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宜居環境規劃與建設探討
時間:2022-03-26 04:43:34
導語:老年宜居環境規劃與建設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生活環境,對居住環境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其中老年居住環境就是備受關注的一個方面。良好的老年居住環境能夠給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服務,使他們生活得更加舒心。本文對目前老年宜居環境的規劃與建設的相關原則進行了闡述,采取有效措施,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老年宜居環境;規劃;建設研究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每一個行業都需要做出相應的改變,才能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根據調查,目前,我國已經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對社會的各種需求也越來越多,為了能夠讓所有的老年人安度晚年,政府的相關部門需要采取一些積極的措施,去滿足老年人的各方面需求,這樣才能讓年輕人沒有后顧之憂,社會的整體保障水平才會提高。
在這個不斷變化的時代,社會上各個年齡段的人數也在發生著變化,老年人數量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我國社會已經逐漸走向老齡化,這也對社會的保障體系提出了新要求。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年輕人占比較大,政府的相關部門忽視了為老年人提供服務的基礎設施的建設。所以,現在面對社會老齡化的趨勢,政府的相關部門落實好老年宜居環境的規劃和建設,為老年人創造一個舒心的生存環境,以此來緩解社會整體的老齡化壓力,最大程度上減少老齡化現象帶來的社會壓力,讓老年人能夠很好地融入社會,不被其它年齡階層所排斥[1]。
2老年宜居環境規劃與建設的相關原則
老年宜居環境的想法主要來源于西方的一些發達國家,這些發達國家非常重視老年人的生活,社會的保障體系也非常完善,并且目前大部分國際組織都在提倡建設老年友好型城市,以此來應對全球的老齡化趨勢。同時,這一理念也對其它發展中國家老年宜居環境的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2.1便利性原則。在老年宜居環境的規劃與建設過程中,便利性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也是設計人員要特別注意的。老年人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他們對社會的公共設施有著特殊的要求,這與一般大眾的需求會有所不同。所以,設計人員在規劃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了解這片區域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并且要將這些需求以最便利的形式體現出來,以此來顯著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2]。與此同時,在規劃的過程中,設計人員要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特點,將一些獨特的元素融入到設計過程中,以此來進一步優化現有的設計方案。2.2安全性原則。安全性是老年宜居環境規劃與建設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部分。老年人的各項身體機能都處于退化的過程中,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發生安全事故,從而造成嚴重的后果。所以,為了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設計人員需要在規劃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各個方面的安全,將發生危險的概率降到最低,并且要制定相應的緊急預案,以此來應對一些突發事件[3]。設計人員要盡量為老年人提供優美并且安全的生活環境。我國的老年人口大多數都是空巢老人,并且老年人的規模巨大,所以,這也就對老年居住環境和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老年宜居環境規劃和建設增加了難度。2.3宜居性原則。在老年人的生活過程中,需要有舒適的居住環境和優美的自然氛圍,這些都會非常有利于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否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就會無法得到保證,相關的設計人員要落實好這一原則,為老年人的居住地點選擇合適的地址,并且要對周圍的自然環境進行改造,以此來滿足老年人的需求。
3老年宜居環境規劃與建設的有效措施
3.1室外環境的改善在老人住宅區的外圍,相關的施工隊伍也需要對室外的環境進行改善。在室外,施工隊伍可以安裝一些老年人活動的器械,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公共空間和相互交流的場所。并且施工人員還需要種植一些綠色植物,以此來改善小區的空氣質量,這將會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起到積極的作用[4]。3.2養老服務體系的進一步完善除了在物質上面滿足老年人的需求,政府的相關部門還需要滿足老年人的精神要求。所以,政府的相關部門可以定期為老年人安排一些精神文化活動,一方面可以預防老年癡呆癥,另一方面可以促進老人間的彼此交流,一舉多得。
4總結
總而言之,社會老齡化的步伐在加快,政府的相關部門需要及時制定相關的措施,以此來完善老年居住環境,這樣一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就能夠得到保證,老年人也可以生活得更加舒適,整個社會的運行也會更加有序,社會的整體服務體系也會因此得到提高,每個人的未來都會得到相應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李欣,徐怡珊,周典.國內老年宜居環境的學術研究與設計實踐[J].建筑學報,2016(2):16-21.
[2]于一凡.老年宜居環境的規劃與設計要求[J].建設科技,2017(7):27-29.
[3]馬麗萍.中國首部老年宜居環境發展藍皮書出版[J].中國社會工作,2016(5):10-11.
[4]李善鋒.生態宜居城市建設研究[J].南方農機,2019,50(3):21.
作者:李善鋒 單位: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礦山生態建設與規劃分析
- 下一篇:海綿城市建設和技術問題解析