎮的總體經濟優勢,發展優勢農業,強化福祿無公害蔬菜基地、同仁超級稻示范基地;鞏固三塘山地雞、羅非魚等品牌;做大路東花卉苗木基地,形成花卉產業帶;引入龍頭企業,積極鼓勵“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發展模式,發展連片種植和農產品深加工,帶動農業生產向規模化和產業化發展,走現代農業之路。依托三塘鎮毗鄰南寧中心城區的優勢區位,鎮域資源豐富,繼續鞏固嘉和城溫泉、九曲灣溫泉、高爾夫球場、鄉村大世界、鳳凰谷等休閑旅游項目,深入挖掘特色休閑資源,打造“三塘-九曲灣-天堂嶺”休閑游憩帶,使休閑產業成為提升三塘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和城鎮名片。按照興寧區“三區一帶”的總體部署,沿昆侖大道經濟帶形成新興商圈,新建一批綜合批零市場,專業市場、商業網點和連鎖店,完善商貿服務業體系;推進金橋物流園、利華遠東物流園、盛大農產品加工中心、玉柴物流、川桂物流基地、青島海爾物流園、新疆廣匯汽車城的建設,從而帶動全鎮的經濟發展。都市工業主要布局在三塘工業集中區,按照“工業園區化、園區城鎮化”的思路,做強工業集中區,近期以電子信息、印刷包裝等產業起步,集聚相關產業和配套產業,拉長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等科技含量高、無污染的都市型工業。堅持無污染、環保、循環利用,實行清潔生產;逐步淘汰磚廠、水泥廠等污染企業。結合物流園、工業集中區的建設,沿南部次要發展軸發展總部經濟,并充分利用優良自然環境與休閑旅游功能,設置高檔商務辦公區,與物流、工業的發展形成良性互動,互相促進。

保障措施

作為全國試點小城鎮能否取得應有的成效,一方面取決于當地鎮政府能夠按照戰略規劃中既定的目標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另一方面,也取決于能否得到相應的政策支持,其中,既包括上級政府、部門的政策支持,也包括三塘為規劃建立的機制保障。成立三塘鎮規劃實施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規劃實施的重大問題,監督檢大事項進展和落實情況。加強規劃實施的監督考核,實行規劃目標責任制,及時分解落實規劃確定的發展戰略、任務和政策,明確部門分工,落實部門責任,并將其列入政府考核目標,確保規劃的可操作圖3規劃與設計性。建立政府各部門、各基層單位之間的協調機制,形成保障規劃實施的行政合力。創新人才使用機制,建立科學的人才評價體系,加快形成以業績為主要依據,由品德、知識、能力等要素構成的各類人才評價指標體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貫徹落實上級部門有關破格提拔和越級提拔的實施辦法,完善黨政領導干部考核機制,暢通黨政人才“出口”。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實現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大力推進企業經營管理者市場化、職業化步伐,實行聘任制和契約化管理。進一步完善激勵保障機制,建立健全能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機制。加大對人才工作的投入,建立政府宏觀政策引導、用人單位為主、個人積極參與、社會共同承擔的人才開發投入機制,推進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動。建立和完善重大問題集體決策機制、決策責任制,建立有效的綜合評價體系和投訴處理機制。加強規劃實施的監督考核,分年度和中期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監督考核,由鎮黨委、鎮政府督查部門組織考核,分年度和中期對規劃的約束性指標、主要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和重大項目的建設情況進行檢查。建立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監測制度,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監測、預警和跟蹤分析。加強輿論監督,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和群眾社團的橋梁和監督作用,健全政府與企業、市民的信息溝通和反饋機制。建立中期評估和修訂機制,確保規劃的科學性指導。

本文作者:師誠工作單位:南寧市城市規劃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